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流/灼灼风流+番外(212)

刘衍一进门便看到了人群中娇小的身影,她双手交叠于身前,面含微笑,举止与往常并无不同,但那一张艳若桃李的绝色容颜却吸引了所有的目光,她不言不语,却俨然身处旋涡中心。

刘衍今晨本是等着她一同上朝的,马车等了好一会儿,却未见慕灼华踪影,他还以为慕灼华身体不适,差遣了执墨去问,才知道她早已进宫去了,这摆明了是躲着他,避开他。刘衍哭笑不得,心口略微堵着,一路上沉着脸盘算着如何“教导”她,尚未进门便听到那些男人们的议论声,火气便更旺了,但一看到她水汪汪的眼眸,再多的火气也被瞬间浇灭了。

只余一声叹息。

慕灼华压低了脑袋不敢与他对视,只怕一张嘴一抬眼,便外露了情绪。刘衍走到了她身旁停下,没有人敢直视刘衍,他倒是借此方便,将她笼罩在自己的阴影里,又有广袖作为遮掩,悄悄握住了她的手。

慕灼华顿时僵住,却又不敢动作太大,怕引来别人关注。

那人便坏心眼地捏着她的掌心,又麻又痒的感觉让她半边身子都酥了,呼吸也乱了,情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压低了脑袋,生怕被别人察觉她的异样。

刘衍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低沉语气说:“散朝等我,一起回家。”

慕灼华沉默不语,袖中那只手便用力揉了一下,她身子一颤,只得无奈点头。

终于到了上朝的时辰,刘衍只能松开手与她分开,她站在队伍之末,与他拉开了距离,心跳才缓缓平复过来。

她现在真的不想见他!她腰还酸着呢!

百官鱼贯进殿,三呼万岁,刘琛抬手免礼,便看到百官起身,分列两侧。

慕灼华站得太远,又压低了脑袋,被重重人影挡着,刘琛有意想看她一眼,却怎么也看不清。刘琛神思不属地收回了目光,却猛地与刘衍幽深的目光撞到了一处,他心脏猛地跳了一下,莫名有种心虚的感觉,下意识地别过脸去,不敢与刘衍对视。

便在这时,刘衍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众人惊讶地看了一眼刘衍的背影,议政王甚少进言,能让他开口的,必然是大事,却不知他要说什么。

刘琛清了清嗓子,收敛了心神道:“议政王请讲。”

刘衍道:“慕灼华年纪尚轻,经验不足,难以堪当天子筵席之重任,臣奏请陛下,撤去慕灼华筵席一职。”

此言一出,众人都惊了,若不是慕灼华站在最末首,他们都想回头看看她的脸色了。他们不由得想起之前的传闻,听说慕灼华得罪了议政王,被狠狠训斥了一番,眼眶都红了。他们有的以为是谣言,有的以为只是小事,却没想到非但是真的,还这般严重。

慕灼华早先就身居讲师一职,因为皇子受伤之事,便被撤去了官职,后来新帝登基,重新起复,如今却又因为得罪了议政王再度被罢免,这起起落落的,也着实刺激了一些。

慕灼华只是一个没有背景后台的小官,众人虽然对她有些怜悯之情,但却犯不上为了她与议政王作对。因此刘衍这话说完,大殿上一片死寂,无一人开口,也无人在乎刘衍是为何有此奏请。

刘琛看着刘衍的眼睛,骤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不放心将她放在他身边,他既是担心太后不喜欢她,也更担心,他喜欢她……

龙椅上一只拳头紧握着,骨节微微发白,刘琛忽然觉得嗓子干哑得有些难受,但还是开口说道:“议政王此言有理,准奏。”

虽是撤职,慕灼华也只能恭恭敬敬地谢恩。

众人还未从这番变故中缓过神来,又见沈惊鸿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有一要事上奏。”沈惊鸿说话间双手捧着一份奏章,立刻有宦官将奏章转呈刘琛。

“大理寺收到匿名密报,举证工部尚书利用职权之便,借修建宫殿之事,大肆敛财,中饱私囊。臣经搜证核实,罪证确凿无误!”

沈惊鸿当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一言既出,满堂皆惊。工部尚书孙汝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向沈惊鸿,半晌才反应过来,伸出手指着沈惊鸿的鼻子破口大骂:“你、你这是诬告!”

孙汝转身向刘琛重重跪了下来,叩拜在地:“请陛下明鉴!”

刘琛捏着奏折的双手微微颤抖,指节发白,脸色阴霾,显然暴怒已极。

沈惊鸿朗声道:“宫殿翻修采买木料,均由商号天兴号经手。天兴号乃定京首屈一指的商号,分号遍布陈国,但经臣查实,天兴号经营米粮、布料、银楼,并无经营木料之资质,从天兴号购入的木料,价格远超市价三倍以上。”

随宇而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