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白鹭起【古代探案】(182)

作者:红摇 阅读记录

霍槐感觉到窦文身上散发的寒意比这冰天雪地还冷,不敢再抬头,不知是害怕,还是冻得,说话时牙齿咯咯作响:“第三起钟馗案的死者之一江天寿,十年前是岷州刺史,自那件事后,告病致仕,他的儿子江漳,是您安排进刑部的……”

霍槐支支吾吾:“三起钟馗案的死者,偏偏都是十年前岷州那件事的参与者……”

霍槐不敢再说下去。又跪了半晌,窦文仍然没有回应。霍槐战战兢兢抬头,见窦文木塑似地立着,头上肩上已积了一层雪。

霍槐赶忙爬起来,捡起落在一边的伞,往窦文头上遮去,一边劝慰:“老祖宗莫要忧心,必是儿子多虑了!不提岷州的事,这三人原也罪大恶极,被钟馗索命的缘由清清楚楚,与咱们何干?必是巧合!”

窦文一把掀了伞,指着霍槐的鼻子骂道:“蠢物!都如此清楚了,还说是巧合!”

霍槐又跪了下去:“老祖宗息怒!”

“息怒……息怒有屁用!那个钟馗的刀都戳到屁股上了,你现在才说,现在才说!”

窦文原地徘徊,皮靴踏乱一地积雪:“三起钟馗案,诛的都是岷州玉石劫案的参与者!你与我说是巧合?”

他一挥袖,卷起一丛雪雾:“老朽活了这么大年纪,早就明白一个道理,这世上没有巧合,要么是处心积虑,要么是报应不爽!”

随着“报应不爽”四个字的脱口而出,一立一跪的两个权宦,同时陷入了沉默,灰蒙蒙的衣袍在风雪中飘动,像阴沉世界里浮着的两只鬼。

良久,窦文长出一口气,抬头望向雪片纷扬的苍茫天空:“我算明白了,凡心阁不是红衣毁的,也不是江天寿毁的——是那个钟馗毁的它!处心积虑,处心积虑啊!”

他的脸上皱纹纵横沟壑,尽是阴沉:“不管这个钟馗是神是鬼,都过去十年了,白玉不知踪,千金已散尽,人已化成灰。不能再往外翻腾旧事。若翻下去,迟早翻到咱们头上来!”

他两眼漆黑如谷:“为什么?为什么偏偏扮成钟馗的模样?”

霍槐心中一凛,借磕头的动作低垂下脸,藏住眼中的恐惧:“儿子……儿子也想不通。大概就是为了故弄玄虚,引人注目罢了!”

窦文深吸一口气:“三起钟馗案,都是沈二公子查破的?”

霍槐的额头抵在雪里,不敢抬头:“没错,都是沈星河多事!若不是钟馗作一案,沈星河追一案,钟馗也没这么来劲!”

窦文松驰的脸颊颤抖:“一黑一白,一明一暗,一追一逃,他们这是搭台唱戏呢!咱们拿不住暗处的钟馗,还拿不住明处的沈二公子么?不能让他再查下去了。不论钟馗如何作妖,没有跟他答腔的,这场戏便唱不下去!”

霍槐的脑袋在雪地里磕出了一个窝窝:“老祖宗放心,儿子这就去办!”

**

世家和内宦势力盘结,做事颇有效率。第三日,“停职反省”的圣上手谕便送至碧落园。来传谕的,是德宗帝跟前新晋红人迟小乙。

沈星河怒发冲冠,不管他是什么红人,半点不客气:“本官不在乎这顶乌纱,要革职,也得等案子查完再革职!当初钟馗首案案发无人敢接,如今本官查到一半,就踢开我抢走案子,是想抢功劳,还是想徇私枉法?若是抢功劳,本官让给他。就怕是另存私心!这个案子,本官不让!”

若是旁人这般发作,一句“胆敢抗旨不遵”就足够了,但迟小乙知道,沈二公子平时抗旨抗得可不少,这招没用!

面对着杀气腾腾的沈星河,迟小乙一揖到地:“沈少卿,沈少卿,听小可一句劝。沈少卿有所不知,这几日御史台的言官阁老轮番上奏,弹劾您的奏折雪片似的,砸得圣上头疼病都犯了。您不心疼小可,还不体谅圣上吗?”

沈星河的嘴角冷冷一撇:“不体谅!”

迟小乙欲哭无泪。

第142章 挂树上的人

迟小乙朝沈星河走近一步,压低了声音:“沈少卿,有些话,原不是小可一个奴婢该说的。那些弹劾您的奏折,有要将您送入大牢的,还有要您杀人偿命的,如今只让您禁足府中停职反省,已是圣上顶住天大的压力争取来的。”

迟小乙叹口气:“圣上知道您冤屈,可是您也知道,埋在凡心阁下四位公子,身后不是世家就是大族,别看平时明争暗斗,这时利益一致,倒联起手来了,更别提有人借题发挥!您稍想一想,就该知道圣上得有多为难。”

沈星河不在乎德宗帝有多为难,只是忽然意识到,自己的确失手杀了四人。自责汹涌反扑,一时愣怔在原地。连迟小乙奉来的手谕,也忘记去接。

上一篇:善男恶女 下一篇:和离后养崽日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