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妃+番外(190)

作者:莲静竹衣(出版书) 阅读记录

房上的瓦是松的,掀起两片瓦之后,便发现房顶上被人钻了一个小洞,正对着灶台。

“可是,若微,我还是不明白,这砒霜为粉末状,或是从屋顶投下,扬扬洒酒,且不说能不能恰好落入锅中,就是在灶台附近也该有白色的粉末才是,可是刚刚咱们细查了一遍,什么都没有发现。”重新掌灯之后,朱瞻基命人搬来一把椅子,让若微坐下,这才问出心底的疑惑。

“不错。”若微点了点头,“刚刚在地牢里,我就想到这毒也许就是从屋顶上投下的,与地牢中下毒手法一般无二。可是来了以后,细细查验却发现灶台附近什么痕迹也没留下,我便有些踌躇,怕自己想错了。现在,我大约可以知道真正的情况。”

“哦?”朱瞻基依旧不明。

“稍等片刻,我来试一试,也许殿下可以明白。”若微起身在五谷中抓了一把江米,又让人搬来一台小磨,将江米磨成粉状,放入碗中加水调成糊浆,上屉蒸熟又在案上摊成纸状,这才在纸中包了一撮胡椒粉,沾了点水,将米纸封口,交给小善子。

“爬到屋顶,从小洞丢下来。”若微又在灶上放了一口烧着水的锅子,并敞着盖。

小善子立即从命,不一会儿,便将米纸包着的调料球从房顶的小洞径直丢下来,直接落入锅中,只在瞬间,米纸包便融在水中,而调料已自然晕染开,与水混为一体,难分彼此。

至此,若微与朱瞻基四目相对,神情中都是难抑的沉重与痛苦。

这便是外人眼中锦衣玉食的王侯生活,其实每时每刻都要面对数不清的危机与凶险,太多的时候,危险就这样悄无声息的降临了。

躲不躲得过去,更多的时候,都是命。

不是所谓的智慧便能化解的。

泪水无声无息地飘落下来。

除了紧紧地拥抱彼此,他们不知道此刻该如何安慰那颗倍受打击的心。

此时,两人心中竟生出些少年夫妻、患难与共,执手相携、逆风而立的感伤。

此时,若微的心静了,也不再犹疑和飘泊了。她甚至暗想,从此以后,脑海深处的那抹身影再也不要浮现。

现在,朱瞻基就在身边。一早就在了。那就认定是他,终此一生,都要相伴左右。也许,这便是上天给她的慰籍吧。

第六十六章 执手共翻云

当二人回到迎晖殿时,天已经亮了。

两人静坐在房里,默而无语。

丫头们手捧净脸洗漱的用具站在一旁,大气儿也不敢出。

“主子。”湘汀从旁低唤,若微和朱瞻基才醒过神来,两人一同洗漱之后坐在厅里用早膳,早膳甚是清简,只有一盆白粥和两样小菜。

紫烟代为解释:“这是湘汀姐姐自厨房取的材料在咱们煮茶的灶上亲手做的,眼皮都不敢眨,所以简单了些,主子和殿下就将就吃吧。”

想不到只此一句话,竟掀起朱瞻基胸中的怒火,啪的一声,面前的碗碟便被横扫一空,瞬时掉落在地上化为碎片。

“殿下!”屋里的丫头,湘汀以下,紫烟、司棋、司音等人都跪在地上伏着身子不敢言语。

若微盯着朱瞻基看了一眼,起身走到他身后,像孩子一般趴在他的背上。

吐气如兰,轻声细语:“这一餐不吃,还是永远都不要吃了?”

朱瞻基不发一语,只是攥紧拳头在桌上狠狠砸了一下,是的,在自己的府中竟然连吃饭都要提心吊胆,这日子过的还有何意思。

“殿下不吃,若微也不吃,可是偏偏她不乐意。”若微握起朱瞻基的手轻放在自己的肚子上,朱瞻基的拳头立时松开,是的,孩子。

朱瞻基深深吸了口气,鼻子竟有些发酸:“收拾收拾,伺候你们主子先用。”丢下这句话,便要起身离去。

“瞻基!”若微示意众人退下,她缓缓走向朱瞻基,“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在构陷中生存原本就不是你我这样性情的人所愿的。可是命运让你成为大明的皇太孙,承皇祖之继,为父王分忧扛艰,就是责无旁贷的。大义与大任,舍你取谁?这条路充满荆棘,可是已然走了一半又如何能轻易回头?”

朱瞻基身形微颤,作为身份尊贵的皇太孙,全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是当今皇上永乐大帝视若心肝的皇嗣。可是,这样的身份却如同在炉火中炙炼,不仅要遭受汉王与赵王两位王叔的嫉恨,有的时候,就是面对父亲,帝国的皇太子,也会觉得尴尬。

这样还不够吗?偏要杀伐相向,血淋淋的拼个你死我活吗?

从身后拥住他宽阔的肩膀,让自己的肚子轻轻抵着他的身子,女人的温柔如水一般环绕着他,劝慰着他。

“颜青和李诚回来了,他们跟着那个人,一直看着他进了赵王府!”朱瞻基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沮丧。原本以为跟着那个人就可以拿到证据将此案大白于天下,可是谁曾想,那个人进了赵王府就没有再出来,现在,他几乎可以断定,那个人应该已经死了。

“这样,也好!”若微接了一句。

“你说什么?”朱瞻基转过身对上若微的眼眸,更是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是夜里着了凉,怎么说起胡话来了?是我失算了,应该直接拿下此人审讯问出口供才是证据,什么放长线钓大鱼,反而放虎归山,而他一入赵王府,怕是就会被灭口。如此又成了无头案。让我怎能不恼?怎能不觉得抱恨!你却说‘也好’?”

“是呀,殿下,坐下来说吧,若微觉得腰有些酸呢!”若微此语一出,朱瞻基面色微微发窘,立即扶着她重新坐在临窗的榻上。又在她身后放了两个靠枕,“我不该乱发脾气,昨儿跟着我忙了一宿,好好的一顿早饭,也让我给搅了。”

“湘汀,去,给微主子蒸碗蛋羹,蒸得嫩嫩的,少放香油。”朱瞻基冲着房外吩咐着。

“是!”湘汀远远的应了一句。

“哪里还用如此小心,湘汀,去膳房传饭,今日各房膳食照旧!”若微含嗔带怨地瞪了朱瞻基一眼。

此时,湘汀没敢应,而是姗姗步入室内站在下首,看了看若微又把目光投向朱瞻基。

朱瞻基面上略有尴尬,摆了摆手:“听你们微主子的!”

“是!”湘汀这才退下。

若微竟拍着手笑了。

“殿下,今日还上朝吗?”若微歪着头如同小女孩一般娇憨,闪着明眸珠辉动人。

朱瞻基不置可否。

“如此,若微就替殿下做一回主,请殿下照常上朝。只是朝会散了以后,要去一个地方拜会一个人。”若微故意卖着关子。

朱瞻基瞪大眼睛看着她:“你不是让我去赵王府吧?”

“正是!”若微伸出大拇指赞道,“殿下圣明。”

“你?”朱瞻基愣住了。

“我会帮殿下备一份礼,由殿下亲自送给三王叔。以此既可以平息这场闹剧,又可以解了殿下心中的郁气,还可威慑赵王。同时就是对皇上,也是一种告慰!”若微言之切切,虽然面上依旧含笑,但是眉宇中竟闪过不可置疑的坚定与执意。

朱瞻基有些困惑了。

带着这样的困惑与若微一道用完早膳,更换好朝服。临行前,若微递给他一个锦盒,还故弄玄虚的让他不要看。

然而他还是忍不住打开看了,就是一眼,他便释然了,淡定与笑容重新浮现在他的脸上,盯着若微,用唇语说出了一个“谢”字。

迎着晨晖,骑上骏马,昂首飞驰,他依旧是万人瞩目的人中之龙。

朝堂之上,因为朱棣的北征计划、国库空需、湖广等地的赈灾和是否还要穷尽国力继续下西洋的壮举,大臣们各抒己见,又是一番唇枪舌战。

朱棣冷眼观望,并不急于表态。

今天的议政对他来说,结果毫不重要,他的目光一直追逐着朱瞻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