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白鹭起【古代探案】(274)

作者:红摇 阅读记录

他的目光阴郁地扫过门外二人。

方小杞和鹤三娘行礼,方小杞道:“大理寺小吏,参见尚书大人……”

话未说完,沈书允打断了她的话:“没错,这案子该是大理寺的。”他嘴角冷冷一撇,“易迁急着见阎王,竟急成这样!”

鹤三娘一听,喜道:“易大人与阎王爷定然能十分投缘。”

沈书允的脸色更青了!大理寺究竟是个什么鬼地头!

他忍无可忍,不再看她二人一眼,挥了一下手,对手下令道:“咱们的人全部撤走,从此刻起,邢府灭门案由大理寺接手!”

呼啦啦一阵脚步响,刑部所有人都撤了出来,转眼间没了人影,人去宅空。光线忽然暗下,黑暗似从大宅深处滋长蔓延,阴风裹着血腥气从洞开的大门口灌出来。

方小杞打了个哆嗦,抬头看看天色,这才意识到自己草率了。她原以为,刑部的人从今早已经进了现场,就算要转交大理寺,也得走个手续流程。

她只是想带着鹤三娘先过来看看现场,免得时间长了,一些痕迹被破坏。没想到沈书允如此不是东西,竟然甩手就走,连一点交接都不肯做。

而方小杞急着来看现场,忘记时辰,这时候天就要黑了。

惧意涌上心头,她有些懊悔顾虑不周,对鹤三娘说:“三娘,咱们还是让易大人先派些人过来,再……”

一回头,只见一道红影朝门内飘去。鹤三娘已经迫不及待地进去了!

方小杞拦也拦不住,喊也喊不回,只能硬着头皮往里走,不久前的一腔热血已被阴气冲得七零八落。

她跨进大门,往里走了几步。手捂在心口,那里藏着听山写的辟邪符,哆哆嗦嗦小声叫道:“鹤三娘……你在哪儿呢?”

鹤三娘的身影早已兴冲冲地消失在大宅深处。

方小杞战战兢兢环顾,一瞥眼间,看到门房的小屋门开着,榻上被子底下躺卧着人形,地面积着大片暗红。

尸体果然都在,并没有移走!以往进入命案现场,她都是跟沈星河一起。这是第一次没他相陪,进的竟就是灭门惨案的现场,着实是个巨大挑战。

方小杞一瞬间头皮发炸,拔腿往外逃了两步,在迈出门槛前,硬生生站住了。她找上门来,“抢”了刑部的案子却要开溜,丢的不是她自己的面子,丢的是大理寺的脸。

她咒骂一声,吃力地转回身,紧紧按着胸前的符,硬着头皮往里走!刑部的人撤走的时候天还没黑,院中没有点灯。这会功夫,夜幕已如黑布般盖下,天空乌云遮月,凶案现场的夜色显得格外浓稠。

方小杞隐约看到堂前倒着两人,哆哆嗦嗦走近了,是两名家仆的尸体。他们被杀害的时候,可能正在巡夜,灯笼跌在身边。

方小杞嘴里胡乱念着:“阿弥陀佛,无量天尊,兄弟,借你的灯笼用用……”

她捡起一把灯笼,用火折点着,灯笼在手中颤颤地晃,灯影在卧尸青白的脸上晃动,一时间尸体好似活了似的,吓得她赶紧移开眼,提着灯后退,哆嗦腿想去找鹤三娘。

没走几步,忽有隐隐童声随夜风飘来。

“钱眼开,小鬼笑……”

第216章 幸存的小孩

方小杞差点魂飞魄散。好在下一瞬,她就记起易迁说过,邢家有个幸存的幼儿,邢灼的孙儿邢煐。

但她不敢相信孩子还在现场,怀疑是说不清的鬼魅在吟唱。

方小杞提着灯笼循声找去,在大宅中时而走过曲折过道,时而穿过空荡堂屋,路上又瞥见几具尸体,有的卧在地上,有的就那么倚着墙坐着死去。她不敢正眼看,硬着头皮飞快走过去,来到一间小厢房前。

断续念着钟馗歌谣的童声从门里传出来,声音稚嫩,又带着破裂似的嘶哑。

她克制住转身逃跑的冲动,哆哆嗦嗦地推门,门板吱呀错开缝隙,灯笼的灯光投进去,照出一间茶室,屋中坐榻上坐着一名幼童,灯光映在那小脸上,没唤起任何反应,男孩坐着不动目光发直,只不住念着歌谣。

方小杞咒骂一声:“沈书允真的不是东西。”

沈书允说把现场交给大理寺,竟把这孩子也一丢了之,竟然一句话都不给!如果方小杞和鹤三娘决定先不进入现场,这孩子独自死在这黑暗里都是有可能的。沈书允如此态度,是为了甩责,也是为了泄愤。

堂堂刑部尚书行事竟如此下作,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方小杞把门缝推宽,确信屋中除了邢煐,没有第二人。好在也没有尸体。易迁提过,这孩子被发现时,与他母亲的尸体待在一起。必是刑部的人把他带来这间干净的屋子暂置。

她疾步走近,把灯笼搁在桌上,靠近孩子,小心唤道:“邢煐?煐儿?”

上一篇:善男恶女 下一篇:和离后养崽日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