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流/灼灼风流+番外(66)

如今理蕃寺的最高长官是尚书刘衍,他一人坐镇中央,四部分列两侧,处理种种事务,维持陈国与三国的平衡。慕灼华安置好了自己的东西,便接到指令,让自己去刘衍处听候调遣。

慕灼华整了整衣冠,这才打开门进去。刘衍坐在桌前,正低头看着下面送上来的春季边贸报告。

“下官参见王爷。”慕灼华恭恭敬敬地垂手道。

刘衍仍看着报告,头也不抬,回也不回。

房中一片安静,只听到刘衍翻页的声音。

过了约莫两刻钟,刘衍才看完报告,又取过茶碗,悠悠喝了一盏茶。

慕灼华也是耐得住性子,依旧面带微笑,垂手站立。

刘衍放下茶碗,淡淡说道:“今日起,你便在四部轮番观政,每日写一篇心得,上朝之前放在本王桌上。”

慕灼华点头道:“下官遵命!”

“平日里待人接物,自己把握分寸,本王不喜欢理蕃寺有不三不四的流言。”

慕灼华听得眉头一跳,知道刘衍也是听到了她与沈惊鸿的流言了,这才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慕灼华心里不由得有些委屈,含着泪看向刘衍:“王爷,下官是被冤枉的。”

刘衍淡淡瞥了她一眼:“哦?”

慕灼华又道:“这事王爷也有责任。”

刘衍挑挑眉梢,往椅背上一靠,双手交叉置于膝上,好整以暇地看着慕灼华:“你接着编。”

慕灼华叹了口气:“前日翰林院的同僚约下官去小秦宫,下官一个新人,岂敢推辞啊,便就跟他们一起去了。可是下官喉咙上还带着伤,便穿了高领的衣衫去赴宴,想要遮住伤口,可那日实在太热,下官浑身都汗湿了,就找了个无人的地方解开领口纳凉,不巧沈惊鸿也下来躲酒,我们两人便碰见了。翰林院的同僚来找我们,见我与沈惊鸿独处,又看到我脖子上的红痕,以为是……是……那个……”慕灼华给了刘衍一个“你懂”的眼神,又扭扭捏捏道,“他们便……便误会了……”

慕灼华说着解开了领子上的盘口,露出白皙纤细的颈子,上面还有两处淡淡的樱色红痕,如今已经消退了许多,不仔细看也看不出来,但刘衍自然是能看到自己的指痕。

慕灼华委屈控诉道:“可这痕迹,分明是王爷留下的。”

刘衍竟无言以对……

而且这指痕是他掐着她的脖子留下的,却被她说得如此暧昧。

慕灼华哀哀切切地叹了口气:“下官不敢辩驳,也是为了维护王爷的名声,王爷却反过来怪人,下官这心里,实在是委屈得很……”

这人强词夺理的本事着实无人能敌了,刘衍发现自己实在是说不过这个女人。

“罢了,以后注意点。”刘衍捏了捏眉心,挥了挥手,“你下去吧。”

慕灼华脸色一变,换上了一副真诚的笑容:“王爷千万不要生气,更不要误会下官,下官对王爷赤诚一片,天地可鉴,沈惊鸿给王爷提鞋都不配!”

刘衍位高权重,平时没少遇到阿谀奉承之辈,但这么赤裸裸不要脸的奉承,他还是头一回听到。

“下去吧……”

刘衍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把她调到眼皮底下,是不是一个错误?

朝堂上关于沈惊鸿和慕灼华的流言蜚语是一刻也不曾停息,慕灼华因此事受到的最大影响就是宫女们都暗中排挤她了……

这从每日的午膳就能看出来。

理蕃寺事务繁忙,因此午膳都是统一做好了分到各人手上,慕灼华的食盒一打开,明显就比旁人少了一半的分量。

慕灼华笑着问送饭的宫女:“这位姐姐,为何我的饭菜比别人少了这么多啊?”

宫女翻了个白眼,冷冷道:“就是这么多了,你一个女子,难道跟男人吃一样多吗?”

说着扭着腰离开。

慕灼华摸了摸鼻子,暗骂了沈惊鸿几句,这才吃起饭菜来。她桌上摆满了厚厚的账簿,今日她的工作就是把这三年的边贸记录看完,然后写一份感悟心得。而桌上摆着的三十几本账簿,仅仅是一年的记录。刘衍平日里看的都是户部总结过的数据,而慕灼华则要自己把一条条明细看完,然后自己写总结。

户部的同僚见慕灼华便吃饭便看账簿,忍不住劝了一句:“活是做不完的,饭还是要好好吃的。”

慕灼华冲对方笑了笑:“多谢关心,我很快就吃完了。”

说完又低下头去看账簿。

慕灼华看东西一目十行,又能过目不忘,因此看这些东西比旁人要快上许多。她一边看着,一边在纸上做着笔记,在椅子上一坐就是两个时辰,连茶都未曾喝过一口。

理蕃寺其他人见了慕灼华这拼命的模样,本来对她有些怀疑和看轻,此刻倒也有些扭转了看法。

随宇而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