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辛夷【探案】/京师诡案录(124)

作者:钱大掌柜/一枚铜钱 阅读记录

疯妃气鼓鼓回了里屋,对众姐妹说道:“那井里有鬼!不要过去,会吃人的!”

“有鬼??”

“冤魂索命吗?本宫没杀过人我不怕。”

“去了会被杀掉的!”

屋内顿时乱哄哄,连来灭夜灯的太监听了都觉烦躁,掐了灯就跑了,谁愿意与疯女人待一块呀。

“救命——”

可井里的求救声再无人听见。

“救命……救……命……父王……救……我……”

声音渐渐微弱,带着寒冷和惊恐,她渐渐睡着了。

等她醒了,她要跟父王说,给她熬一碗热乎乎的参汤吧。

真冷啊……

春去秋来,到了冬日,接连下了好几场雨。

因新年将至,太监宫女便去常安园简单除草,免得野草太过茂盛,遭了总管责备。

太监将井边杂草除去,往里头随意瞥了一眼,说道:“这枯井竟有水了。”

旁人说道:“那可不得了,万一有人掉进去,这账就算在我们头上了,赶紧封了吧。”

“好好。”太监寻了铁板子和泥巴来,准备将它封死,末了他往里头瞧瞧,水涨了三分之一,太深了,看不清,不过下面黑得很,像长满了黑色苔藓,看着恶心恐怖,他急忙拖来铁板将它盖好,又封了泥巴,这才离去。

又是冬去春来。

又是春迎夏时。

院子里的草长高了,枯死了,又有新的草种飘进幽幽冷宫中,重新生根、发芽、长大。

盖过井口,将它深深埋在荏苒时光中。

一晃——十年。

第71章 太医院

“我那亲戚年四十,总是神情呆滞蠢钝,又频频叹气,动则悲痛欲哭,烦躁不眠。哦,那舌质淡,脉象弦细。不知道是犯了什么病?”

“闻状像是痴呆,先把人带来吧。”

“对对,我知道是痴呆,可痴呆也分许多种,什么肝肾亏虚痴呆,什么髓海不足痴呆,还有气郁血虚痴呆,哦哦,湿痰阻窍痴呆,可方才我说的那些症状,到底是哪个呀?”

姜辛夷终于抬头看这喋喋不休的年轻男子一眼,一脸稚嫩,满眼透着清澈的憨态。她放下笔,缓缓往后倚,说道:“第十三个。”

男子好奇问道:“什么第十三个?”

一旁的宝渡说道:“你是这几天第十三个来考辛夷大夫的人!”

姜辛夷说道:“好好去上你家先生的课,别总拿你们老师出的题来问我,找现成的答案。”

男子顿觉尴尬,嘀咕道:“原来果真大家都往这跑……来晚了。”

姜辛夷问道:“你从哪里来的,是哪家医馆的弟子?”

“不能说,不能说,在下只能说姑娘治瘟疫、治血葡萄中毒、治德王爷治好心疾的事都传开了,加之这几日城里的药铺都没了人去,都往您这儿挤,我们好奇,又恰逢医馆考试,先生给每人都留了一题,就过来问问。”

“德王爷是因为找到了女儿,心疾才消,我那几贴药不过是安神所用,不是我的功劳。”

“姜大夫真是谦虚了。”

姜辛夷又问道:“你们医馆有多少新进弟子?”

男子犹豫了一下才说道:“不过五十人。”

——一般在数字上说谎都是往半折掐,所以他说的很可能是一百人。

一百人……姜辛夷想,这规模可真大。

男子试探说道:“姜大夫你看,你问的事我都如实答了,所以方才那题……”

姜辛夷说道:“看书去吧。”

“……”未免太凉薄了吧!

姜辛夷说道:“你连行医救人的事都捋不清,往后还做什么大夫,连这点熬夜点灯悬梁刺股看书的吃苦劲都没有,那也不要做大夫了。你不合适,也不配。”

一番话说得男子满脸愧色,作揖说道:“是在下的错,其实也是因为老师他太过严厉,要背的东西太多了,没有办法的事。”

姜辛夷说道:“杏林之学要的是天赋和兴致,你若只是为了通过考核而做大夫,那往后你替人治病也只能是照本宣科,但凡没有在书籍上提及的病,你都不知如何开药。”

“唉,姑娘教训得是。”男子羞得无地自容,“那就不打扰姑娘了。”

“等等。”姜辛夷说道,“痴呆此症,虽然大同小异,但基本都是虚实两类。湿痰阻窍为实证,特点为痴呆时轻时重;气郁血虚为虚实挟杂证,特点为受到刺激突发疾病;肝肾亏虚和髓海不足为虚症。前者可见关节屈伸不利,后者多见小儿,智能低下。它们四者的脉象也是全然不同的,你但凡记住书里提过的要素,也因知道它们的区别。”

“是、是,在下记住了。”炎炎夏日,屋内冰块吐出的寒气都不足以让他止住满头的汗。男子说道,“姑娘说教的时候,像极了我们先生。”

上一篇:抢来的驸马真香 下一篇:折青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