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流/灼灼风流+番外(229)

沈惊鸿算计着时间,镇国公主进宫后,应该会先去见刘琛,只要他动作快一点,镇国公主便赶不上时间来阻止他。

沈惊鸿快步来到大理寺,却见大理寺众人面色古怪地站在虎牢狱的入口处。他面色一寒,厉声问道:“你们在这做什么?”

一名官员急忙上前回话:“大人,慕灼华……她手持镇国公主的令牌,下到虎牢狱要见刘衍。”

沈惊鸿一惊:“她没有和镇国公主去见陛下?”

“我们也不知道啊……”众人低声嗫嚅。

沈惊鸿面若寒霜地走下虎牢狱。

刘衍最初听到的,是一阵急切的脚步声,那人的脚步声沉重而急切,不知为何让他想起了慕灼华,可是转念便又苦笑——是思念过甚,产生了幻觉吗?

然而很快便听到了牢门被打开的声音,他猛地抬起头来,看向了门口。

“刘衍!”熟悉的声音发出轻颤的呼唤,一个娇软的身躯扑进了他怀里,刘衍伸手接住了她,将她搂进怀中。

“灼华……”刘衍眯着眼,火光有些刺痛他的眼睛,他却舍不得闭上眼,贪恋的目光看向自己怀里颤抖的姑娘,她的双手紧紧抱着他的肩膀,把脸埋在他的颈间。

“还好,还好……我终于赶上了。”慕灼华心有余悸地喘息着,她抬起头来,小心翼翼地抚摸他的脸庞,仔细凝视他的脸庞,“你有没有受伤,他们对你严刑拷打了吗?”

刘衍温柔地看着她,察觉到她面容憔悴,风尘仆仆。

“没有,我没受伤,倒是你瘦了。”刘衍有些心疼地看着她消瘦了许多的脸颊,“这几日你在外面做了什么?”

“我一听说你出了事,就跑去皇家别苑求镇国公主出面救你,没想到镇国公主去了皇陵,我便易容追去,一路上不敢停下休息,只怕赶不及救你。好在镇国公主听了我的陈词,立刻便调转回京,刚才赶到居凉关,看到守城士兵都眼眶发红的样子,我还以为你已经……”

“我没事。”刘衍温声安慰道。

“陛下都把你的七大罪状昭告天下了,这叫没事?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不是最信任你了吗?”

“灼华。”刘衍打断了她,“陛下知道宫殿失火那夜发生的事了。”

慕灼华闻言瞳孔一缩,僵住了,半晌才支吾道:“可、可……那也不是你的错啊?”

“他不这么想,他越是信任我,此事对他伤害,便越大……”刘衍轻叹一声,“灼华,此事干系重大,你不要插手,陛下便不会迁怒于你。”

“你现在不用关心我,还是想想怎么脱罪吧!”慕灼华咬着牙,眼中精光流转,脑海中无数的念头如风暴一般肆虐轮转,越是危急,越不能慌乱。“我要先把你从这里救出去。”

一个低沉的声音骤然响起:“恐怕不能让你如愿了。”

慕灼华一惊,转头看向门口。

沈惊鸿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手捧酒盏的太监,他的笑容毫无温度,凝视着慕灼华:“刘衍罪大恶极,陛下下旨,赐毒酒,即刻行刑。”

慕灼华急道:“我有镇国公主的令牌,你敢!”

沈惊鸿微笑道:“镇国公主固然尊贵,但镇国公主的令牌,和陛下的圣旨比起来,自然是圣旨为尊。你能凭借令牌走进来,却不能凭借令牌将他带出去。”

沈惊鸿后退一步,对太监说道:“送刘衍上路吧。”

太监闻言,低着头上前。

慕灼华看着那个酒盏,一咬牙,将背在身后的东西猛地卸在地上,那东西极重,砸在地上发出一声巨响,让众人都吓了一跳。

慕灼华拉开盖在上面的绸布,露出里面的剑匣。她打开剑匣,双手并用才举起了里面的玄铁重剑,她双手颤抖着,目光却冷凝而坚毅地直视沈惊鸿:“镇国公主的令牌不够分量,那镇国公主的诛邪剑呢!是圣旨为尊,还是诛邪剑为尊!”

沈惊鸿和那太监看到剑身上的诛邪二字,顿时脸色一变,跪了下来。

刘衍亦是惊愕不已:“灼华,诛邪剑怎么会在你身上?”

慕灼华一笑:“镇国公主要去见陛下,我担心有人对你不利,就向公主求了护身符,兵分两头,先来虎牢狱救你。”

沈惊鸿面沉如水,他知道此时此刻,是没有机会再杀刘衍了。

千算万算,竟然漏算了诛邪剑!

镇国公主居然将诛邪剑交给慕灼华救人,而慕灼华,她也敢开口要?

镇国公主在柔嘉公主的随同下来到御书房,刘琛敛去怒容,恭敬地迎上前去,问候道:“请皇姑祖安。”

“不必废话了,陛下知道,我不喜欢那些客套虚礼。”镇国公主脸上难掩倦色,双目却炯炯有神,目光犀利地看着刘衍,“我在路上都听到那些传言了,陛下,你为何这样对定王?难道你与他相处多年,还不知道他的为人吗,他不可能谋反,你一定是受了奸臣蒙蔽!”

随宇而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