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流/灼灼风流+番外(136)

她说完了话,许久没有得到他的回应,便抬起头看向他微皱的眉心,讶异道:“你不愿意?为何?”

沈惊鸿幽深的双眸锁住了她,眼中似有千言万语。

“事成之后,你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她许诺道,“我必不负你。”

沈惊鸿忽地笑了一下:“公主,这一品相位,刘琛也能给我。”

她的眼眸瞬间便冷了下来:“沈惊鸿,你要背叛我?”

济善堂,还从来没有人能背叛她。她学习了西域以教立国的方法,那些被收入济善堂的孩子,日日接受洗脑,对她柔嘉公主奉若神明,死心塌地,这样的虔诚极难动摇。她没有想到,沈惊鸿会生出二心。

“不。”沈惊鸿上前了半步,与她靠得极近,能闻到彼此身上传来的气息,“沈惊鸿此生此世,都不会背叛公主。只是……我想要的,并非万人之上。”

她狐疑地看着他近在咫尺的双眸:“你想要什么?”

一只手揽住她纤细的腰,他眼中的情意呼之欲出,答案也不言而喻。

柔嘉公主勾起一抹冷笑:“原来……你也和薛笑棠一样。”

沈惊鸿否认道:“我与他不一样。我若想要公主的人,等待位极人臣,自有办法请旨赐婚。”他的声音顿了顿,放轻了几分,像是怕吓到了她,“我想要的,是公主的心。”

柔嘉公主定定地凝视沈惊鸿的眼睛,良久勾起一个没有笑意的弧度:“沈惊鸿,我没有心。”

他笃定地说:“会有的。”

窗外的爆竹声、烟火声骤然响了起来,有火光透过窗纸映在她琉璃般的瞳孔中,幽幽荧荧,满是讥诮和不屑。

她是世人眼中圣洁高贵的柔嘉公主,他口中喊她公主,却在心里唤了何止千千万万遍她的名字——皎皎。

皎若明月,高不可攀。

可也是这高冷的明月,在十年前给了他唯一的光明与温暖,救他于水火深渊,让他重新活了过来。

她是他的明月,明月生来高悬于天际,给黑暗以幽明,却独自守着无边的冷寂。她心上有座苍凉的宫殿,住着一个孤独的人。他亦飘零久,见多了人世间的苦难,孤单却不孤独,因为他遇见了她,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暖。

一片黑暗的地方,要多少光才能照亮?

他知道,只需要一点萤火微光,就够了。

她一个浅笑,一个目光,让他的世界豁然明朗,支撑他走完三千多个日夜。

他也想温暖她心上的荒凉,哪怕她怀疑他、拒绝他,他也依然坚定地站在她的影子里。

等等吧——他垂眸浅笑——不过是另外三千个日夜而已。

昭明帝和周太后下葬后不到一个月,刘琛便举行了登基大典,改年号延熹。

刘琛登基后第一道旨意,就是封刘瑜为滇王,刘瑾为肃王,令二人即刻出京,回到封地。

两人的封地都是贫瘠遥远的边陲之地,此去更多是受苦,永世不得回京。但在知情人眼中,这可谓是开恩了,毕竟两人犯下的,可是伪造遗诏的大罪啊。

但这件事已经被下令封口,谁也不敢提起,只是众人心中仍有疑惑,不知道是什么让暴怒的新帝改变了心思,对两个弟弟网开一面。刘琛虽然给了刘瑜和刘瑾生路,却没有放过朝中对他心存异心的人,有刘衍带兵作为威慑,新帝登基一切事宜顺利进行,没有丝毫的动荡。沈惊鸿因为有从龙之功,被破格提拔,一跃三级,任吏部侍郎,一时风头无两。

沈惊鸿又被刘琛在御书房留着说了许久的话,离开之时,才发现外面已经下起了大雨。御书房的宦官懂事地给他撑起一把油纸伞,沈惊鸿接过了伞,谢绝了宦官一路相送的好意。

沈惊鸿举着伞不紧不慢地走入雨幕中,雨中的玄色官袍如同一笔晕染开的墨痕,少了三分威压,多了七分风流写意,让过往的宫女都忍不住为之失神。

“沈大人真是风神疏朗,举世无双的公子。”有人悄声议论着,满心的仰慕。

“原听说他恃才傲物,但接触过便知道,他待咱们这些下人是极和气的。”便是宦官也被他的风采折服。

“也不知道怎样的女子,才配得上沈大人这样的人物。”

“沈大人早已放言,不成一品,不谈婚娶之事,恐怕没这么快……”

“陛下如此信重沈大人,官至一品,也不见得是多久远之事……”

远处的檐下悄然立着一个柔媚的身影,冰蓝色的眼眸中倒映着雨中的墨痕,闪烁着幽异的光彩。

“他就是刘琛最信重的人……”耶律真顾盼生辉,将那个雪松墨玉般的身影紧紧烙印在眼中,心上。

侍女兰珠压低了声音,用北凉话说道:“陈国皇帝最信重的,应该是定王。”

随宇而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