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479)

馆主柳欢满头大汗的跟上,思绪乱成一团。

从案发到现在,不过一天一夜的时间,原本此案归长安令管,是圣上钦令魏潜接手。这是圣上今日午后才做出的决定,能这么快就得到消息,应该不是远离权力中心之人。

如高祖、太宗所出的那些公主早已建府别居,轻易不会进宫。

“是、是太平公主。”柳欢磕磕巴巴的答道。

魏潜脚步一顿,“太平公主?”

这位公主是陛下幼女,素来十分宠爱,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些过了,但着实有着不小的权势。

崔凝皱眉道,“你可别乱说,这间青玉枝与公主有没有关系,一查便知。”

柳欢连忙道,“正是正是,小人怎敢拿此事开玩笑。”

这就有些麻烦了……

权势逼人的公主名下产业之中,发生了杀人案,并涉及东宫,这当真是一种巧合吗?

“案发地点在何处?”魏潜问。

“大人请随我来。”柳欢见他没有纠缠于这个问题,稍稍松了口气,带着一行人穿过正院,来到青玉枝最为偏僻的“玉枝泉”。

玉枝泉是单独开辟的小院,馆内像这样大大小小的院子还有十六处,专门供达官贵人使用,而玉枝泉因院中有竹林,乃是全馆最大的一处院落,也是“青玉枝”一名的由来之处。

第314章 步天聿

整个青玉枝已经被官府管控,只等监察司的人到来。

魏潜先行一步去查探现场,崔凝则留下来负责繁琐的交接事宜。

“小崔大人,您看咱们青玉枝何时才能重新开门做生意?”魏潜一走,柳欢便大大松了口气,言谈举止已然恢复商人本色,“这闭门一日的亏损,小人实在没法向公主交代啊!”

崔凝正看着交接的文书,闻言瞥了他一眼,“怎么向公主交代那是你的事。”

柳欢噎了一下,讪讪道,“您说的是。”

他见府衙的人出去,便凑崔凝,看了她身旁的两名鹰卫道,“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崔凝回首道,“你们先到外面等我一下。”

“是。”二人拱手,退了出去。

柳欢笑容满面的从宽袖中取出一个盒子,“大人难得来青玉枝,一点小玩意不值什么,请大人笑纳。”

柳欢将盒子打开,崔凝瞧过去,发现里头是一杆一尺余长的笔。笔杆由某种玉石制成,通体墨兰,泛着盈盈水光。她虽不识得是何种玉石,但这东西一看就不是凡物。

“这么瞧尚不能体会这杆笔的妙处。”柳欢见她似乎很感兴趣,立刻来了精神,小心翼翼的将笔取了出来,放置在光亮处。

光线透过笔杆,星星点点的光斑落在墙面上,顿时如洒了满室星辉,而那笔杆内也似浩瀚夜空一般,星云盘聚,星辰闪烁,着实神奇。

柳欢解释道,“据传这杆笔是秦代古物,名叫浩辉聿,后来重制笔头之后,又取名‘步天聿’。”

“步天二字可是取自《步天歌》?”崔凝问道。

《步天歌》是隋代丹元子所著的星象书,以通俗的诗歌体记载了满天星宿,其中三垣二十八宿,几乎囊括了目前所能观测到的所有星子。

柳欢听见她主动询问,越发殷勤,“正是取自此书!小崔大人真是学识渊博。”

研究星象的人毕竟是少数,一般读书人并不会专门找这类书来看,崔凝知道这些,无非是因为道门恰好属于那少数一类人。

崔凝不理会他的马屁,细细看着笔杆,揣测道,“既然取了这个名字,莫非……这笔中有二十八星宿?”

“大人猜的没错。这笔杆之中有三垣二十八宿,每一个角度可透出全然不同的星图。”柳欢越说越觉得舍不得,但想想就算不送也到不了自己兜里,反倒是万一送不出去,他必要倒大霉,“大人才高博学,此笔正与您相称。”

长安巨贾有着常人想象不到的庞大财富,能拿出再贵重的东西都不为过,但这“步天聿”之神奇,就算作为国宝也不为过,拿此物买通她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

崔凝不禁问,“这也是公主的意思?”

“这、这倒不是。”柳欢立刻否认,但因崔凝问的突然,竟让他磕巴了一下。

“东西你先放着,我考虑一下。”崔凝没有收,但是也没有直接拒绝。

直觉告诉她,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且不说步天聿贵不贵重,单是它的含义,就不得不让人深思。

死亡的悬宿先生是个观星术士,而这支笔恰好有关于星宿,他留下“东宫弑逆”的预言,偏偏青玉枝又是太平公主的产业,这一切的背后好像有一根线串联,可惜时隐时现,让人摸不清头绪。

上一篇:娇宦 下一篇:善男恶女

袖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