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流/灼灼风流+番外(198)

郭巨力十分不解:“可这样没有夫妻名分,小姐多委屈啊,世间女子,不都求一个名分吗?”

慕荣招惹的那些姨娘们,谁不是求着一个名分,嫁入慕家为妾?

慕灼华却嗤笑一声,伸出食指点了点郭巨力的脑门:“你呀,不懂这其中的门道。名分,这都是男人们用来约束女人的说辞罢了,名分的最大受益者,其实是男人啊。所谓名分,不过是给女人的一重枷锁,妻也好,妾也罢,一旦戴上了这名分的枷锁,便得按着名分的束缚要求自己。当了妻子,便要贤惠能干,开枝散叶,不可犯七出,当了妾,便要温婉柔媚,千依百顺,而身为丈夫的,怎么对待妻妾都是他们的权力,有钱便给几个钱养着,没钱还可以让妻子做牛做马养他。这样只对女人提要求的名分,要来作甚?”

郭巨力听得懵懵懂懂的,这番话如惊雷一般,劈开了她脑海中的阴云,揭开了一角晴空,让她骤然顿悟。一时之间,她还不能想得十分透彻,但也觉得慕灼华说得十分有道理。

这番离经叛道的解释,若是让那些道学家们听到了,她慕灼华不但会遭到千夫所指,更会遭到千妇所指。所以这些想法,她从来只是藏在心里,也只会对自己最信赖的亲人诉说。

郭巨力若有所悟道:“所以这名分,对男人来说才有实质的好处,是王爷放弃了自己丈夫的名分和权利,委屈自己来迁就小姐了。”

“你这话说得倒是不错。”慕灼华支着下巴,食指轻轻点着自己的脸颊,对郭巨力这个说法深以为然,“是他自己说喜欢我,敬重我,心疼我,不愿我十年寒窗,埋没在深闺后院之中。”

郭巨力张大了嘴巴,感叹道:“那王爷对小姐,何止是喜欢啊……”

老爷喜欢过那么多的女人,无非便是给她们钱财和名分,世间的女子大抵爱的都是这些,却也不全然如此。比如四姨娘,她求的是老爷的垂怜和爱意,但老爷也只是给她锦衣玉食罢了。四姨娘一笑倾城,多少王孙公子捧着金山银山求她一笑,她又何曾真的在乎这些?她念念不忘的,是那个为她寒露立中宵的青年。

原来真的喜欢一个人,并非是给她最好的一切,而是她想要的一切。

那些世间女子在乎的名分地位,小姐她偏偏不要,她要自由,要尊重,甚至还有更多的连她也看不懂的追求,但是王爷看懂了。

郭巨力心头慢慢地涌上一股喜悦——这世间有一个人这样理解、尊重、疼惜小姐的人,那可真是太好了。

“小姐,那你答应王爷了吗?”郭巨力笑着问道。

慕灼华垂下眼,把玩着自己的长发,缓缓说道:“自然是没有答应了。”

郭巨力一愣,急道:“为什么啊,有个王爷当外室,小姐又不吃亏,多好的事啊!”

慕灼华眼波流转,似笑非笑斜睨这个比她还着急上火的小丫头:“你忘了我阿娘的教训了吗?男人动情时的甜言蜜语不可信,我总得多看看才是,不能让他轻易便得逞了。”

郭巨力的情绪平复了下来,皱眉凝思片刻,若有所思道:“小姐,可是我觉得啊……能让你多看几眼,王爷兴许就已经得逞了呢。

慕灼华愣了愣,脸上缓缓红了起来,咕哝了一句:“被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他分明就是蓄意在勾引我……”

第六十二章

春节的假期并不长,在家里懒散不了几日,便又要重新收拾了精神回到朝政上来。

节后第一日,刘琛便下了一道旨意,重新起用沈惊鸿,任大理寺卿。这道旨意引起了极大的反弹,沈惊鸿在朝中的人缘几乎都败光了,百官对他有敬畏,也有憎恨,毕竟断人子孙路,比挖人祖坟还可恨。但也并非所有人都恨他,不知不觉,沈惊鸿身边也聚集了一批以他为马首是瞻的官员。这些官员,便是在恩荫制改革之后,由刘琛亲自选拔出来的替补官员。这些人都有真才实学,又和沈惊鸿一样出身寒门,寒门素来与世家对立,沈惊鸿与世家为敌,为寒门子弟发声,无形之中便成了寒门领袖。

被免职在家的这段时间,沈惊鸿也没有闲着,他三日进宫一次讲学,其余时间便在家著书立说,开门讲学,不收分厘,定京不少人都在他门下听过课,与他便有了一层师徒的名义。上门之人都亲眼所见,沈惊鸿家中清贫,两袖清风,无不为他唏嘘感慨,为国尽忠,为民请命,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有人见他屋里连取暖的炭火都没有,看不下去,便暗中送了几筐,送的人多了,竟堆满了那条狭窄的小巷,一时之间引来众人围观,消息也不胫而走。沈惊鸿却并未收下这些无名赠礼,而是转手赠予城外贫民过冬取暖。此举又为沈惊鸿再次博取了一番名声。

随宇而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