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494)

凌氏起身准备回屋,摸摸她的头,“早些休息吧,别的事开宴前我再同你细说。”

“嗯。”崔凝跟着送她,“阿姐怎么样了?”

凌氏叹了口气,“她身子一向不错,没什么大碍,只是心里不痛快到底有些影响。凌家那边也得了消息,我让他们过几日再来接人,免得回去越发赌气。”

先前崔凝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以为只是二人性情不合,对凌策现如今的模样还颇有几分同情,在凌氏透了一点内情之后,她只觉得他脑子里有坑,“凌策又不是全然不知阿姐是什么样的人,纵然脾气不合,关起门再怎么吵吵闹闹也都罢了,在外面总该给彼此留几分体面,这才成亲多久,他这样不是打阿姐的脸吗?干脆劝阿姐把他休了吧!”

凌氏扶额,“说的什么胡话!”

“母亲,我不是说笑。”崔凝难得在凌氏面前这样严肃郑重,“我从前不懂事,现在且能看明白几分。他们一个把体面看的比情爱更重,一个随性冲动,情绪上来便不管不顾。本性难移,这样的事情不会只有一次。”

二人教养都很好,哪怕性子不同,相敬如宾也并不难,可若是动了心,一切便不可控了。

“你说的没错,这件事是策哥儿做的不对,但总不能因为一次错便否定一个人一桩婚吧。”

“我没有否定他。他人不坏,却不一定就是阿姐的良人。这次是他被情绪裹挟酒后冲动,但他秉性如此,背起了整个凌家的责任,本就已经不堪重负。他与阿姐在一起,也许终能相敬如宾,可左不过就是互相摧折罢了,这又何苦呢?”

这个道理,凌氏怎么会不懂,可是婚姻是结两姓之好,尤其是他们这样的门第,岂是想断便能断的?

当初公爹和婆母闹成那样,已经到了分隔两地不复相见的地步,婆母那样坚韧自傲的性子,还不是任由摧折,死也必须得死在崔家。

凌氏沉默须臾,帮她掩了掩衣领,“待我问问你阿姐和你父亲的意思吧。”

听凌氏这样轻易的答应,崔凝反倒怔住。

“傻样儿。”凌氏笑将她拥入怀里抱了好一会才松开,“只盼你这桩婚事将来能让我省心些。”

崔凝目送她离开,带着满心疑惑回屋。

青心见主子心不在焉,便屏退闲人,一面伺候她洗漱一面小声道,“听闻夫人当年也曾名动长安。”

崔凝果然十分感兴趣,“你同我说说母亲的事吧。”

青心道,“奴婢知道的也不多,只听说夫人年少时擅骑射,还曾被陛下赞过巾帼不让须眉。还有,夫人一手丹青也十分出色。”

那时候凌氏门第远逊于崔氏,凌氏能将女儿嫁给崔家嫡脉,有一半原因正是凌氏本人名声极好。

崔凝诧异极了,因为自打初见母亲至今,从未见过她的画作,倒是常常见她记账本打算盘。至于骑射就更让人吃惊了,凌氏浑身上下看着就与“骑射”两个字没有半点干系。

青心忍不住越矩说了几句,“这长安城哪年不出几个惊艳世人的女子呢?不过嫁为人妇后都渐渐消磨在后院琐事里头了。”

再是惊艳的少女,终归不过昙花一现。

岂是凌氏过到现在,不顺心的事寥寥。嫁入高门大户,婆母从不过多干涉苛责,下无庶子庶女闹心,夫君虽没有经世之才,但人品正直,相貌俊美,更是十分爱重她。要说有什么不足,也就是膝下一对双胞胎女儿,一个早殇一个打小没能养在身边。

即便如此,她身上惊艳过时光的才华与精气神,也都渐渐消磨在后院琐事之中了,更遑论那些日子难过的妇人。

“唉。”崔凝叹了口气。

青心满以为要听到几句惆怅感慨,不料却听她啧了啧,道,“一定是因为没有人陪她骑马,这回迁都去洛阳,一路上多得是机会,不如到时候全家一起骑马。啧,小弟跳起来够不到马背,能爬得上去吗?”

青心忍着笑,“娘子这话叫小郎君听着又该不高兴了。再说,这寒冬腊月的,您真舍得拉着夫人出去吹风吃雪?”

“那只能想想别的办法了。”崔凝想过年时送个礼物哄母亲开心,但是盘算一下自己的积蓄,几乎都是家里给的钱,虽说用这些买了礼物也算是一片心意,但她是个已经为官的人,终归差了点意思。

可怜她那点月奉连根好簪子都买不到,还是要努力升官才行啊。

崔凝平日作息很好,这会儿可能是撑过头了,竟觉得没有什么睡意,“帮我把那本书拿过来。”

“娘子早些歇着吧。”青心嘴上劝着,却依言将那卷玉枝闲雅集取了来。

“我不困,睡不着。”崔凝道。

上一篇:娇宦 下一篇:善男恶女

袖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