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与君厮守(71)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不过乐坊与各楼有人说丁四郎点娼妓只喝酒,身子孱弱会不会与这个有关?”近侍的女官低声说着自己从民间听来的传言,“还有人说他...不举...”

“不举是什么?”赵静姝懵懂的抬头问着。

她自幼入道观出家不似宫里其他的公主娘子,年长启蒙房事时有嬷嬷教导。

她的话将内侍女官问愣,杜氏拉过女儿的手,“总之你知道他并非你的良人就是了。”

面对母亲的避而不答,赵静姝猜了个大概,“就算母亲不说,我也明白的。”她本就对谁都无意,刚刚这般做只是因为那一面之缘罢了。

钦明殿议论着各家郎君,而坤宁殿内的刘皇后却单独的夸着丁相公家的大郎,殿前副都指挥使丁绍文。

“殿帅一职,不还是母亲您替他求来的吗,又有如何好说的!”赵宛如从上到下都透露着不喜。

“怎是我求来得,这是他靠军功自个儿挣来的!”

“他是挺好的,像母亲说的,长得端庄,又这般有能力,可如何二十几岁都还未婚?”

刘娥还未来得及回她,赵宛如又自顾的说了起来,“我瞧他八成都是惦记着驸马这个位子,才一直不婚。”

“大内的人深知娘亲与我的心性,我不愿自己今后的丈夫只是个驸马都尉庸庸碌碌,起码他要能够为着大宋的江山着想,为着天下的百姓。”

“如此,那丁绍文不是正合你的意吗,你嫁与他,日后在政事上帮衬着,将来受益继...”

“不可能!”赵宛如起身,心底的厌恶让她直言拒绝,压着了几分冲动后坐到了母亲身旁,“母亲,我知道您是觉得这后苑莺莺燕燕太多,难保爹爹哪一天不会变心,后宫虽不得干政,可自古天子的前廷与后宫都是不可分开的,丁绍文这个人咱们对其认知不多,仅凭他人道听途说,既不妥,也不周全。”

听着赵宛如的话,刘娥暗惊,从江南走了一遭,什么时候她的心思变得如此缜密了,“不周全?”

“母亲是想拉拢丁家,女儿知道,但未必就只有这一路可走,母亲想啊,丁绍文身为丁家长子早已经过了适婚之龄却迟迟未婚,是为何?明显是盘算好了,先前我年幼他们不知我,但是母亲您居于后宫数年,爹爹对您言听计从他们是知道的,人心难测。”

“我不同意你的说辞,对于丁绍文,就如你所说的,你对其所知甚少,你如今认识尚浅,有些东西看不透彻,我不逼你,但是你也不要否决的如此快,他如何,你可细细观察,莫错失良人。”刚刚内侍班送来名册与画像,赵宛如拿着丁家四郎的画像盯了老半天,让刘娥觉得赵宛如终归只是个小姑娘,识人断物难免弱了些。

赵宛如也知道母亲一直以来是将自己当作孩子看待。自己重活一世,即便知道周围满是豺狼也是急不得的。前世正是因为自己的稚嫩,加之母亲给她施压以及一些旁的原因,被逼无奈下才入了圈套。

说到底她与母亲都是被利用的人罢了。

如今一时间想要改变母亲的想法过于艰难,毕竟前世她自己都是到了最后才看清丁绍文的真面目。

丁家是可以利用的,但是绝不能放任以及信任。

张庆按她的吩咐游走了一遭翰林院,近几日翰林院事情多,入了夜还有人值班留守。张庆为官十余载,早就在各大院殿官员之中游走的游刃有余。

“姑娘,翰林贡举名册内上千人,属下都一一盘查了,又询问了翰林院这几日负责整理名册的几个官员,确认了李将军的儿子李遵勖未参考。”

赵宛如停下步伐侧头看着张庆,挑眉深思,“为何...”

“李遵勖是端拱元年生的,与万寿长公主同岁,官家有意在明年春闱的举子里替长公主挑选夫婿,属下斗胆猜测会不会是李遵勖不愿尚公主...”

“今日留守翰林的是谁?”

“翰林学士钱怀演。”

张庆刚刚说完,钱怀演就出现在了大庆典的前面离他们不远处。

“可巧呀,钱学士。”赵宛如柔和微笑走近。

钱怀演带着下属拱手作揖,“殿下怎的深夜在这庭院内,是要出宫去吗?”

“适才爹爹嘱咐我去探望许国公,国公是国之栋梁,前不久递了辞官的折子,爹爹觉得惋惜,想让宛如去劝劝。”

吕蒙正是太子太师,也教授过赵宛如,与赵宛如关系颇好,但是深夜去…难免会让人多想。

“原来如此,只是夜深了,殿下需多加小心些才是。”

赵宛如笑着点头,才注意到钱怀演身旁站着一个恭敬的年轻人,于是开口问道:“这是哪家郎君,这般年轻就跟随您在翰林供职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