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653)

崔凝见他瞳孔有一瞬的放大,便没有急着继续问。

看来得换一种问法,不能问“告诉谁”或者“谁指使他看信”这种直接的问题。

等到他慢慢安静下来,她缓缓凑近他耳边,悄声问,“你悄悄告诉我,你看完信之后,去了哪儿?”

狱卒陷入思考,他思维有些迟缓,也无法集中精神,好像在努力判断这個问题有没有暴露秘密。

崔凝再次轻声询问,“去了哪儿?”

“去、去了忠义堂。”

崔凝故意“喔”了一声,“忠义堂靠近监察令的……”

狱卒突然抖了一下,崔凝立刻停住。

他自己说出了忠义堂,显然不是对这个地方有反应,那么是……监察令?

崔凝头皮麻,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淬了冰一般,“所以是监察令指使你拆看宜安公主的信?”

那狱卒一个激灵,脸色煞白,惊恐的盯着崔凝,嘴唇不住颤抖。

他已经彻底醒了。

同时身后几名佐使也是一脸震惊。

崔凝却突然笑了,语气轻松道,“放松,怕什么?监察令掌管整个监察司,有人要从他眼皮底下送信出去,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总不能不知道旁人传了什么内容吧?伱看我这不是也得想办法弄清楚吗?不然到时候出了事算谁的?”

众人一想,果然是这个道理。

就连被指使的狱卒也相信了这个说法,监察令的确有理由命人筛查传信内容。

崔凝道,“既然是大人下的令,那便……等明日问过监察令之后就放了吧。”

说完起身拍拍衣服上的褶皱,似是不经意的又问了一句,“对了,这两天监察令好像不在衙门,你在忠义堂见到他了?”

实际上,崔凝这几日没太关注监察令,根本不知道他有没有来,但是最近魏潜负责的案件移交到他手上,他应该会来上职。崔凝只不过是随口一问,诈一诈那狱卒。

“没有。”狱卒下意识回答,说罢愣了一下,但想到自己也是奉命行事,又放下心来,“小人见到的是监察令身边的书吏。”

崔凝想了想,“姓李的那个?”

狱卒点头,“是。”

崔凝单独把黄格叫出去,低声交代,“想办法监视李书吏,不要被任何人察觉。”

黄格也被香影响,一时没反应过来,“不是说是监察令……”

崔凝道,“监察令有足够的理由可以直接下令让狱官搜查截取信件,没必要偷偷摸摸派一个狱卒去做。我想,若非监察令有别的目的,便可能是有人假借他之名行事。”

黄格突然清醒过来,“明白了,我会找几个可靠之人监视。”

待黄格离开,诸葛不离不解道,“大人为何不直接抓捕那个李书吏?”

崔凝道,“你说狱卒是谁的人?”

诸葛不离,“他中了香,应该没有撒谎,真是监察令的人?”

崔凝叹了口气,“是啊!我估计是有人假传命令,利用他截取信件。倘若监察司出了内鬼……你想想看,能知道监察令隐藏亲信之人,职位必然不低,不是我区区一个监察使能够去查证的事。”

“您的意思是,此事只能由监察令来管了?万一他就是背后那个人……”

“行与不行,都得试试。抓一个书吏容易,倘若再牵扯出别的什么人,别说上面的少监、佐令、副佐令,就是跟我平级的监察使都不会乖乖配合我。咱们也不必太悲观,监察司是直属圣上的衙门,能坐到监察令这个位置上的人,必然是圣上亲信,不会那么容易叛变。”这是崔凝在心中几番权衡之后做出的决定。

除了那些考量,崔凝对监察令本人也还算了解。

监察令与魏潜父亲是多年挚友,他从“二圣临朝”之时便一直坚定的站女帝,也正是因此,才能有底气在魏祭酒“作死”的时候一次次捞人。

不过因着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处事相对保守温和,很多人便忘记了女帝刚刚登基之时,他带领鹰卫清洗了多少反臣。

外边的人没有权力把手伸到监察司里,崔凝又没有权力越级去御前告状,魏潜也不能去。

莫说有监察令和魏祭酒的关系,哪怕毫无瓜葛,他刚从监察司出去就反手背后捅前上司一刀子,这种行为也容易让人诟病和忌惮。

所以想要迅速的查清楚内鬼,除了尝试相信监察令,还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先不想这个。”崔凝今晚不打算回府,便拉着诸葛不离去了休息室烤火聊天,“我还想问问你,有没有兴趣做官?”

诸葛不离微讶,旋即摇头,“我志不在此。日后,我打算做一名游医。”

第444章 祖孙

“这倒也好。”崔凝听到她有自己的规划,便没有再多劝一字半句,转而问道,“我知晓医家都有不外传的本事和秘方,你们师门传承也有不可传于外人的规矩吗?”

上一篇:娇宦 下一篇:善男恶女

袖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