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白鹭起【古代探案】(331)

作者:红摇 阅读记录

沈星河一边说,一边靠上前,朝她张开两手。

方小杞警惕地看着他:“你要干什么?”

沈星河动作顿住:“你说不定有内伤,最好不要走动。我叫了一辆车停在那边,把你抱车上去。”

方小杞赶忙道:“不用不用,我根本就没事!”

起身自行走向停在不远处的马车。

沈星河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怅然若失。他喃喃道:“刚才在门板底下的时候,她还主动抱我来着。还有,那天我中箭之后,她明明也抱我来着。怎么又不让抱了?”

他苦思一阵,似悟到了关窍:“难道,非得是生死关头才可以?这种机会很难遇到啊!”

那边,方小杞已上了马车,掀着车帘喊道:“大人,走不走啊?”

“来了……”他魂不守舍地跟上去。

第258章 又见青龙观

马车上,方小杞迟疑地问沈星河:“那天,你有没有问白不闻,你的眼晴的事?”

“没有。”

方小杞很失望,但也能理解:“他那般让人捉摸不透,确实不能信他,万一他趁机害你就糟了,谨慎些也对。”

沈星河悻悻道:“那倒不是。我认为他没有理由害我。他也流露过为我医眼疾的意思。只是,白不闻对我说了十分无礼的话,我才不想求他!”——白不闻竟敢说他身子虚!

方小杞震惊了:“就因为他无礼,你就不让他给你医治?”

她恨不得一脚把沈星河踹下车去!按着脑门忍着气道:“得了,你拉不下面子,等会见着白不闻,我来求他。你还跟他聊什么了?”

沈星河面上顿时郁郁:“我骤然发问,直接问他是不是钟馗,原想打他个措手不及。可是此人老奸巨猾,咬死不认。他倒是承认了自己是医仙弟子。”

方小杞黯然一下,道:“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白不闻到底是谁。白不闻,定是随车押运玉石的驿夫中的一员。那些驿夫当中,与他年龄相当的有好几个。安西常年战乱,流离失所的半大孩子太多了,驿馆先后收留了不少人。他们无家可归,将驿馆当成家、将我们视作家人。白不闻定是其中的幸存者,只是,我不能确定是哪一个。”

沈星河心中感慨,道:“或许,正如白不闻所说,从前之事已如前生。如今的他,更像遇害者们的一个化身,背负所有人的血海深仇重生而来。”

方小杞的目光隔着车窗,投向遥远之处,那是安西的方向:“可是,牵累太多无辜了。我爹是个心软的人,他若泉下有知,也不会愿意为了复仇牵累他人性命。”

沈星河蹙眉把玩着笛子:“我劝过他,他丝毫不为所动。这个人,外表风清月朗,内心已然疯魔。若将他收监,或能阻止他惹出更大祸端。他偏偏不留下一点把柄,又没理由抓他。”

沈星河忽然扬眉:“不过,关人也未必非要关进狱中。”他瞧一眼方小杞,“金牌带着么?”

*

马车到达目的地,原来是一处熟悉的地方:青龙观。正是马自鸣一案中,抓捕画匠米春元的那座道观。

易迁选择将琉璃人安置在青龙观,一是因为此处清静,二是因为前不久新来了一位精通医术的道长,手下带的道童都会照顾病人,能帮着白不闻照料琉璃人。

易迁特意跟武侯府借了金吾卫,严加守护。金吾卫统领上前对沈星河行礼。沈星河回礼,然后给身边的方小杞打了个眼色。

统领有些茫然。接着就看到方小杞亮出了金牌。统领吃了一惊,金甲哗啦一声大响,单膝跪地。

方小杞道:“麻烦统领大人加强守卫,没有我亲自下令,不准任何人出入青龙观。尤其是白药师!”

统领急忙领命。方小杞把牌子搁在眼前看了看,才揣回怀中,赞叹道:“真好使。”

统领无语!御赐金牌,如圣上亲临,那能不好使吗?

却听方小杞怅然若失:“回头将这牌子还回去之后,我说话就不好使了,想想还怪失落的。”

沈星河道:“那倒也未必。”

这话隐隐大逆不道,统领大惊失色,恨不能堵上耳朵!

天色已然不早。天上的月一圆未满,洒下清淡月霜。虽只是新春正月,夜晚已不十分寒冷。

连日辛劳的白不闻才得空喝口水,坐在道观后院中的石凳上,靠着石桌歇息,身后,恰巧是一幅巨大的钟馗壁画,正是米春元最后画的那幅。

不知是道观的人有意还是无意,钟馗壁画还保持着米春元被带走之前,没有完全画完的样子,缺少一些油彩,也没有让别人来补完。却构成缺憾之美的意境,仿佛意犹未尽,仿佛话未说完。

白不闻的身影被月色涂得清淡,抬首看着巨大的壁画,不知在想什么。

上一篇:善男恶女 下一篇:和离后养崽日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