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640)

谢飏面上轻笑,心中却没那么平静,他设计太子的办法,可不就是推动了诸多“巧合”!魏潜和崔凝接触过不止一起相关案件,能查到他身上很正常,可符远不在长安,竟然也知晓,手段果然不可小觑!

不过,一想到符远如今都摘不清自身,语气中似乎有些幸灾乐祸又似乎是物伤其类般,“有心,便会心软,未必是好事。”

符远面色不变,心头却是一跳。

他人不在长安,得到消息滞后,只知道宜安公主被捕。谢飏不会平白无故的会说一些废话,倘若他所指的“心软”是那件事情……

心眼子多似筛子的人,就连说话弯弯绕绕、点到为止的习惯也像了九成,若有旁人在侧必然听得一头雾水,他们却已暗暗传达了许多信息。

谢飏从来不是拘泥于习惯之人,婉言能绕九曲十八弯,有时候说话又比任何人都直,“符大人此番赶回,心中可有决断?”

符远不答反问,“那谢君此番急流勇退,想必是已经做好打算?”

谢飏失笑,也并不回答,朝他举杯,“符大人果然消息灵通。”

这算不上消息灵通,不过是根据他以往做过的事情推测而已。

“既是如此,那便……”符远举杯回应,想了想道,“愿君此去,鹏程万里。”

“同祝。”谢飏道。

*

城中灯火煌煌,映照瓦上残雪一片暖融。

入夜的朱雀街比起前几晚稍稍冷清一些,热闹都在各個坊市里。

崔凝到乐天居后院让人把火炉升上,不多时,魏潜便到了。

“这样冷的天,怎么不多穿一些?”崔凝见他衣衫单薄,不由蹙眉。

“跑着来的,都流汗了。”魏潜在她身侧坐下。

城中不可无故纵马,骑马坐车慢慢溜达还不如用上轻功跑的快,只是崔凝见惯了魏潜从容不迫,很难想象他在城中拔腿狂奔的模样,听着感动又想笑。

崔凝见他鬓前果然有细汗,用帕子帮他擦拭,又将薄毯推过去,“不能晾汗。”

“好。”魏潜应下,又问,“你这会儿寻我,应是有要事?”

崔凝从袖中掏出小竹筒递给他。

魏潜打开竹筒看见里面的内容,眉峰微动。

崔凝道,“这是我阿耶今日从胡御史那里得来的东西。”

她将崔道郁打探到的消息转述给魏潜听,说罢不解道,“胡御史拿到这个东西,为何十几年都没有给圣上,如今却轻易交予我父亲呢?”

魏潜道,“胡家最近接连发生两件事,或许是令他做出如此决定的原因之一。”

“何事?”

“胡御史的一个孙女出嫁未满一载,却因犯错被婆母罚去跪祠堂的时候感染风寒,不愈而亡。胡御史怀疑那家人戕害人命。”

在商议亲事之前,胡御史自然是查过那家人,书香门第,家中儿郎颇为上进,规矩却也极多,除此之外并无什么不妥,只是好不好的,终究只有进去过日子才知晓。

后宅磋磨人的法子花样繁多,未必就要动毒动刀,胡御史知道查到证据的希望不大,他也不是那种格外疼爱孙女的人,可自家女孩儿死的蹊跷,他总要替她做主的。

“我会知晓此事,是因为胡御史寻了监察司一个相熟的女仵作帮忙查看。胡夫人带人过去私下验尸,结果被揭穿,闹了出来,他那亲家还说,谁家也不能保证媳妇一生无病无灾,指责胡御史欲图抹黑他家名声。胡御史索性直接撕破脸报了官,指控那家人虐待儿媳致死。听闻因着此事,你那同窗正在商议婚事也作罢了。”

风寒致死的那个,正是胡敏的亲堂姐。

崔凝并不替胡敏可惜,倒不是因为两人前阵子闹掰了,而是打心底觉得没必要,“婚事黄了也未必是坏事,这般听风就是雨的人家,嫁了去也不知道是什么境况。”

再说回胡敏堂姐的夫家,好好一个女孩儿嫁进去不到一年便没了,还是因为婆母惩罚所致,说什么也是夫家没理,就算心里没鬼也当有愧,私底下让人查一查也是应当,偏还要闹出来反扣一口黑锅,想必这其中确实有点问题。

崔凝追问,“那结果如何呢?”

魏潜道,“且审着呢,仵作验尸之后,发现除了膝盖乌青,并无其他伤处,不过又查出她两个月前小产过,许是还未养好身子。那家瞒得很紧,此前胡家竟然丝毫不知情。”

崔凝怒道,“怪不得抗不过风寒。若实在不满,直接一拍两散便是,哪至于如此草菅人命!”

这种案子难的不是如何破案,而是如何判。

第434章 水匪

如今婆家说媳妇小产是因为本身身子骨不好,胡御史拿出以往保存的脉案,证明孙女身子很好,婆家又指出最后一次脉案也是一年半前……总之有的掰扯。

上一篇:娇宦 下一篇:善男恶女

袖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