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流/灼灼风流+番外(72)

“理蕃寺观政慕灼华,参见太后、皇后、柔嘉公主。”

太后的声音略显严肃威仪,淡淡道:“起来吧。”

慕灼华恭敬地起身,垂着手站在旁边。

“方才哀家看过两个皇孙了,琛儿伤得不轻,听说是在你讲学的时候起了争执,你为何不拦着?”太后话里便有了责问的意思。

慕灼华心里哀叹,面上却恭恭敬敬道:“是微臣无能,拦不住两位殿下。”

柔嘉公主轻声道:“皇祖母,两个弟弟的脾气您是知道的,他们斗起气来,别说是慕大人了,就是我这个姐姐也拦不住啊。”

太后看向皇后道:“琛儿的脾气那么冲,多少是你宠出来的。”

皇后似乎有些畏惧太后,立刻便离座跪下,向太后请罪:“是儿媳的错。”

柔嘉公主微笑转圜道:“所幸现在弟弟们都无大碍了,听太医说,慕大人及时为琛弟止血,多少算是有功的,皇祖母就不要过分苛责了。”

慕灼华低着脑袋,却感觉到太后的目光如有实质一般压在自己的脖子上,让她后颈凉飕飕的,心头沉甸甸的,压迫感十足。

“哀家也没有要罚她,只是常听人说起今科探花是个年轻的姑娘,就好奇叫来看看。皇子们都是适婚的年龄,身边有个才貌双全的年轻女子,哀家总要上心一下。”

太后不咸不淡地一句敲打,让慕灼华顿时醒过神来,哭笑不得——想必太后是误会了,还以为是两个皇子为她争风吃醋,大打出手呢!

她真是冤死了,还不能为自己辩解!

太后如今见了慕灼华,倒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妖娆模样,为人看着端庄守礼,她便也稍稍放下心来,转头对柔嘉公主说道:“你的婚事,也该抓紧着些了,今年之内无论如何得好好相个驸马。”

柔嘉公主婉声道:“皇祖母,这事也看缘分的。”

太后道:“事在人为,缘分可不是坐等着的,当初薛笑棠便是再三跪求,这才感动了陛下,给你们二人指婚,谁想他福薄……罢了,不说他的事了。”太后转头看到皇后还跪着,便道,“皇后起来吧,你是柔嘉的母后,此事便是你的责任。”

慕灼华尴尬地站在旁边,又听了几句,才得了太后的令退下。

太后的目光盯着慕灼华的背影,见她离开了,才对皇后说道:“待柔嘉的婚事定了,再给琛儿娶皇妃,皇帝虽然尚未立太子,但他心中还是偏向琛儿,琛儿的皇妃就是未来的皇后,不可马虎,出身与教养,都需要仔细调查。”

太后言外之意便是看不上慕灼华的出身。昭明帝如今的皇后,便是当年太后从自己的娘家侄女中精挑细选的,为昭明帝登基后稳定朝局出了不少力,如今昭明帝沉疴难治,众人心里多少有数,刘琛若要登基,没有可靠的班底,怕是会生动荡。

皇后自然也懂得太后的用心良苦,便低头称是。

慕灼华回到理蕃寺,时间已经不早了,理蕃寺的人都已经回去了,慕灼华便也收拾好东西,关门离开。

慕灼华把带着血污的衣服包起来,揣在怀里出了宫门,刚走不远,便见到了在路口处等着的执墨。

执墨道:“跟我来。”

慕灼华眼睛一亮,跟着执墨走近巷子里,看到刘衍的马车正停在巷子里等她。

“王爷,今日便是特意等下官了吧。”慕灼华爬进了马车,笑眯眯问道。

刘衍正闭目养神,听了这动静,便缓缓睁开眼看向慕灼华。

“听说太后传召你,说了些什么?”

“王爷是担心太后为难下官吗?”慕灼华双手托腮,眼中闪着一丝期盼。

“有柔嘉公主在,想必你也不会遭到为难。”刘衍道,“太后无非是想知道二位皇子为何起争端。”

慕灼华叹了口气道:“王爷大可说得准确一些,太后是担心下官红颜祸水,引得兄弟阋墙,后来看了下官貌丑之后,又觉得自己多虑了,下官这般纯良老实,庄重自持之人,怎么可能让殿下为下官大打出手。”

刘衍不禁被她逗乐:“纯良老实,庄重自持,本王看你是欺上瞒下,胆大妄为。”

慕灼华委屈道:“王爷冤枉下官,下官也只是对王爷不庄重一点……”

刘衍冷笑一声:“是吗,你今日不就把大皇子玩得团团转吗?”

慕灼华抿着嘴,轻哼道:“王爷又冤枉下官,下官明明救了大皇子呢!”

刘衍饶有兴味地看着慕灼华做戏,不紧不慢说道:“今日两位皇子相争受伤,你本难辞其咎,然而你当机立断,为大皇子治伤,也算是功过相抵了。不过如此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又怎会放过,自然是要做一场戏来骗取大皇子的信任了。”

随宇而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