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流/灼灼风流+番外(53)

柔嘉公主微笑看了一眼慕灼华:“同为女子,怜她不易罢了。”

昭明帝拍了拍柔嘉公主的手背,叹息道:“你啊,总是为他人想得多,也该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考虑一下。那个沈惊鸿,朕看着很是不错……”

“父皇。”柔嘉公主皱着眉头打断他,“且不说沈惊鸿小我几岁,那日簪花诗会上他已放言,不成一品,断不娶妻,他说这话便是想绝了朝中大臣的笼络之心,此人志存高远,不会甘心当一个无权的驸马。”

昭明帝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在他心里,总觉得只有最优秀的男子才配得上他最喜爱的长女,但这样的男子,又有谁甘心尚公主呢。

昭明帝只能暂时打消这个念头:“你和皇后先退下吧,你若有了主意,不好意思和朕说,便和皇后说。朕心里如今唯一放不下的,便是你的婚事了。”

听昭明帝这么说,柔嘉公主也只能无奈一笑,与皇后一起带着人离开。

昭明帝这才回过头来打量慕灼华。

“不必拘礼了,抬起头来吧。”

慕灼华这才放松了一些,稍稍抬起头,悄悄打量昭明帝的长相。

昭明帝今年将近四十吧,其实这年纪并不大,只是因为久病缠身,人看起来憔悴苍老了不少,两鬓都有霜白。昭明帝看起来相貌温文,虽不似刘衍俊美,却与刘衍也有几分相似之处,到底是一个父亲生的。

“慕灼华,朕点你为探花,你可高兴?”

慕灼华低头道:“微臣喜不自胜,却又惶恐不安,怕有负陛下期望。”

昭明帝含笑道:“你当得,朕本来还想点你状元。”

慕灼华大惊,脱口而出道:“这使不得!”

昭明帝奇道:“为何使不得?读书人又有谁不渴望中状元,光宗耀祖。”

慕灼华老实答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陛下看重,微臣也不敢妄自菲薄,微臣悬梁刺股,多年苦读,自认为能有今日,乃是不负所学,陛下所给予的,已远超微臣所想。但若论学识渊博,论名望才气,微臣确实远不及沈惊鸿,若得了状元,必然遭人非议,微臣受辱不要紧,若连累陛下英名,便死不足惜了。”

昭明帝轻笑,又忍不住掩着嘴咳嗽:“你很聪明,也有分寸,一个小姑娘……一定是吃了很多苦头,才会懂得这些的道理。”

慕灼华听了这话中的怜悯之意,竟忍不住鼻子一酸,跪了下来:“陛下知遇之恩,微臣肝脑涂地,无以为报。”

“起来吧。”昭明帝温声说道,“你如此年纪,便有这等才学和胸怀,前程不可限量,只是不知道能不能看到不战而胜,天下归一的那天。”

慕灼华嗓子一紧:“陛下洪福齐天,自然能看到的。”

这话慕灼华自己都不信,她听着昭明帝的声音,看他的气色,心里明白他寿数不多,而这一点,恐怕昭明帝自己也明白。他现在看中的年轻官员,都是在为将来的皇帝做储备。

“沈惊鸿锐意进取,而你进退有度,朝中有你们这样的年轻官员,大陈未来可期。”昭明帝笑着说,“过两日,你们便要去翰林院报道,朕已有旨意,着你们一甲三人轮番为三位皇子讲学。”

慕灼华苦笑,刚想着远离是非,结果现在是非自己凑上来了。

“微臣才疏学浅,怕不足以为皇子讲学。”

昭明帝却充耳不闻:“往年都是老翰林为新进士讲学,今年是朕改了规矩。三位皇子心思驳杂,于学业上是不如你们的,你也不要谦虚了,若是皇子们不敬师长,叫你们受了委屈,朕自会为你们主持公道。”

慕灼华还能说什么,只能跪下来谢恩了。

待慕灼华走远了,总管太监才走上前来,手中捧着一方砚台送到昭明帝眼前。

昭明帝接过砚台看了看,笑着放下了。

“看来,是有人不想她太招眼了。”

总管太监是昭明帝的心腹大伴,在昭明帝跟前是说得上话的,因此此时也大胆开口道:“女子探花,确实是招眼了。”

昭明帝垂下眼道:“朕时日无多,等不起了。”

总管太监哽咽道:“陛下洪福齐天!”

昭明帝淡淡笑着摆了摆手:“何须如此,人人心知肚明之事罢了。沈惊鸿……他是一把利剑,但作为一个皇帝,不能只有剑,慕灼华,是最好的鞘,只看他日后能否用好。朕把人送到了面前,希望皇儿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慕灼华心烦意乱地回到了御花园,琼林宴不知何时结束了,御花园中只剩下一些太监宫女在洒扫,慕灼华只能找一个人带自己出宫。

“慕探花。”身后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慕灼华停下了脚步,回头看到了分花拂柳而来的熟人。今日穿着朝服的刘衍显得尊贵而威严,让慕灼华不自觉低下头来。

随宇而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