穿爱尔兰麻衬衫的女人(15)

作者:李渝 阅读记录

“是的。”

“哪个地区?”

“泰国。”

“说了吗?”十九楼眨眼就到,我没看他,径直出了电梯。

“没有……真的!我一个字都没说。”

我拿上包,转过头来看他,觉得有些好玩:“那你怎么应付过去的?”

周二开完那个大会的中午我就专门跟他们强调了这个事,当然话没说太明白,兴许有一两个心思单纯的脑筋没转过弯也实属平常。不过这些事他们新职员之间总会彼此问问,我到现在有什么想不通还会去找老黄参谋参谋呢。

“我说我是实习生。”

我停下来:“他们信了吗?”

“我认为信了?”

我看了看他,小陈自称实习生还是挺有说服力的,就是谈话时那口吻,实在增加不了可信度。我又问:“你记住全部名字了吗?”

“啊……是的,我记住了。”

“好。”我说,“明天中午的会,你也参加。”

晚上,我搬开了堆在门口那些从旧家打包来新家的箱子,对应着编号找到其中一个,拆开来,里面有我的私人电脑。面上还有一包可能已经过期了的小麦粉,包装都没拆。我当时的计划是等到了新家我就一定要拆开它做点什么吃的。

在领英找到潘德小姐并不困难。虽然显示有五十来个同名同姓的结果,但她排在很前面,而且还有照片。她跟我同一年参加工作,升职速度非常惊人,当然这在最开始就预料到了——没有填受教育背景。其它信息中有参考性的很少,为她工作技能背书的人,有些个名字倒很眼熟,可全都是亚洲这边的业内精英,她似乎也没有在美国的工作经历。我又往上拉,我们之间有二十几个共同人脉,考虑到她的出身,这个数不算多。

我把妆卸了,一边拍脸一边回想可能成为彼此交集的过去的每一个时间点。她和我肯定不是校友,如果是的话,大老板当时的介绍不会那么含糊,我们聊到此事时她也会说出更多细节,因此大概率是隔壁的。假设她也是五年拿到的博士学位,我们同一年读博、专业又相近的话,在一些活动上碰面的几率倒也不算低——但如果那时碰见过,我肯定有印象,考虑到之后的职业需要,当时我对于记人已经很注意了。法兰克福机场……我总觉得这是条误导信息。

在机场发生意外还是挺令人印象深刻的,但我在法兰克福连次误机也没碰见过,绝对不是去年。可是我在汉堡交换那会儿才大三,我们本科院校离得那么远,也没有联盟关系,不应该在那时候见过面。我不信邪,甚至又把电脑里学生时代的照片都翻了个遍,仍旧一无所获。

一点头绪都没有。或许这件事只有等到潘德小姐主动揭秘的那一天,我才能知道真相——可我现在需要一个由头。随便什么借口都行,公事的,私事的,我得找到一个契机去跟她套近乎。工作上的事显然不是一个好的谈话范畴,尽管不知道主要目的是什么,但大老板让我去,肯定不是希望我本末倒置,为了获取更多信息占据有利地位而让对方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信息、占据有利地位,生活中以金易金可以创造GDP,资讯上公平买卖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况且潘德小姐根本不是个能轻易被套话的人。我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咱们以前在哪儿见过呢。

坦白来说,我不觉得自己擅长溜须拍马。我套过最尴尬的磁就是应对研究生时期的老板了,彼时面都没见过不说,我因为是跨专业申博,对于他的主要论文和研究成果,大半都是几天内突击了解的;呈现在邮件里,自然是我对他仰慕已久、对某某学派又如何尊崇云云,现在怎么回想都觉得透露着一股美国式虚伪。如果找不着切入点,潘德小姐只会变成老板2.0,何况我还不一定有当时的好运气。

凯文他们那边水/很/深,我们部门能做这事的,除我以外,老黄可能算一个,老大也算一个。但从逻辑上而言,老大随时都有可能换边站,因此大老板的选择并不多。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很感激乔瑟琳愿意提名我:如果她能告诉我“这件事”到底是什么就更好了。

我揉着手臂,吐了口长气。我们有什么能聊到一起去的东西呢?

☆、第九章

周五全是会。

如果说早上刚到办公室,老黄还能有点精神跟我开玩笑,那么这会儿他的萎靡就可以说是肉眼可见了。我们刚结束与BCG的会议。他跟许新进行了长达十多分钟的“BCG觉得我们需要什么”与“我们实际上需要什么”的辩论,老黄真是个中高手,不卑不亢,随手化招,况且身为技术专家,他很容易把对面问倒,而不至于困在话术中摸不清方向。我估计他们办公室提供支援的人这周末有得忙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