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流/灼灼风流+番外(44)

园中摆放着许多矮桌,桌上早已备好了笔墨纸砚,众人席地而坐,限时在一炷香内写出一首以花为题的诗。

柔嘉公主令侍女取来一个木箱子,箱子里放着许多折纸,蔓儿走到每个人面前,让每个人伸手摸出一张折纸,打开折纸,上面写着一种花名,那人便以此为题。众人都不知道彼此的题目,便也不知道一会儿谁会做什么诗。

不一会儿,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诗题,柔嘉公主点燃了香,众人尽皆苦思起来。

刘琛和刘衍坐在亭子里,两人也各自得了题目,刘琛掐着笔皱眉深思,刘衍瞥了一眼题目,便好整以暇地品茗起来,目光扫过亭外做题的众人,仿佛自己又加试了一场会试。

刘衍的目光落在慕灼华身上,后者微张着粉色的双唇,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正无意识地咬着笔头,眉心微微皱着,显然十分苦恼。刘衍想起方才在后面偷听到慕灼华那一番歪理邪说,不禁又生出几分笑意,仰月唇微微翘起。

慕灼华正苦思冥想,眼睛不经意地抬起,便撞进了刘衍笑意盎然的双眸之中。慕灼华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一个无奈又委屈的表情,可怜兮兮地,却让人生不出怜意,反而更想逗弄她。

刘衍忍着笑移开眼,放下茶盏,提笔写诗。

慕灼华暗自撇了撇嘴,腹诽刘衍和刘琛叔侄吃饱了撑着,若是他们不来捣乱,那柔嘉公主肯定会护着自己,现在这样子……

慕灼华心里叹了口气,勉勉强强凑了四句诗,虽说不算差吧,但别说与沈惊鸿比了,只怕场中一半人都比不上。

“时间到了。”柔嘉公主说了一声,冲侍女们点了点头,侍女们便走到众人面前收走了卷子。

卷子被特地打乱过后放在了柔嘉公主手边,柔嘉公主看了一眼卷子,笑道:“今日应该会出不少佳作,好诗当找个合适的人来读,才能读出那份味道。”柔嘉公主目光逡巡一番,最后道,“便让慕灼华来吧。”

慕灼华领了命,上前走到柔嘉公主身旁,拿起一叠诗卷,缓缓开口诵读。

慕灼华虽是女子,声音却清脆悦耳,听起来确实是一番享受。慕灼华每念完一首,便会有人点评一番,因为不知这些试卷里哪份是刘琛刘衍所作,因此众人的点评都小心得很,不敢说差的,只敢挑优点说,一时气氛无比祥和。

刘琛听了一会儿,眉头皱了起来,嘀咕道:“方才那首诗平平无奇,他们都能夸出花来?”

刘衍闻言一笑,扫了刘琛一眼:“琛儿,你我实在不该来。”

刘琛想了片刻,才明白其中关节,不禁有些懊恼。

慕灼华念了十几首后,翻到了下一页,她清了清嗓子,念了一句,忽然顿了一下,目光直勾勾看向了刘衍。刘衍正喝着茶,被她的目光晃了一下,杯子忽然落地。

刘琛道:“皇叔,你衣服湿了。”

刘衍笑道:“无妨。”

这一打岔,把众人的吸引力都转移了过来,心中也不禁嘀咕起来。

待慕灼华念完这首诗,场上局面忽然有些失控起来。这是首咏牡丹诗,牡丹本是倾城色,更兼人间富贵花,古来咏叹牡丹的多以其富丽华美入题,而这首诗,竟是以牡丹为题,生生写成了一首边塞诗!第一句还在赞叹牡丹国色无双,第二句就回忆当年征战沙场,这弯转得太快差点刹不住脚,再听第三句凄风厉雪,万里无人踪,让人眼前仿佛看到了战争的残酷,第四句回到眼前,盛世太平,独留一人赏花……

众人回想定王方才的举动,又想到定王征战沙场多年,这首诗十有八九就是定王所做啊!当下众人你一言我一句,将这首诗吹得天上有地下无。

“这绝对是古往今来第一首牡丹边塞诗!”

“可谓是开创了一个新流派啊!”

“居安思危,立意高远,令人佩服!”

“凄风厉雪过寒冬,独留牡丹一支红,让人仿佛看到战争的残酷,同袍战死的悲怆。”

“以乐景写哀情,让人越回味越心伤啊。”

刘衍垂着眼,面色微微有些古怪。刘琛素来喜欢边塞诗,这首诗若仔细品评用词也就一般,立意确实是不错,但似乎也没有其他人捧的这么高,但看众人争先恐后地夸,他都怀疑自己的文学造诣是不是低了些,没看出那么好来。

众人夸了许久,才把这页揭过。慕灼华足足念了一个多时辰,总算把所有诗词都念完了,众人也匿名选出了自己心目中认为最佳的一首诗,写在纸上。

侍女们再次收齐了各人手中的票纸,两名侍女一名唱票一名计数,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咏牡丹。”

随宇而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