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流/灼灼风流+番外(238)

一时之间,数十人跪了下来,用极其强硬的态度逼迫刘琛:“陛下,沈惊鸿残害忠良,天理不容,请陛下严惩不贷!”

“请陛下严惩不贷!”

刘琛屏息看着眼前百官,目光又缓缓移到沈惊鸿面上。

沈惊鸿一撩衣摆,跪了下来:“臣,认罪。”

沈惊鸿被关进了虎牢狱,但这不是结束,只是一个开始。

慕灼华下朝回家路上,隔着马车便听到外面的议论纷纷。

“听说沈大人被下狱了,六部尚书联名奏他诬陷定王,定王是无辜的!”

“不是,我听说沈大人也是被陛下指使的,是陛下惧怕定王功高盖主,才让沈惊鸿构陷罪名,治他死罪!”

“也是,不然沈惊鸿和定王无冤无仇,害他做什么?”

慕灼华沉着脸听着外面百姓的议论纷纷,回到府中,执墨问道:“大人,是你把证据交给他们的吗?”

慕灼华摇了摇头:“不是我,我还没有决定交出证据,此事影响太大了……”

想到外面百姓的议论,她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不到一日功夫,几乎传遍了全城,连朝堂上的每个细节都说得清清楚楚,这分明是有心之人在推波助澜,想必是世家在幕后煽动。”

更让慕灼华不安的是,这些流言慢慢地都把矛头指向了一个人,就是刘琛。

“世家坐不住了……他们终于等到了机会反将陛下,这次不可能善罢甘休的。”

慕灼华说着看向了执墨:“可是如此一来,王爷的仇也算是报了,你可开心?”

执墨神情有些复杂,想了片刻,才道:“属下以为,王爷不过是被人利用了。”

慕灼华欣赏地看着他,点头道:“不错,你也看出来了,那些人根本不是为王爷平反,他们只是想利用这件事威胁陛下妥协,甚至……不只是妥协。”

慕灼华担心的猜测在第二天便得到了证实,不知是谁带头组织,有数以千计的百姓上街游行,怒斥“昏君无道,残害忠良”,声音震耳欲聋,就是在皇宫之内,也隐隐可以听到。

几日前还是人人称颂的沈惊鸿,也被蒙上了一层阴影,信他与疑他的人参半,有的人认为他是逼于无奈才沦为昏君的爪牙,也有人坚定地认为定王跋扈,沈惊鸿依旧是那个不畏权贵为民请命的沈惊鸿。

早朝之上,半数高官摘冠下跪,要求刘琛刑讯沈惊鸿,问出背后指使之人。这些人面相凶恶,看向刘琛的双眼已经没有了敬意和畏惧。

手握重兵的议政王死了,而且是含冤而死,没有人能再护着刘琛了,居凉关的二十万守军得知了刘衍赐死的真相,险些引起了兵变。刘衍临死前的那番话还是起到了作用,军营之中虽然激愤,却也依旧按捺不动,但刘琛却是已经失去军心了。

何止是军心,就是民心与臣心,他也尽皆失去了。

刘琛脸色铁青地看着一般老臣,如今沈惊鸿被关了起来,世家尽与他为敌,他虽然贵为天子,却无可用可信之人,只能高高在上地被人逼迫。

早朝的最终结果,就是刘琛拂袖而去,不给百官答复,然而没有答复本身就是一种答复。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宫外,百姓便知道,皇帝默认了弑叔夺权,残害忠良的事实,百姓一边讴歌定王的英雄事迹,将他捧上了神坛,对比之下,新帝连这样的大功臣、亲叔叔都构陷杀害,简直是昏庸残暴,不配为君!

游行示威的人更多了,本该维持秩序的士兵却置若罔闻,任由全城百姓大闹,甚至连最为肃穆安静的北城也沦陷了,无数的百姓挤到了宫门口,大骂刘琛无功无德,无情无义,不配为君,立即逊位。

然而,这还未到最坏的地步。

就在沈惊鸿入狱后,民愤到达顶点的第五日,北凉三皇子耶律璟惺惺作态地发表了一篇悼文,为刘衍鸣不平,斥责刘琛昏庸无道,三十万北凉军挥师南下,攻破了边境第一城。

慕灼华再一次踏进大理寺。

她一步步走下台阶,来到了沈惊鸿面前。

“昔日高高在上,今朝阶下之囚,大理寺就是这么一个奇妙的地方。”慕灼华的声音响起,目光沉沉看着被铁链绑住的沈惊鸿,他身上带着伤,白色衣服渗出了血迹,容貌却依旧昳丽俊秀,不似凡俗之人。

他听到了慕灼华的声音,睫毛微颤,缓缓抬起眼看向眼前之人,漆黑幽深的凤眸倒映出微弱的火光。

“是你。”他勾唇一笑,似乎并不意外。

慕灼华将灯笼放在了一旁的桌上,也看到了桌上的刑具。

“沈大人纵然身处无间地狱,也是这样气定神闲的模样,真是让人佩服。”慕灼华轻轻一笑,“是不是因为,这一切都在你的预料之中?”

随宇而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