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别闹(242)

作者:月下倾舞 阅读记录

谢珺瑶面向煊王,恭敬垂首:“王爷尽管放心去应战,京城之事交给我,珺瑶定不负王爷信任,待战事胜利、王爷凯旋回京之时,我定还王爷一个安稳江山。”

煊王扶起她,态度恳切:“一切就都交给你了。”

“珺瑶绝不辜负王爷所托。”

煊王扬声叫来候在书房门外的谋士跟投诚的大臣,将他们全部交给谢珺瑶:“日后谢珺瑶的指令便是本王的命令,本王不在京城之时,你们一切都要听从她的指派!”

众人无不服从:“祝王爷早日凯旋而归。”

一切都不出煊王所料,不到晚上圣旨就下来了,要煊王立刻出发赶往永宁城应战,只是皇上态度却耐人寻味,居然没给煊王派任何援军跟随,这一举动无疑让整个朝堂的武将全都炸了:这分明就是拿江山社稷开玩笑,为了除掉煊王,皇上居然连江山都不顾了!

所有武将联名上书,朝堂上议论纷纷,群臣的不满都快把皇上给淹没了,但皇上置若罔闻,不但不理会群臣的意见,反而在这种时候闹着非要修建寺庙。

谢珺瑶气的差点当场逼宫,幸亏还有点理智,但也难得在家里大发雷霆,狠狠摔了好几套茶杯。

不过这次令人意外的是,当初谢珺瑶为了武举一事公然去那些大臣家绑人,将那些大臣家里最受器重的后辈全部强行绑去了战场,这些公子哥才服完兵役回京,这次面对西鞑子进犯,他们不但没有退缩,反而主动上述请战,要求陪煊王一块上战场。

以前在京城浑浑噩噩,后来被谢珺瑶扔到战场见识了血腥杀戮、也见识了边关那些将士的艰难与忠诚、更经历了身边那些将士的英勇牺牲,甚至前一天在一块说笑的人可能第二天就会死在敌军手里,这些公子哥瞬间成长了不少,身上也多了份血性,深刻地明白了家国这两个字所承担的意义到底有多重。

这次西鞑子来犯,激起了他们心中尚未凉下去的热血,不顾家里人反对,一个个在宫门前跪成一排,义无反顾要求出战,甚至连生死状都自己写好了。

这样的热血同样激起了许多襄国人骨子里对家国的忠诚,京城一下子涌现了许多年轻人纷纷主动投军,以前都是强制服兵役,这次大家完全心甘情愿。

再加上那些大臣眼看拦不住自家小辈,一个个投鼠忌器,为了不把自家子孙的命断送到战场上,朝堂上文武大臣空前一致团结,没人再敢暗中使绊子,一同上书强行逼迫皇上增派援军,粮草、武器等等不用谢珺瑶操心,自有那些大臣早早先给送到了战场。

二皇子跟戚家一派原本还想搅混水,被谢珺瑶跟刑部随便找罪名抄了几家,这次谢珺瑶手段非常强横霸道,跟皇上几乎是光明正大对着干,谢家和煊王一派与皇上的矛盾基本已经摆到了明面上,目的达到的同时,谢家跟皇家闹翻的消息也逐渐在民间传开,不过好在煊王总算带着足够地援军出发了。

***

边关的战事再紧急也永远都影响不到京城的热闹繁华,煊王才带着大军出了京城,百姓们的热血便冷却下来,皇上依旧我行我素,在提议修寺建庙被谢珺瑶带领群臣强烈反对后,便干脆整天沉浸在炼丹里,朝堂大事几乎全听国师跟扈贵妃的挑唆。

因为跟谢珺瑶不和,再加上谢珺瑶带着所有武将强烈抗议,二皇子虽然没被治罪却禁足不出,扈贵妃对谢珺瑶恨的咬牙切齿,整天给皇上吹耳边风,皇上跟谢家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与此同时,戚家不再保持之前不问世事的态度,开始频繁干预朝堂,纵容着皇上沉迷炼丹一道,皇上对戚家倒越发信任起来,对谢家打压排挤的越发厉害。

谢珺瑶趁机沉寂下来,她明白戚家如今已经利用战事把煊王弄走了,战场上瞬息万变,煊王那边必定危险重重,接下来戚家会把所有心神全放在自己身上,全力对付自己。

萧若翾不明白的看着身边还有闲情逸致、兴致勃勃陪她逛街的谢珺瑶:“戚家现在都那么对付你了,你不想办法应对,还有心思玩乐?”

谢珺瑶笑了笑,挑了个人多的茶楼带着她走进去:“你一会儿就明白了。”

茶楼里人声鼎沸,京城不缺有钱人,更不缺闲人,走南闯北的百姓坐在一块,两杯茶水下肚就天南地北的聊开了,就连南边的哪家富户生了个大胖小子都能传到京城。

谢珺瑶招手叫了一壶茶跟几盘点心,安静地听身后不远处几个行商围在一块聊天,先是抱怨今年不顺,不仅西鞑子打起来了,各地也都有天灾人祸,南边的大雨都断断续续下了近两个月了还没停,且不说百姓颗粒无收,就连路全都被泥土给堵了,百姓出不来外人进不去,走商的今年自然也没办法过去了。

上一篇:招惹 下一篇:我们不合适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