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159)

崔凝有些奇怪他的表现,“你们不都信佛吗?”

这里与她生存的地方极为相似,这里都还有这么多人信阴阳风水呢,为什么她以前在师门的时候会那么穷?

陈兴道,“都是神,咱们哪一尊也冒犯不得。”

崔凝礼貌的回以一笑,扭头陷入自己的沉思。

“槐树。”

崔凝听见魏潜的声音,回过神来,抬眼看过去,果然看见七棵粗壮的老槐树,每一棵约莫都要一个成.人环抱那么粗。显见并不是十年内种上去的。

七和九在道家都有特殊的意义,而在祠堂附近种槐树,真是闻所未闻。

“你可知这是什么?”魏潜转头询问崔凝的意见。

崔凝见七棵树的排列,便道,“若是我没看错,这是七星缚阴阵,通常用来对付生前作恶多端。死后还祸害人间的凶煞之魂。只不过这种阵法早就失传了。我也只是在残卷上看见过只言片字。”

崔凝从小耳濡目染,她有性喜猎奇,书楼中的残卷早早被她翻个遍。虽然都止于理论,从来也没有实践过,但她知道的比寻常人多的多。

“缚阴?司家用这种阵法捆缚自己先祖的阴魂?”符远诧异道,“看来这司家本身就有问题啊。”

“长安还未传来消息?”魏潜问道。

符远摇头。“你懂的。”

长安那边还是在皇帝的眼皮底下,那些官员办案肯定是低调谨慎。速度估计是快不了。

“你说有没有可能是……”符远指了指天。

魏潜明白他意思是,司氏灭门这个案子幕后凶手会不会和当今圣上有关系,抑或,根本就是当今圣上。

“如果是……我很感激你主动来抗此事。”魏潜飞快的弯了一下嘴角。抬手拍拍他的肩膀,转身去找崔凝。

“我巴不得呢。”符远毫无惧色,甚至隐隐还有些期待。

他表面看上去云淡风轻。实际上是个极喜欢挑战的人,当然。他并不喜欢享受被虐的过程,而是期待在滔天大浪里坐个弄潮儿。

风浪越高,他达到高处的机会就越大。

在司家庄勘察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时众人才离去。

他们到达时,青山县令早就候在驿站里。

魏潜不太擅长交际,崔凝官位又低,于是便将符远推了出去。

“观陈大人春风满面,定是有喜事。”符远笑道。

陈县令赞道,“符大人真是好眼力!我一个月前已接到调令,过些日子新任县令便会到,交接之后我便启程去江南道了。”

“那要恭喜陈大人高升了!”符远拱手。

“哪里,哪里,还是县令罢了。”陈县令话虽这么说,脸上却是掩不住的喜色。

江南道富庶,多是大县,同样是县令,品级和好处却截然不同。

“陈大人是本地人吧。”魏潜突然开口道,“不留恋家乡?”

陈县令长叹一声,颇为感慨,“不怕诸位笑话,我在这青山县令的位置上一坐就是近十年,心里头真是日夜盼着升官,倒是没想这么多,真到了这个时候,确实是有些不舍,不过男儿志在四方,再留恋也要远行啊!还是高兴的多!”

陈县令名陈鹤,中等身材,方脸,浓眉如悬刀,鼻梁挺直,一眼看上去,满脸都写着“忠义”二字。

崔凝道,“陈大人看上去也就三十五岁吧?做上县令时年轻的很呢!”

陈鹤大笑道“哈哈哈!典书谬赞,在下今年不多不少,四十整了。”

“呀!真是看不出来呢!瞧上去比我父亲还要年轻。”崔凝道。

陈鹤面上更是欢喜。

符远道,“陈大人可知心来的县令是谁?”

“各位肯定熟悉,便是今年的探花郎。”陈鹤捋须道。

“怎么会是他?”崔凝奇道,“他不是去悬山书院教书了?”

“详情我就不甚清楚了。”陈鹤拱手道,“近日我正收拾搬迁,府内兵荒马乱,委屈诸位暂时住在驿站了。”

“陈大人照顾周详,我等已经感激不尽。”符远回礼。

“诸位也劳累一日,那我就不多打扰了。”陈鹤说着,便敛衣起身。

几人将他送出去。

回来之后,崔凝小声问,“你们不觉得太巧合了吗?”

陈鹤一个月前收到的调令,而他们在路上耽搁了两个月,官府文书传递每隔几个驿站都要换人换马,因此可以日夜兼程赶路,传递比他们行速要快至少一倍,也就是说,这份调令几乎与他们出长安的时间是前后脚。

究竟是谁如此急切的想要把陈鹤调走?

而调走他的原因又是什么?

“看来,长安那边迟迟不传消息,是想拖延时间。”魏潜道。

“拖延到陈鹤离开?”符远沉吟道,“你方才问他是否本地人,是怀疑他是陈氏之人?”

上一篇:娇宦 下一篇:善男恶女

袖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