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白鹭起【古代探案】(256)

作者:红摇 阅读记录

沈星河摸了摸自己的心口:“胸臆间暖融融的,该是好药。”

方小杞松口气,无奈道:“我刚刚想说,这药是白不闻给的,他说是治内伤的药。不可轻信,怎么也得验过毒再决定用不用。也不听人把话说完就急着喝,你是有多渴?!”

她气冲冲倒了一杯水,塞进沈星河手中:“冲一冲口中药味。”

沈星河捧着杯子,嘴角微抿:“还是那句话,他若想害我,多的是机会。”

方小杞摇了摇头:“白不闻这个人的身世来历十分模糊,很不好查。”

沈星河动作微顿:“你也在查他?”

方小杞猛然意识到自己失言。是常镛最先托她查白不闻的,为的是想知道这个人可信不可信,以决定要不要请他为沈星河治疗眼疾。她早已拜托曾帮主,让飞燕们借跑腿便利,暗中打听此人。

但随着事态发展,白不闻身上的疑点越来越多,关于他的来历,却始终没打听到有用的信息。

查不明白,更不敢让白不闻给沈星河看病。此人难以捉摸,万一他透过诊断,参悟出长公主投毒事件,天大的秘密一旦翻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她不想让沈星河再为眼疾多添一份焦虑,含糊地说:“此人太令人看不透了,我让曾帮主帮着留意些。”

沈星河也便没往心里去。

榻边上下堆着书,方才两人一番折腾,弄得更乱了。方小杞一边说话,一边弯腰去整理,顺手捡起一本,就着翻开的那一页,念出声来:“马车翻覆于十丈崖下,遇难者共计五人,失踪者一人……”

她感觉不对:“这什么书啊?”翻回封面一看,“敦北道十丈崖马车坠崖案?这是什么啊?”

沈星河抿了一口茶,把杯子搁回凭几:“这是刑部案牍库的案卷,我闲来无事,便让当值的库吏给我拿几本来当书看。虽不合规矩,但案牍库我从小就常泡在里面,他们也不当回事。师父再打发他们几个钱,一切就好说了。”

方小杞:“……”他简直把这里当自己家了啊!

沈星河挪了挪身子,靠得离她近些,就着她的手把案卷翻到其中一页,点了点一个名字:“这起马车坠崖案,遇难者人中有一妇人沐氏,是梁林义的妻子。”

方小杞茫然了一下:“梁林义是谁?”

沈星河还没答,她就记起最近有人提起这个姓,脱口道:“梁……是死在四面像中的梁木匠么?”

沈星河在凭几上支着侧脸,更方便地把面前人收在视线中,点了点头。

方小杞来了精神,把灯挪了挪,就着凭几翻看案卷,讶异道:“这是二十年前的旧案了,你怎么找到的?”

沈星河说:“那位梁木匠,我虽未谋面,却是从前就知道这个人,也知道他的全名叫梁林义。我小时候,在案牍库中翻阅旧案,看过他妻子遇难的这桩案子,因此有印象。我大体记得年份,让库吏搬来那几年的案卷,翻了两个日夜,终于从中找到了这一本。”

“你……”方小杞看着成堆的案卷,想问他如此劳累,眼疾有没有加重,又不敢问,咽了回去。

沈星河将她的欲言又止看得明明白白,不问自答:“犯过几次。”

方小杞心中一痛。这是她一直担心的事。牢房虽条件尚可,但毕竟是黑暗沉寂之地。在黑暗中沉入更黑暗,一定非常难受。

沈星河的目光却已落在她铺在凭几桌面的袖子上,于是换了个姿式,半趴到小几上来,堂而皇之伸指,将她的左袖角扯在手里反复地捻,好似要将欠下的一气补回来。

方小杞知道这是他前一阵就添的毛病,犯失明时,总想拉着人的袖子。她不忍心抽回,只能由着他,用另一只手胡乱翻着案卷,掩饰面红心跳。

翻着翻着也看了进去,问:“这起案子不是意外?”

“不是意外,意外不会报到刑部来。转来刑部的案子,必是大案。现场勘查记录中提及,路面上有设过绊马索的痕迹,遇难者中,有一名六品朝官。”

沈星河把她的袖子在桌面上卷成一个筒又展开,玩得乐此不疲:“那辆马车的主人是孙朝栋,工部司掌工程营造的员外郎,年初三陪夫人回乡归宁。顺道捎带着搭顺风车的一名妇人及她的儿子。这名妇人,便是梁林义的妻子。”

方小杞一边听着,一边飞快翻看案卷,了解了案情大概。

二十年前的正月初三,孙员外郎陪夫人回娘家,随行只带了一名车夫,一名婢女。梁木匠的妻子沐氏与孙夫人虽然身份有殊,但她们既是同乡,又从小是好友。孙朝栋考上功名踏上仕途,孙夫人也没有疏远沐氏,回娘家也记得叫上她同行。沐氏便抱着五岁幼子搭车,一同回乡。

上一篇:善男恶女 下一篇:和离后养崽日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