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56)

孟瑶芳跟许多官员都有些不得不说的故事,崔道郁做御史的时候也有所耳闻,不过父亲说过这些事情不许他插手,为何现在又说起此事?

叫他过来。恐怕是有其他事情吧?

崔玄碧喝了一口茶,道,“此番上京。我想带凝娘一起过去。”

崔道郁毕竟是崔凝的父亲,这件事情一定要经过他同意才行。

“父亲。”崔道郁绷直身子,“儿子,舍不得。”

崔玄碧不恼,暂放下此事,问起了别的,“听说你要辞官?”

“是。”

“以后准备做什么?”

“想重新投官。做个地方学政。”以他的名声才学,做个学政是绰绰有余。尽管没有什么太大的前途,但自在。

“白鹤书院的山长年纪渐大,正寻合适的人选接任,我向他推荐了你。”崔玄碧放下茶杯。“你的性子做学政也不见多更好,去任山长如何?”

书院依山而建,因此院长也称山长。白鹤书院不收蒙学的孩子,只收那些参加过科举抑或将要参加科举的学子。

唐朝的门第分明,从初唐至今多是贵族占据了朝廷绝大部分官职,而一般出身的学子想要入仕仅凭科举还不够,必须得由那些有名望的人举荐才能获得官职,而书院任教者多是名士,那些没有门路却想走科举入仕的人皆会选择就读白鹤书院。因而这里也是人才聚集之地。

山长身上虽然只挂了七品闲职,但实际上好处极多,除了俸禄丰厚之外。举凡是白鹤书院出去的学生都得唤一声老师。

这可是名利双收的好位置。

“多谢父亲。”崔道郁欢喜之余又有点郁闷,自己在监察御史的位置上挣扎的要死要活,这位兵部尚书大人不管不问,这会儿为了带走孙女才顺便出手把他带着,这就是自己亲爹啊!

崔玄碧望着窗外满枝梅花,神情郁郁。“你性子更像你母亲,老大老二像我。所以我知道他们要什么。而我虽眼见你过的不痛快,却不知如何帮你。”

他已经与妻子闹成这个地步,不想再父子反目。

崔道郁以为一直以来父亲只帮两个兄长,从来不帮自己,是因为自己更像母亲,所以不得他喜欢,却不想原谅竟是这个原因。因为太看重,所以更加小心翼翼。

“你说,我与你母亲为何会走到今天这地步?”崔玄碧回头看向他。

崔玄碧觉得自己掏心掏肺,她还是不满意,眼见着她从风华绝代到形容枯槁,他既心痛又迷茫。直到今天,他回首过去,发现倘若要让她快活,他就必须牺牲自己很多追求,难道只有这个办法吗?

“父亲大概很少说出内心感受吧?”崔道郁印象当中,自己父亲是个很沉闷的的人,也一贯很严肃,谁也猜不透他在想些什么,“倘若您与她沟通过却仍旧闹的这样僵,那只能说明不合适吧。”

他们之间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一点。人的感情不会因为某一件事情说断就断,真正的决裂,只会因为生活上那些琐碎堆积。

崔玄碧不语。

如果时光可以倒回,他可能还是情愿选择与她互相折磨,而他已无从知晓,她会不会做同样的选择。

“父亲为何要带凝儿去长安?”崔道郁问道。

难得与她这么投缘的孙女,应该很像她吧。

崔玄碧答非所问,“也不知有没有来生。”

如果他学会与崔凝好好相处,是不是来生再遇见她便能弥补?

崔道郁看他染霜的发,眼角的皱纹,比之三年前看起来整整衰老了七八岁。

“你先回去准备准备,半个月后与我一同上京。”崔玄碧道。

“是,儿子告退。”崔道郁起身出去,阳光照在身上,这才觉得心情好了许多,父亲整个人透出的悲伤仿佛能把人冻住一般。

回到屋里换了身衣裳,便有侍女请他去用午膳。

院子里的花草泛了绿意,还距离老远便听见饭厅里传出的欢声笑语,声音最大的就属崔凝了。

崔凝的笑声很有感染力,令听的人也不由自主的嘴角扬起。

崔道郁也开始希望女儿能够令父亲开怀了,或许让父亲教导凝儿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父亲快来!小弟皮又痒了。”崔凝看见崔道郁便扬声道。

经过刚刚那件事情,父子之间的关系好像反而更好了一些,崔况也不记仇,见崔道郁坐下,道,“您有空还是管管二姐吧,又笨有皮可怎么办!”

“你二姐这样正好!就生了你这个讨债的才令我头疼。”崔道郁瞪他。

“你和母亲不生儿子要出大事吧?我这么懂事来救急,倒遭了嫌弃,唉!”崔况一边叹气一边摇头,满脸的表情好像都在操心“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上一篇:娇宦 下一篇:善男恶女

袖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