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531)

假如赵三是个聪明人,或者说的是实话,应该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答案,但他显然在被魏潜牵着鼻子走。

崔凝回忆道,“他在撒谎。他不知道冯秋期招认了多少,但那天早上的经历是冯秋期不知道的,相对安全,他可以随便说,所以刚开始你问关于柳意娘的问题,他回答的很轻松随意,随着问题变得密集而细致,他发现自己的回答中出现漏洞,思考的时间明显变长了。而后来地穴中的事情,他谨慎的说了实话,但用了更长的时间思考。”

这是昨天早上的事情,问题也都很寻常,如果是真实经历,根本不需要过多思考。

崔凝继续道,“还有,他根本不像一个普通车夫,昨日才招认杀人移尸,杀人偿命板上钉钉子,今日居然还有闲情观察我。”

第352章 柳聿

冯秋期不管是外貌还是反应,比赵三看起来更像个正常人,面对审问可谓知无不言。

赵三够冷静大胆,但自以为是,脑子不那么灵光,而这个冯秋期,比赵三要精明多了,看似慌乱,对答间却没有丝毫漏洞,并且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了赵三和柳鹑身上。

若是这份供词确认了,冯秋期就只是个负责打杂的从犯,罪不至死。

然而,过于完美未必真实。

崔凝道,“看起来……两个人都默契的把责任甩给了柳鹑。”

魏潜把柳鹑的供词递到她面前。

内容不多,柳鹑承认一年前与悬宿先生结识,平日关系不错,但坚决否认买凶杀人之事。

“把柳鹑带过来。”魏潜道。

柳鹑是春风楼的管事,崔凝见过青楼里那些打手和小厮,不是带着匪气便是逢迎谄媚,却不想柳鹑居然气度不凡。

他已近四十,但是身高体长,举止端方,是与年轻郎君完全不同的成熟俊美。

不过柳鹑如此出众也并不算出人意料。悬宿先生毕竟是名声在外的观星师,能与他成为朋友的人,无论是什么身份想必都有过人之处。

柳鹑与悬宿先生是在从长安南下的路上相识。一年前,他去南方去接一批姑娘,路上偶然结识悬宿先生,二人一路相谈甚欢,成了朋友。

柳鹑走南闯北,又因身份之故,消息一向颇为灵通,这一年来也在通过各种办法替悬宿先生寻亲。

两人相识不算太久,监察一处查起来不算太难,魏潜没有继续询问这些,“赵三是你那妾室的亲兄长?”

柳鹑没有想到监察司动作这么快,猛然被问到有些怔愣。

柳鹑年近四十,至今未婚,家中只有两房妾室,一个是跟了他许多年的侍女,另外一个是一年前纳进门。

柳鹑不知想起什么,情绪低落,“正是。听闻他幼时生了一场大病,后来形貌便与寻常人不同了。”

魏潜问,“这对兄妹是何身份?”

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却令柳鹑沉默,片刻之后才道,“她原是楼家的侍女。”

“楼家?”崔凝压下满心惊讶,尽可能用平静的语气问,“楼仲家吗?你与他是何关系?”

柳鹑本不想说,但有时候一旦打开一个口子,很快便会决堤了。

对话已经到这个地步,事到如今,没有继续瞒的必要。

“我是楼仲的小舅。”柳鹑道。

崔凝想起楼仲曾提起过他的母亲,“所以你与楼仲的母亲是亲姐弟?那你可知晓悬宿先生与令姊的关系?”

柳鹑点头,“当年父亲病故,家产被夺,姐姐因模样生的好,也不免被人惦记上。她问母亲要了一笔钱偷偷跑了,后来便杳无音信,十多年前母亲重病,言平生最遗憾的事便是当年没能护住姐姐。我为了完成母亲心愿,托人找了很久,直到前年才重新联系上,但……”

柳母早已不在了。

昨日柳鹑被抓时,嘴比蚌壳还紧,这会子像是突然回过味来,发现自己再不说话可能就要成为替罪羊。

魏潜道,“令姊的名字是?”

“柳聿。”

崔凝手中的笔一顿,追问,“哪个字?”

柳鹑道,“雨雪麃麃,见晛聿消。”

崔凝默默与魏潜对视一眼。监察司搜到的书信中,有几封落款“聿姬”,应当就是柳聿。

当年柳聿幸而遇见悬宿先生一家,否则一个美貌柔弱的女子独自在外行走,能不能全须全尾的活着都很难说。她随着悬宿先生去往河东道,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磋磨,后来很快又榜上楼家,有了安身之地。

柳鹑知道这些的时候,心里多少有些怨既然有了安身处,为什么不联系他和母亲?

若非为了完成母亲遗愿,柳鹑刚开始甚至都不想与之相认。

当年柳家倒了,家财尽散,柳母在她苦苦哀求下,掏空了所有积蓄给她做盘缠,她站稳脚跟这么多年了却连个消息都不愿传回来,令柳母带着满心的后悔与担忧去世。

上一篇:娇宦 下一篇:善男恶女

袖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