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妃+番外(193)

作者:莲静竹衣(出版书) 阅读记录

此时,朱棣才知道他所言不虚,然而北征的消息已然放出去,是万万不能收回的。

紧接着,兵部尚书方宾猝死于家中书房,有人说是筹措兵马不利,恐朱棣怪罪而自缢身亡。也有人说是被白莲教圣母的冤魂相索而离世,不管如何,他的死并没有阻拦朱棣北征的决心。

永乐二十年,朱棣第三次亲征漠北(鞑靼),徒劳往返,劳瘁愤恼,病体日益不支,惭悔不听夏原吉的忠言,对左右感叹道:“夏原吉爱我。”

回到宫中的朱棣仿佛在一夜间变得苍老了,他居于深宫,连续缀朝数日,除了宠妃喻氏以外文武百官、太子太孙一概不见。

原本只是天子暂时的蛰伏与调息,不想却因此引出一场大祸来。

紫禁城内太监居所,黄俨的住处内。

小太监柱子端着晚膳推门而入,冲着榻上半躺着的黄俨轻声喊着:“二叔,用晚膳了!”

黄俨嗯了一声,直起身子。柱子将饭菜摆在炕桌上,又将筷子递给黄俨。

“见过她了?”黄俨夹了一口炝炒鳝鱼丝,就着双色米饭,细细地咂着嘴。

“是!”柱子点了点头,压低声音回道,“说是陛下最近身子骨大不如从前,可是又硬撑着不请太医。晚上多咳睡不踏实,也不怎么……”

黄俨白了他一眼:“什么话至于如此吞吞吐吐。”

柱子面上渐渐红了起来,低下头答着:“说是如今都不让她吹箫了,她伴在圣驾身旁,也就是为圣上端个茶、递个水,捶捶背。圣上万事都懒懒的,精神是大不济了!”

“哦?”黄俨把筷子轻放在桌上,眉头紧皱,“那香饼她用了没有?”

柱子怔了一下,立即明白过来:“说是没敢用,这些天陛下烦燥不安,睡不安稳,只点了宁神的松香,不敢用别的香,怕陛下察觉……”

“今儿护军中可是孟贤当值?”黄俨突然问道。

“这个……”柱子摇了摇头。

“去,去通知孟贤与王射成明日午后在城东泌芳楼相见!”室内烛火晕黄,映的他神情阴柔,看起来冷俏俏的十分诡异,谁也参不透他此时心中在想些什么,一个颠倒乾坤的计划在他胸中渐渐明朗起来。

多少年的筹谋与等待,终于要付诸行动了。

这一刻,没有欣喜倒有几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凉。

第六十八章 英雄暮年凄

东华门外十王府赵王朱高燧的府第内,被夜色掩衬着一个瘦小干枯的身影如入无人之境,从侧门穿过西苑,一直步入朱高燧的书房。

“仲父!”赵王朱高燧立即将他迎入内室。

落座之后,赵王迫不急待地问道:“何事须仲父亲自出马?叫小柱子走一趟不就好了?”

夜访赵王府的正是司礼太监黄俨,他摸了摸光秃秃地下巴,笑而不语。

赵王见他神色古怪,不由地紧张起来,打量着他的神色,脸上那意味不明的笑在夜色中是如此的神秘莫测,眼中的光华又那般奇异:“听说仲父最近身子不爽,着人送去的补药可服了?”

黄俨环顾室内,这才开口说道:“老奴好得很,宫里是有人生了病,不过不是老奴!”

赵王听他此言,满腹疑虑,正要开口相问,突然见门口闪过一人,立即大喝道:“是谁在外面?”

“回王爷,小人王瑜送来明日王爷狩猎用的箭弩。”门外响起一个闷如沉钟的声音。

赵王与黄俨对视之后,走入外堂。

“进来吧!”

“是!”应声入内的是一位身着王府护军总兵服饰的中年男子,长的其貌不扬,而那双小小的眼眸里却精光四射,透着干练与英武之气,他双手捧着箭弩,轻放在案上。

“你试过了?可还锋利?”赵王打量着他。

“是,这是兵器营新制的,说是极好使。”他如实回话。

“好了,下去吧!”赵王挥了挥手,看着他退下消失在夜色之中。

黄俨从内堂踱步而出:“此人可靠吗?”

“入府快十年了,一直跟在本王身边,仲父不必担心!”赵王将黄俨让到椅子上,“仲父今日为何突然造访,刚刚所说的又是何意?”

黄俨却并不直接回答赵王的问话,只是盯着案上的箭弩若有所思:“殿下明日要去狩猎?”

“是!”赵王笑了笑,“本王如今闲散极了,除了自己找些乐子,还能做什么?此次父皇回来,本王几次前去请安,都被挡了驾,恐怕父皇都不记得还有本王这个皇子!”

“殿下,明日多打些野味,可直接入宫孝敬圣上!”黄俨目露精光,话中自有深意。

“什么?”赵王愣了。

“此次圣上北征无功而返,心里郁郁成疾。这身体和精神大不如从前,这正是天赐的良机。”黄俨的目光久久地凝视着赵王,唇边浮起一丝笑容,“明日有人将为圣上献上灵丹一枚,那时,禁军统领孟贤将控制皇宫内的禁军、仪仗,钦天监王射成会将兵符与印玺搜入囊中,而老奴就在圣驾左右,老奴自会为殿下求到一份诏书。那时殿下正好狩猎归来入宫献礼。后日,这赵王府便就是天子的行宫!”

赵王的脑子随着黄俨的话语飞快地旋转着,他是说要里应外合、毒杀父皇然后兵谏夺宫,以伪诏将自己推上帝位?

是的,这是自己盼了多年的结果,可是为何事到临头,赵王反而觉得那么难以决断。

“仲父。此举太过凶险,就算一切如我们所愿,大哥那边不足为惧。满朝文武忌惮我们手中的遗诏也不足为虑,可是二哥那边呢?他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怕是……”赵王面露难色,坦然说中心中的顾忌。

“汉王吗?”黄俨微微一笑,“赵王殿下放心,老奴手中有一本账,谅汉王不敢妄行。”

“哦?”赵王仿佛不信。

“那年圣驾北征南归途中,权妃因何而死?前年和去年,山东的灾民又为何起事叛乱?这些事情如果抖出来,不管谁当皇上,他这个王爷都当不了!”黄俨言之切切,不容人有丝毫置疑。

看他一脸笃定,赵王也渐渐放下心来,此生只搏一次,一次之后不管是何种境遇,他都认了。

乾清宫西暖阁内,朱棣静静地躺在龙榻之上,仿佛已经睡着了,只是眼皮微微扑烁,想来并未真正睡熟。

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由远及近,仿佛衣裳裙带摩挲发出的细微的声音,随即龙榻前垂着的黄色幔帐被轻轻掀起一条缝,丽影翩然而至。

此时外衣已去,只着了一件藕色的纱衫,俏生生地立于龙榻之前。一头乌黑的长发随意披在身后,发间没有半点珠钗饰物仅用一根同色丝带轻轻挽住,只见她嫣然一笑,随即背对着朱棣,在榻前的香炉中轻轻放上一枚菱形的香饼。

望着她的背影,朱棣有些恍惚,只觉这小小的喻氏全身宠在一层迤逦的烟霞中,看似清雅娇美实则妖饶放荡,最能惑人。每每与她在一起,就觉得自己真的老了。

喻氏转过身,俏皮地冲朱棣眨了眨眼睛:“陛下,臣妾新制的香饼,用新鲜的海棠花瓣和夜合欢加了蜂蜜调成的,最是宁神,陛下今儿晚上一定能睡个好觉!”

朱棣听着她如珠似玉清脆的话音,又觉得她吐气如兰,一阵暗香阵阵袭来……这馨香确实让他感觉舒适了许多。随冲她招了招手,眼中含着不易被察觉的浅浅的笑意,低声喝道:“偏你鬼点子多,在你的长春宫里折腾还不够,还想着在朕的乾清宫里瞎鼓捣!”

他还在自说自话,而喻氏那双温软柔滑的纤纤玉手已然轻轻放在他的胸口,轻抚着,动作轻柔说不出的温情脉脉,那一瞬间,朱棣眼底洒出难得的柔情,英雄暮年的孤寂时光中,幸亏还有这个机灵体贴的丫头伴在身边。

汗水如珠自他宽阔的胸膛淌下,他身下那个娇巧的身子原本轻盈娇美柔弱无骨,又加上刻意承欢,低吟娇喘,更让他将全部的力气尽情挥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