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妃+番外(20)

作者:莲静竹衣(出版书) 阅读记录

朱棣点了点头:“如此,就罚你……”

此时执守太监又进殿内启奏:“陛下,太子殿下与太子妃求见!”

朱棣面上一沉,眼光扫过若微,本以为在她脸上会看到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然而让他诧异和失望了,她那双小小的粉面神色依旧。

“宣”,朱棣道。

太子与太子妃双双进殿。那一瞬,不仅是汉王,就是朱棣也颇为意外,都说天子喜怒不形于色,而此时朱棣失态了,他脱口而出:“炽儿!”

是的,三年了,朱高炽第一次没有靠内侍搀扶,而是自己走入殿内。

那么,一切都不必说了。

朱棣看了一眼若微,而此时她低着头,盯着自己的裙摆,看不到她面上的表情,但是朱棣憋气得很,这小丫头肯定是在得意的偷笑,不过一切都不重要了,他知道,困扰多日的易储之事可以做罢,太子可以站起来了,大明国不会出现被抬着上殿的储君了,朱棣又看了一眼汉王,他脸上难掩失望之色。朱棣心中暗自叹息,虽然高煦最像自己年轻时,但是,他毕竟差了一些,这样的心计与心胸,终不足以让自己废弃高炽而改立他为太子。

多日纠集在一起的烦恼,居然让一个小小的她给化解了,朱棣暗暗叹息。

于是,不赏不罚,若微有惊无险地在圣前度过了这场变故。

转眼就到了端午。

这是若微进宫以来,度过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每年的端午节,皇帝都会在三大殿宴请群臣,而后宫之中也会有相应的宴会和庆祝活动。

若微很早就想好了,自己人微位卑,名为公主伴读,实则备位东宫,以待成年后与朱瞻基相配,所以身份极为特殊,一言一行都影响着自己今后的命运与东宫的名望。

虽然对此,太子妃并未明说,但是湘汀已然早早提点过了,所以自己绞尽脑汁的想了又想,这才准备好自己第一次公开亮相的全套装备。

一大早,若微没有用湘汀来唤,自己就醒了。

直奔箱子,挑出那件双蝶戏花的淡粉外衫,又选了件绣着细碎梅花的桃花色锦缎百褶裙套在身上,其实自己最爱的还是常穿的那件烟葱绿色的衣裙,只是如今自己不仅是公主的伴读,而名义上更是由东宫太子妃代育的淑女,所以若是太过随意的穿一件旧裙,恐怕太子妃面上不好看,可毕竟自己也终不是什么正牌的公主、郡主,所以自然也不能穿得太鲜亮了,想来想去还是这粉色是最适合的,小孩子嘛,处处以小讨巧罢了。

湘汀闻得里屋有了动静,在门外轻唤了一声:“姑娘醒了?”

若微应了一下,湘汀推门而入,不由一愣:“姑娘今儿怎么了?不仅起得早,还早早打扮齐整了!”

若微转了个圈,衣带飘飘,冲着湘汀微微一笑:“湘汀姐姐,我这身衣服还说得过去吗?”

湘汀看了,点了点头,不由赞道:“姑娘穿什么都好看”。而紫烟早已从外间端来铜盆,又捧着帕子,于是两人默契的侍候若微洗脸,梳头,上妆。

不多时,打扮妥当。

湘汀与紫烟捧着礼物跟在若微的身后,出了小院,来到东宫太子妃寝殿。

太子妃也刚刚打扮好,今日的张妍,选了一件水碧色缂丝绣凤宫缎长褂,下面穿着明黄色真丝百褶裙,高盘了一个芙蓉归云髻,髻上插上金步摇,两侧旋吊的珍珠光彩逼人。

若微进来的时候,太子妃正在对镜整妆,看她进来,不由笑了:“若微今儿来的好早,可是来讨礼物的?”

若微面上娇笑连连,郑重地跪拜行礼,太子妃倒有些意外,刚待开口相问。只见若微从湘汀手中接过一物,双手奉上,口中说着:“穴枕通灵气,合花祝百合,若微仿古人,祝娘娘与太子殿下永合百宁!”

太子妃接过礼物细细一看,不由惊讶:“你小小年纪,竟然知道这个典故,能以穴枕相赠,真是用心良苦!”

第十四章 初试

“母妃,何为穴枕?”朱瞻基从外殿走进来,看到这礼物也觉得稀奇得很。太子妃眼见越来越潇洒英俊的儿子,心中甚喜,不由玩笑道:“你一向在诗词典故上不输于人,唐玄宗的端午宴诗怎的就忘了?”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朱瞻基低诵道:“这诗太过平常,儿子只记得这句!”

“这诗中后面还有两句‘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若微笑嘻嘻的接过话,瞻基面上一窘,微微瞥了她一眼。

“这诗未必有多好,只是涉及到一些端午的民俗。”太子妃近日显然心情极好,太子殿下终于去除陈疾,能够公开出席一些重要场合,一切的担心终于可以暂时放下,怎能不喜笑颜开。

她手执礼物,细细为瞻基解释:“此物就是‘穴枕’,其实就是一种空心枕,宜用于夏天。唐人杜羔之妻赵氏,聪慧能诗,传说她每于端午时,取夜合花放空心枕中,并以此花置酒中令丈夫同饮,空心枕中置花,是唐时端午习俗。”

“儿子明白了!”瞻基看了一眼垂手立于一旁的若微,不由赞道:“母妃,以如此雅致的礼物相赠,若微真是有心之人!”

太子妃频频点头,又取笑道:“若微的好自然不用你来说!”

“那母妃给若微准备什么礼物了?”瞻基出言相问。

此语一出,逗得太子妃不由失笑:“好个基儿,如今心思已全然偏向若微了!”

瞻基也方觉自己问的太过直接,面上有些发窘。

若微浅浅一笑,福礼说道:“自从若微进宫以后,一直有赖娘娘照拂呵护,娘娘的善心体贴就是若微最好的礼物!”

太子妃听闻,不免大为感动,随即招了招手,让若微倚在怀中:“好孩子,如果我没有猜错,你给基儿准备的礼物是‘续命缕’?”

若微点了点头,随从怀里掏出一物,递给太子妃。

太子妃张妍定睛一看,是用五色彩丝结成的合欢结,眼中一热:“‘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若微,你有心了!”

若微面上一红,低下了头。

而朱瞻基似有不明,立即凑上前来,太子妃亲自将合欢结缠于朱瞻基的臂上,伸手抚着儿子的头,轻声说道:‘长丝续命’也是端午习俗,这合欢结又称‘续命缕’,谓可以避灾延寿,难为若微如此费心,你该谢谢她才是!”

瞻基听闻,这才恍然明白,立即冲着若微甜甜一笑,伸手一揖:“有劳了!”

若微面上一红,只说了句:“不敢当!”

若微忙回头看了一眼湘汀,湘汀走上前来又呈上一物。

“这是什么?”瞻基拆开食盒,随即拍手道:“母妃,这个典故儿子知道!”

太子妃一看,也笑了。

竟是一大九小,置于盘中的粽子,如一母九子状。

“娘娘,这个劳您转呈贵妃娘娘!”若微举止恭敬,脸上没有半点幼童之色,倒让太子妃张妍有片刻的愣神儿。

随即点了点头:“好孩子,有你在,我亦可以省去好多心思!”

“娘娘,时辰不早了,该起驾去柔仪殿了!”外面管事的宫中女官奏报。

太子妃张妍站起身,冲着朱瞻基说道:“去吧,一会儿同你父王上殿赴宴,可要小心应对,别失了礼数!”

“是!”朱瞻基正色回道。

太子妃这才领着若微与一群宫女侍从,浩浩荡荡前去柔仪殿王贵妃处拜谒。

柔仪殿中,各宫女眷已然到了不少。除了之前东西六宫的各主位娘娘,有许多人,若微都不认识。

只是觉得莺莺燕燕,钗环轻脆作响,一时间香风阵阵,风光迤逦,让人有些目眩,随着太子妃给各宫主位娘娘分别见礼之后,才落座一旁。

一抬眼,忽然看到那些新晋封的朝鲜美人。有任顺妃、李昭仪、吕婕妤、和崔美人。偏偏少了权贤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