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流/灼灼风流+番外(23)

慕灼华调笑道:“你就花了十个钱,就向菩萨求了这么多,未免太贪心了。”

郭巨力想了想:“菩萨,我没什么钱给你,不过我可以做牛做马报答你。”

慕灼华心头一热,揉了揉郭巨力的脑袋,笑道:“那可不行,我前天给你做了卤猪蹄,你还说要给我做牛做马,怎么就见异思迁了。”

郭巨力撅着嘴:“小姐,你这是为难我巨力啊,罢了,有个先来后到的,我下辈子再给菩萨做牛做马吧。”

慕灼华笑着起了身,走向香炉。

郭巨力追了上去:“小姐,你跟菩萨许了什么心愿啊。”

慕灼华头也不回道:“今天佛诞嘛,自然是愿菩萨生辰快乐了。”

慕灼华话音刚落,便听到了一声似曾相识的轻笑声,她转头看去,只见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背对着自己,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慕灼华一个激灵,顿时睡意全无,不等她想追上去,便被人群给推着走散了。

浮云山上两大景,除了浮云寺,便是流云亭。流云亭正是浮云诗会举办之处。

流云亭在山巅,亭子不大,只能容十来人坐下,而流云亭外便是一大片空地,每年到了浮云诗会举办之日,便会有人在空地上放置满蒲团,供学子们落座。定京城中有名的文豪大家会受邀来到亭中,作为点评人点评与会学子的诗文。

慕灼华和郭巨力来得比较迟,今年的诗会人又特别多,因此到了流云亭外,早已经无插足之地了。场内的蒲团坐满了穿着文士服的今科考生,亭内坐了不少人,远远地却看不清是谁。

慕灼华扫了一眼,发现流云亭外站着不少士兵,顿时怔住,拉住了旁边一人问道:“今日流云亭来了哪位贵人?”

那人头也不回地答道:“大皇子殿下来了!”

慕灼华恍然。

这位大皇子,据说是非常喜欢诗文的,尤其喜欢边塞诗和军旅诗。当今昭明帝据说是个温文之人,性子极好,皇后也是端庄文静,而大皇子刘琛却是个尚武好战之人,民间传说,是因为刘琛自小与定王刘衍亲近,自刘琛记事起,刘衍便一直在军中打仗立功,听闻的都是定王战神般的事迹,自然对刘衍满心崇拜,也想成为他那样的人。刘琛对刘衍的感情异常亲近,当初刘衍身陷埋伏,军中将士不出,就是刘琛带着亲兵驰援,救出了刘衍,自己也受了不轻的伤。

今日大皇子毫无预兆地突然驾临,打乱了诗会的步调,知道大皇子喜好边塞诗和军旅诗,那些准备了满肚子的风花雪月好诗好词都用不上了,士子们只能临时咬笔想新诗文。

流云亭中不时有佳作传出,便有人站在亭外高声朗诵诗文,以供众人赏析。郭巨力虽然不懂,却觉得很厉害,转头一看,却见慕灼华一副神情恍惚的模样,不满地拉了拉她的袖子,低声道:“小姐,听他们说这位大皇子是很看重诗文的,你若诗文不好,到时候岂不是吃了大亏了,你多听听别人的诗文学学呀。”

慕灼华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诗词歌赋讲究天赋与灵感,我是没有这才气了,不过我有别的门路。”慕灼华说着拍拍郭巨力的肩膀,“你在这听着诗文,熏陶熏陶,说不定你天赋比我强呢。”

慕灼华说着就要脚底开溜,郭巨力喊道:“小姐,你去哪里啊?”

慕灼华头也不回地说:“我再跟菩萨拜拜。”

郭巨力欣慰地点点头:“小姐也算是长进了。”

慕灼华走出了人群,却没往浮云寺去,而是往人少的后山方向跑去,一直走了一里地,才停下了脚步,左右张望。

果然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从林中走出。

慕灼华迎了上去,一脸谦卑讨好:“拜见王爷。”

今日刘衍依旧戴着那张五官平庸模糊的人皮面具,但这身段背影,在人群中依然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慕灼华一看便知。

刘衍兴味盎然地看着慕灼华:“你为何来后山?”

慕灼华道:“我寻思着,王爷给我露个后脑勺,莫不是暗示我后山见的意思?”

刘衍唇角微扬:“未免太牵强附会了。”

慕灼华道:“好吧,我其实是觉得除了后山,其他地方都太过拥挤,王爷应该不会想在拥挤的人潮中与我谈事吧,便来后山碰碰运气,看来我的运气真是不错。”

“你也信运气这等虚无之事?”刘衍却是不信,“本王方才见你对菩萨可一丝虔诚也无。”

慕灼华辩解道:“王爷这是冤枉我了,人人都香菩萨求富贵,只有我祝菩萨生辰快乐,这般算来,我才是真正对菩萨好的人呢。”

“那为何人人都向菩萨求富贵,你却不求?”

随宇而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