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郎【四爱】(65)

作者:是福不是祸 阅读记录

看来她顺带了不少事。

自从我和良月南下来此,朗儿与我们分作两路,单独与九大长老回合,重建了千机阁的驿站功能。

良月称之为“网格员”策略。

当时听到这个名字我还笑了她一会儿,但想了半天却想不到其他更加合适的。

良月取名字到底是有一套的……比较直接。

因着此时不适宜阅览书信,我只能将信放在怀中,跟着良月进入惠丰将军府。

一路畅通无阻,竟是无人阻拦。

我们长驱直入到达前厅,竟是坐了两排的老将。

老将们最老的已过花甲之年,最年轻的也已不惑,而上座的惠丰将军霍苒也已年过五十。

“恭迎殿下!”

霍苒先一步跪下,其他的老将们也利落随后。

我站在原地一时愣住,而良月已上前扶起霍苒,“霍将军请起,如今我不过一届白衣,往后还得仰仗将军。”

她看上去并不似在千机阁时冰冷和不近人情,反倒平易近人了许多。

霍苒却当众老泪纵横,感叹道:“没想到老夫有生之年能再见到先皇之后,当年爷爷将我塞到苓妃逃跑的马车中,苓妃娘娘带着我和九殿下东奔西逃,谁知在逃难过程中九殿下遗失,苓妃娘娘硬是顶着失子之痛将我带回桂银,没多久却香消玉殒,这件事也成了老夫之痛。”

“霍将军莫要伤怀,总归我阿父留下了我在世上。”

“是啊,没想到九殿下还能娶妻生子,昨夜见了殿下老夫便一夜没睡,今日再看还是忍不住心神激荡。”

其他几位老将也跟着附和,纷纷问起:“殿下可还有其他兄弟姊妹,皆可带来。”

良月摇头,“并无,阿父娶妻较晚,阿娘生下我后不久阿父便离世,阿娘也跟着……”

“那么说殿下很小便无父无母了?!”

老人们又是一阵唏嘘,十分心疼。

我在一旁也受到感染,忍不住红了眼,此时那些人却注意到我,看我的目光带上审视,“那这位是?”

良月的“夫”字已经说出口了,我急忙应下,“夫子,是她的教书先生。”

她狐疑地瞧了我一眼,聪明地没有揭穿。

此后霍苒才得知良月原是千机阁阁主,更加惊愕不已。

直到午后,厅上才平静下来,众人才迟迟用餐,推杯换盏,满目开怀。

“小殿下,既然你回来了,我们的复国大计便可提上日程了。”霍苒毫不收敛道。

良月饮下酒水,只沉沉道了句,“此后再议。”

其他人交换了下眼神,便一派坦然地继续吃着。

第55章 称王

吃罢午饭,众人散场。

霍苒为我和良月安排了住处,大包大揽的模样看上去十分上心。

竟是连自己的爱子哭闹都顾不得管。

良月一路跟在我身后,当我进自己的房间时,她竟是也跟了上来。

“小殿下,你……”霍苒急忙叫住她。

良月一顿,说道:“我同夫子说几句话。”

霍苒便未再多嘴,任由她进了我的房内。

“姐姐,既然恢复了身份,以后便是要顾忌点的。”我小声道。

她瞧着屋内摆置,拍了拍床铺,才随口回:“是要顾忌点,不隔音。”

“……”

话是这么说,但自我们入了霍苒府中,良月便日日去论事,根本未来找过我。

而我也十分清闲,收集好朗儿寄过来的一封又一封信。

惠丰将军府原先死气沉沉,如今门客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似乎真的在筹谋大事。

冬日的第一场雪如约而至,我正在烤火,一封信递了进来。

“先生,急信。”送信的小厮气喘吁吁道。

我忙打开来看,朗儿越来越稳重的字迹中却露出了鲜少的焦急,龙飞凤舞。

【赵运辰重病,或将宫变!望阁主进行下一步指示。】

我将信件揣进兜里,迎着风雪立马去找良月。

此时她刚与霍苒议完事,从书房中出来,见到我着急忙慌的,上前扶住我,“下着大雪跑过来做什么?还穿得这么薄。”

“朗儿急信。”

她打开一看,眉头紧皱,“机会来了。”

“什么机会?”霍苒也跟着看过来。

随即,良月立马又进了书房,边道:“霍将军,厉兵秣马,准备开战!”

之后的一切被书房的大门关了进去,我一概不知晓。

风雪冻得我脸颊通红,我见大门已然关闭,便打算回去。

“先生,留步。”

书房里参与议事的一个将士手持毛领斗篷跟上来,“这是殿下的衣服,让我转交给你披上。”

我接过斗篷,“多谢。”

良月的脑子里先是自己的正事,随后才会想到关心人。

不过我也习惯了,迟来的关心也还是关心。

过了有十日,桂银城百姓中开始大范围地传播一个皇室秘辛。

说梁主后人尚有在世。

我听他们将故事描绘地有声有色,笑笑。

“小郎君,你不好奇?”药铺的伙计说道。

“好奇,若这后人是女子该怎么办?”

那些人不再言语,紧接着有人唉声叹气道:“若是女子……那同无后有什么区别,梁氏翻不了身了。”

“是呀,不过确实没人知道那后生是男是女,若是女子,当真可惜。”

“可惜什么?”我问。

“自然是可惜不能为梁氏旧主复仇,当年赵主窃国,梁氏覆灭,大火几乎烧透了皇宫,若是女子的话,复国的希望便掐断了。不过也好,省的我们老百姓再遭受战乱。”

我听进心里,想反驳却也知道效果微乎其微。

良月这样的女子在这个时代毕竟是少数。

可民间的这些闲言碎语到底扰乱了我,让我翻来覆去,如何也睡不安稳。

我始终认为良月所做之事惊世骇俗,举步维艰,我有些怕了。

怕她承受不住。

第二日清晨,我便趁着她去书房前去找她。

她刚收拾好,见我来找,严肃冷淡的神色化开了些许,道:“怎么不多睡会儿?”

我将门关上,叹了口气,“睡不着。”

“嗯?”

“我知道民间那些消息是你们散出去的,为将来复国做准备,但是百姓们根本接受不了女子称帝。”

“不接受便不接受罢。”

我愣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姐姐,你是要与百姓为敌吗?”

“阿生,放心,我知道分寸。”

她已经打开房门准备出去,但又回头看了我一眼,“来到这里的几十年,我十分清楚循序渐进的重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有时不全然是好的,但可以温水煮青蛙。”

我听得一头雾水,望着她的背影渐渐远去。

那抹背影总是独自一人,萧条中带上十足的倔强。

或许我应当相信良月,而不是因为害怕她受到伤害就阻止她。

建元四年冬,前朝皇帝遗孤横空出世,经惠丰将军一众将领鼎力支持,恢复梁氏。

惠丰将军自愿割旗献主,认梁氏遗孤为君主,任其差遣。

与此同时,更多前朝将领的余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头,赶往桂银城一睹梁主容姿。

最终,天下四分,北有炎王镇守边关,中有桂银梁氏衔接南北,西南江氏不断西扩,赵氏宫城蜗居东南。

我还记得那日良月登上高台,她眉间的英气更甚,一举一动间皆是胸有成竹的自信与底气。

与此同时,宫城亟待主君入住,朝堂机要百废待兴,千机阁经过整合以另一种方式恢复了往日的功能。

一切发生得顺理成章,我甚至还未反应过来,良月却已入主王城。

像是做梦一样。

这一年年末是最安静的时刻,毫无战乱,但却更像是黎明前的黑暗。

至于我……良月为我安排了个合适的职位——医学馆医官。

官职极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