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辛夷【探案】/京师诡案录(17)

作者:钱大掌柜/一枚铜钱 阅读记录

药商自以为金条收买了他,话越说越张扬。可对方却扬起手中的剑来,剑光闪入他的眼底,刺得眼睛生疼。

“但凡天灾,朝廷便会放粮赈灾。可难保有些黑心商人大发国难财,非但自己不愿救人,还要阻扰别人救人,视苍生如蝼蚁,随意践踏,如今我便要替聚宝镇的百姓斩去祸害。”

药商茫然抬头,却见剑光落下,脖子刚感觉到剑身的冰凉,就再不知沧海变幻了。

“咚、咚、咚——”

温热的头颅带着鲜血从台阶滚落,震得满场鸦雀无声。

李非白朗声道:“若今日起再有人敢抬高药价,奇货可居,下场便如他一样!”

发怔的众人终于回神,随即高声欢呼。

药商的副手一瞧这架势,边吓得哆嗦边颤声道:“这药我们原价卖、卖!”

众人再次欢呼。

一连三日,姜辛夷都在衙门口看病开药,依照她的吩咐,那在街道的尸首也被放到郊外焚烧,虽然亲人痛苦不舍,可为了让活着的人活下去,唯有忍痛道别。

那三日里,悲痛的哭声依旧。

瘟疫的阴云莫说三日,就算是三年,都不会消失。

到了第五日,聚宝镇已步入正轨,没有新发病的人,患病的人也在逐步好转。

李非白曾去黄天师的老巢找过人,但那里已是人去楼空,什么都不见了。

连他拿回屋里县令受贿的账本,也在那晚大火时凭空消失。

但不管受贿的证据是否还在,县令他是一定要押送到京师去问罪的,如今他手上收集的证据足以要他项上人头。

被捆得像虫子被绑在马背上的县令咿呀求饶,便被姜辛夷取了针往他颈前颈后各扎了两针,县令立刻只剩张嘴发不出声音来了。

此时还未天亮,几人怕百姓知晓他们离开,特地择了这个时辰走,街道没有人,一如他们来时那样安静。

只是来时悲凉得寂寥,此刻却是一种安详的宁静。

李非白说道:“我还要赴京上任,先行一步。”

姜辛夷说道:“京师见,李大人。”

李非白顿了顿,知道她这句话指的是什么——她是要被押送到大理寺候审的囚犯,他是大理寺少卿,两人终有一见的时候,只是再见时,便不是如今共患难的模样了。

她会在牢房里,他会在大堂上。

他说道:“宋捕头,可否告知我姜姑娘所犯何事?”

如若可以,他想先去查阅已快马加鞭送到大理寺的相关卷宗。

出于私心,他不信她杀了人,他想找到破绽,为她翻供。

他想救她。

宋安德欲言又止,但还是摇摇头:“抱歉李大人,我不便告知。”

李非白理解,随后上马抱拳说道:“京师见。”

“李大人京师见。”

宋安德对姜辛夷说道:“我们也走吧。”

“嗯。”

镣铐重新戴到手上时,姜辛夷想——我们快见面了,成大人。

骑马北上的李非白带着县令赶赴京师时,隐约觉得自己好像忘了什么。

到底是什么呢……

记不起来了。

远在三十里地外的书童抱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坐在牛车上,颠簸的车让他没睡好觉,早早就醒过来了。

车夫问道:“孩子你怎么一个人出门啊?”

宝渡说道:“我是跟我家少爷一起出门的。”

“那你家少爷呢?”

“不知道啊,我贪睡,又把他弄丢啦。”宝渡不气不恼不骄不躁,又换了个舒服的位置躺,“反正呀,到了京师一定能找到他。”

“那可得好些时日呢。”

“是呀。”

老牛慢如蜗牛,迈着稳健的步伐穿透了黎明曙光,悠悠前行。

第9章 大理寺

第九章 大理寺

快至中秋,往来京师的人每日都多达万人。

或往南走,或往北去,除去脚步匆匆为利而往的客商,几乎都会在京师停留几日。

沿途可见卖弓箭时果的,也可见卖帽子冠子的,占卜算卦者、杂耍舞剑者、沿街卖唱的,药铺走禽、衣裳靴店,首饰店也是挂着琳琅满目的商品。

李非白幼时来过京师,已无孩童时沉迷于这里的繁盛和丰富的物品,儿时喜欢的泥塑和皮影,此时掠过他的身边,他都没有再看一眼。

一路抵达大理寺门口,他刚下马门口就有人来牵马,问道:“敢问是哪位官人?”

李非白说道:“在下李非白,前来大理寺赴任。”

衙役恍然,抱拳说道:“原来是少卿大人,有失远迎。请问这位是……”

李非白说道:“是我路上捉的贪官,此人就交给你们审问了。”

“好、好,大人一路风尘仆仆着实辛苦了,这人就交给属下吧,请大人入里面休息。”

上一篇:抢来的驸马真香 下一篇:折青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