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流/灼灼风流+番外(125)

刘衍不答反问道:“大火扑灭了吗?”

周奎答道:“我已调集守军参与灭火,还有一半尚未扑灭,所幸陛下和皇子们都在行宫,只是太后宫中……”

昭明帝回宫之事属于机密,因此此时尚无人知晓,但太后的寝宫火势极大,已经付之一炬,众人未见到太后逃出火海,心里已经做出了不祥的猜测。

“先进宫吧,让这么多人堵在宫门外只会引起更大的恐慌。”刘衍说着领着众位官员进了宫门。

一具具焦黑的尸体从火海中抬了出来,因为这火是半夜烧起的,多数人都在睡梦之中,正值夏日燥热之时,火烧得又急又凶,导致了许多人逃生不及葬身火海。

刘衍听人上报火情,说是这场火从后宫烧起,猜测是烛台倒下少了纱幔引起。昭明帝离宫带走了皇后嫔妃,后宫便疏于防范,宦官宫女也都懈怠下来,这才导致大火没被及时察觉,越烧越大,不可收拾。

太后宫中的火势总算被扑灭了,刘衍和周奎让众官员留在原地待命,自己前往太后寝宫查探。

昔日华美的宫殿此时已成废墟,宫殿之中倒着不少焦尸,难辨面目,但太后身份尊贵,佩戴着不怕火侵的宝石,在一片废墟之中便显得醒目了。

周奎一眼看到了台阶之上一个镶嵌着华丽宝石的凤钗,顿时踉跄了一下,脸色刷的变得惨白,疾行两步,跪倒在尸体之前。

“太后娘娘……”周奎哽咽着垂下脑袋。

刘衍屏住了呼吸,一步步走到他昨日坐着的地方,也是昭明帝葬身之处。那具尸体还在那里,却早已看不清了面目。刘衍只觉得心上一阵锥痛,眼前发黑,他咬破了舌尖强迫自己清醒过来,走到了尸体旁边蹲下,颤着手捡起了尸体旁的一块金玉印章。

“皇兄……”刘衍颤声轻轻唤道。

周奎耳力非常,立刻便捕捉到了刘衍这一声呼唤,他吓了一跳回过身来,却见刘衍神色悲痛地半跪在一具尸体之前,手上握着一枚有些眼熟的印章,他急忙从地上爬起来,奔向刘衍。

“王爷,这是……”周奎不敢置信地看着刘衍手中的印章,“这是陛下的私印!”

昭明帝的私印从不离身,怎么会在这里?

周奎瞪大了眼睛,看着面前这具尸体,仿佛被人扼住了喉咙,他啊啊叫了两声,竟说不出话来。

细碎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有人喊着:“柔嘉公主,您不能进去!”

刘衍和周奎侧目看向门口,只见柔嘉公主仪态尽失,仓皇跑了进来,在看到刘衍的时候,她顿住了脚步。“皇、皇叔……”柔嘉公主无措而茫然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皇祖母呢……”

柔嘉公主缓缓走向刘衍和周奎。

刘衍没有回答,周奎站起身来,向柔嘉公主行礼:“公主殿下,请节哀。”

柔嘉公主脸色一白,闭上眼睛,身体晃了晃,她的贴身侍女蔓儿急忙上前扶住她。

刘衍对蔓儿道:“扶你们公主回去。”

“不!”柔嘉公主睁开眼,坚定地拒绝,“皇祖母出了事,我怎么能离开?父皇知道了吗?”

周奎听柔嘉公主说到昭明帝,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目光下意识地落在刘衍手上的印章之上。

不,也许那不是陛下,那只是巧合,等行宫的车驾到了,昭明帝也就到了。

周奎这样安慰自己,但是不久之后,他的幻想就被戳破了。

三位皇子与皇后、淑妃相携而来,奔进了太后寝宫,抓住了刘衍和周奎迫切地追问道:“宫里怎么会起火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周奎没有在人群之中发现昭明帝的身影,心里顿时凉了半截,问道:“陛下呢……”

刘琛道:“父皇昨夜便回了宫。”

周奎整颗心都凉了,他看向刘衍,刘衍看向手中的印章,最后看向了地上的尸体。

所有人都沉默着,随着周奎的目光看到了那方被火烧过的印章,最后看到了地上的尸体。

只听到两声尖叫,皇后与淑妃相继晕了过去。

“父皇……”三位皇子不敢置信地看着这一切,双腿几乎软下。

第四十三章

昭明帝驾崩,丧钟响彻定京城,不过半日,满城缟素,炎炎夏日骤然阴冷了许多。

昭明帝顽病缠身多年,宫中早备好了国丧所需的一应器具,刘衍强撑着病体主持大局,安排昭明帝与周太后入殓事宜。

刘琛悲痛不已,但没有让悲痛吞噬自己的理智。昭明帝骤然回宫,便发生了这样蹊跷的一场大火,怎么看都透着可疑,因此刘衍安抚群臣之际,他便让沈惊鸿去调查皇宫起火的内幕。

偏殿之中,沈惊鸿站得笔挺,向刘衍和刘琛拱手回报道:“臣已查过城门记录,昨夜有人持太后宫中的令牌出城,而行宫那边也有记录,是太后让人召回了陛下。”

随宇而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