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白鹭起【古代探案】(269)

作者:红摇 阅读记录

“他在撒谎么?”

“据我对了窦文的了解,迟小乙这话不假。他说,那天把药给我用,只是情急之下的权宜之计。他还苦苦嘱咐我不要说出去,否则窦文饶不了他。”

方小杞记起听过的传闻:“听说白药师给宫里娘娘诊过脉,迟小乙因此与他相识,倒也有可能。”

沈星河不为以然:“那是夸大其辞的传言罢了。皇宫规矩严恪,宫中嫔妃是断不可能让民间男医请脉的。据我所知,白不闻不曾进过后宫。倒是他配制的驻颜灵丹名声远扬,传进了宫里娘娘们耳中,时有托出宫办事的太监帮忙采买,听说供不应求,娘娘们还得排号呢。”

方小杞诧异道:“你听谁说的?”

“宋明汐。他的母妃倾贵妃就用过白不闻的驻颜丹,说是效果的确不错。”

方小杞的指尖搭在杯沿轻摩着:“如此说来,迟小乙借着给哪位娘娘买驻颜丹,顺便给自己买金钟罩,见你要受刑,借你一粒吃,也是说得过去的。”可是心中疑虑愈生,犹豫道,“迟小乙说的是真话吗?”

灯焰的影跳动在沈星河眼底,他缓声道:“道理上处处说得通。但越看起来合理的事,往往越有问题。”

沈星河陷入深思,不由自主伸手来转动方小杞腕上红绳。仿佛它能帮他转动脑筋似的。方小杞也习惯了,只叹这人毛病越来越多,回头该让白不闻开副药给他调一调这多动的症候。

捻了一阵红手环,沈星河说:“你仔细回忆一下,初一那天,谁最有可能在圣宁寺大雄宝殿动手脚?”

方小杞脑中电光一闪,豁然开朗:“大雄宝殿起火前,进出的人只有一个,就是迟小乙!他才是最有机会给明蒲下神仙眼的人!此事我们也有过怀疑,问过明蒲,但明蒲矢口否认!如果明蒲是替迟小乙遮掩……他为什么心甘情愿,替一个给自己下药的人遮掩?”

“心甘情愿……”沉星河沉吟着,“梁木匠在四面像中自尽,不也是只有心甘情愿,才能举起手里的刀吗?”

方小杞心中惊疑:“”……难道迟小乙才是钟馗?”

阴凉细风不知从何处而来,沈星河看着摇晃的灯影,说:“前三起钟馗案的托梦点将,不是只靠致幻药能完成的,必有真人到场,扮作钟馗给人发号施令。想知道迟小乙是不是钟馗,要核对几次「托梦」的时间段,迟小乙有没有可能在场。他是御前内侍,其每日行踪,却不是想查就能查的。”

沈星河不能做定论,心中涌起深深忌惮,“若真的是他,钟馗竟然潜伏在御前,太过胆大包天!事无定论,亦无证据,且不能轻举妄动,只有先盯紧他。”

他心中盘算了一阵,忽记起什么,问:“你说在木工坊里还找到了什么线索?”

“哦,是这个。”方小杞从怀中摸出一个账本,“这是木工坊记账的本子,其中有那座四面像木材原料的收货记录。”

她翻开账本的一页给沈星河看,那里记录着收入巨大金丝楠木的日期,木料尺寸,以及送货人的名字。

沈星河看到一行字的末尾,念道:“郑十七。”

方小杞说:“我问过卢姑娘,她说楠木料是商州进贡的贡品,由皇宫转运到木工坊时,随行地方官被内侍拉着喝酒去了。”

她指着这个郑十七的名字:“郑十七是供应木料的林场的人,是他亲自押车,把木料送到木工坊,与梁木匠做的交接。卢姑娘说,郑十七过来时,曾与梁木匠一起喝茶,单独聊了不少时候,回想起来,她觉得有些可疑。我想找到郑十七,问问他跟梁木匠都聊了些什么。”

沈星河指尖按在帐本一角,沉吟道:“参照之前种种,钟馗做事,都是长期筹谋布局。如果圣宁寺案也不例外,那么,这块极为罕见的木料,也可能早被钟馗列为利用工具。林场的人,或许真的接触过钟馗。”

沈星河瞅了方小杞一眼,感觉很意外:“你竟然能想到这条线,查案的本事大有赶超本官的势头。”

方小杞心中一凛,怕他发作起不服输的脾气,当场跟她翻脸,赶忙谦逊地表态:“哪里哪里,跟着大人学习罢了。”

沈星河握拳遮了一下嘴角的笑意。

方小杞得到他的肯定,心中血热沸涌,呼地站起:“时间拖得越久,线索越会消失。我这就去找郑十七,看能打听到什么!”

“等一下!”沈星河一把拉住了她的手。

方小杞回头看着他:“还有事吗大人?”

他犹豫一下,才吃力地说:“你莫在意。”

她迷惑道:“我在意什么?”

“卢含雪。”

方小杞目光左右游移:“卢姑娘……人很好啊。”

上一篇:善男恶女 下一篇:和离后养崽日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