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妃+番外(218)

作者:莲静竹衣(出版书) 阅读记录

李隆这番话说完,若微倒吸了一口冷气,只觉得冷汗从手心里渐渐渗了出来:“李大人可是急糊涂了,没有圣上的旨意,我等怎可擅离?”

“娘娘!”李隆面色恳切:“南京城的情况下官已经派八百里加急送了三拨奏折,可是朝廷迟迟没有旨意下来。这时间长了怕是支撑不住,如果发生民变,我等为官者食君之禄自然要与南京城共存,只是娘娘与郡主……”

若微点了点头,是的,没有朝廷的旨意谁敢在此紧要关头擅离职守?而如果是打着护送皇妃与皇女回京的名义,自然可将罪责降至最低。然而如此一来,南京城就会如同一座孤城。他们是不可能放任南京的瘟疫与民变蔓延开来的……难道?

若微顿时明白过来,她脸色微变,目光从每位大人脸上一一扫过,稍稍停顿之后清声说道:“如果从了诸位大人所请,我等离开南京。那这南京城里的百姓与疫情,诸位大人将如何处置?”

此语一出室内立即陷入一片寂静,没有人应答。

“太医院的医正们已经查明了疫症的原因,那就是三四月间的地震致使埋在地下的人畜尸体来不及清理,如今入了暑天气湿热自然就引发了疫病。为今之计只有将尸体挖出焚化,将染病之人隔离,待入秋天气转凉之后,疫病自然可趋。”一位叫不出名的官员答道。

“就是说咱们走后,这南京城将是一座孤城。城中百姓自生自灭,死后焚化,不留半点儿痕迹?”若微的声音中透着悲怆,她竭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依旧是无人应答。

若微环顾室内,索性坐在书案之后,一只玉手轻轻抚着面前的这张书案。就是在这间书房里的这张书案和这把紫檀圈椅,曾经被仁宗皇帝朱高炽用过,也被当今天子朱瞻基用过,而如今她竟然也端坐其中,她的手突然在书案上重重拍了一下,面露厉色,开口只说了两个字:“不可!”

“娘娘!”诸臣还待再劝。

若微挥了挥手,脸上是前所未有的镇定与绝然:“如此一来,不仅仅是南京一地,恐怕九州全域、国本社稷都会因此而被动摇。先皇以仁德治天下,当今圣上登基不足月余,如果我们封城、弃城任由百姓自生自灭并焚烧病患,恐怕不仅是令天下人齿寒,怕是这国都将不国了!”

“娘娘”!诸臣均感意外。他们很早就听说过关于这位孙娘娘的经历,八岁时就以美貌聪慧名闻天下因而被永乐皇帝钦点密养东宫,称得上是才女且贤良淑惠。却不知何故,在皇太孙成年后,永乐帝又以神来之笔另外选了一位胡姓女子册封为皇太孙正妃,而她只被封为嫔侍。然而,这些丝毫不影响皇太孙朱瞻基对她的宠爱与专情,以至于当朱瞻基成为皇太子后,奉旨留守南京也只把她带在身边,体察民情和外出巡视时也常常与她携手同往。所以,这班大臣对于她并不陌生,然而如今在危急关头,她以一介弱质女流居然能够如此镇定于时事分析得如此鞭辟入里,简直令人瞠目。

然而不及他们多想,若微又开金口:“本妃和郡主定会与诸位大人及南京城中的百姓共存的!”

此语言罢,她站起身冲着室内诸臣深深一拜便亭亭而立不再开口。

一双明眸灿若星辰,唇边淡淡的笑容宛如和田美玉,脸上闪烁的灵韵之光如同月华点亮空寂的夜空,高贵的气质似傲立雪中的红梅令人肃然起敬,不敢直视。

众臣颌首行礼纷纷告退。

当众人散去以后,若微则颓然地跌落在椅子里独自黯然神伤。

“娘娘!”紫烟悄悄走到她身边,“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若微摇了摇头,她心中稍稍有些奇怪,刚刚有位大臣说这场疫病是因为埋在地下的尸体所致的,既然太医院的太医能够查明原由,为何许彬却说不知呢?

此念一起,心中顿时疑惑重重:“紫烟,我要出宫一趟。”

“娘娘!”紫烟想要阻止,却根本无法阻止。

玄武湖上的画舫,百花巷里的大夫第……能想到的地方,若微全都找遍了,还是不见许彬的身影,不仅如此就连许彬家里的那些绝色美姝,绿腰、白纻和羽娘也都跟着不见了。

若微无计可施,眼看天色渐晚原本应该调头回宫的,可是她突然想起了一个地方,于是便雇了辆马车向栖霞山方向驶去。

在栖霞山半山腰处果然看到了他,不仅是他,还有绿腰、白纻等人。

在这片草甸子上新搭了很多竹屋,竹屋四面透风,里面躺的都是染上疫病的病患。

他一身白衣依旧风度翩然,只是眼中满是疲惫,然而当他看到她的时候,依旧放出灼灼的光华。

“我知道你会来的。”他说。

她抿着唇,只觉得心酸的想要哭。她不发一语,走进竹屋就要去帮忙照顾病患,却被他挡在门口。

“这些事情不需要你动手,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话语坚定,不容相驳。

她微微一愣,抬起头仰视着他,原来他是如此高大,男人果然是要用来崇拜的。

“前些日子没告诉你,是因为没有把握。如今经过这些天的验证,已经查明此次疫病的原因了。”他看着西边渐渐下沉的落日,脸上神色无喜无悲。

“是什么?”她问。

他笑了,指着山峰上高高的峭壁:“我只告诉你医好这疫病的良药就在那上面!”

“那上面?”若微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是山顶上的悬崖峭壁。

“可那上面什么都没有!”她越发糊涂了。

“真的什么都没有吗?若是真的什么都没有,你怎么会来到这里?”他盯着她,眼中满是笑意。

若微看着他的眼眸,那里面是熟悉的情愫,是曾经的记忆。

当年自己被迫与瞻基分开被送到这栖霞山上的道观中幽居,无意间在后山峭壁上发现了一眼泉水,取水时不小心跌落山涧,正是被他所救,就在这山谷里的竹屋内疗伤。

“是水?”若微恍然大悟。

许彬点了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原本以为你做了皇妃产女之后就变痴了,没想到只是反应比过去慢了些,但还有救!”

他说这话只为调侃,而她听了心中则如同打翻了五味瓶。若微面上神色痴痴的,喃喃低语道:“你早就知道?”

“非也!”许彬叹了口气:“我起初也以为是尸体腐化之后带来的沼气。可是官府派人挖掘之后,悉数焚化又以石灰浇注之后的地方照样还是会有新的病患出现,而很多埋有尸体的民居附近却并非全都染病。后来我发现,病发者多发生在家中有水井的地方,而在秦淮河两岸和玄武湖附近的百姓却没事。于是我把病患带到此处,每日煮药与饮食均用山上的泉水,症状即很快便消散了。”

“原来如此!”若微此时才完全明白,流动的水新鲜干净自然没有病源,而家中的水井经过地震则受到了污染,于是变得不洁净了,这才致使城中的人接连染病。

“你?”若微虽然想明白了,可是她又立即瞪着许彬问道,“你为什么总要让人误会你呢?明明是忧心百姓安危,自己刚刚脱险返城就乘舟勘查水质,却让我误会你只图享乐。”

许彬收敛了笑容,看着被暮色笼罩的山色冷冷地说了一句:“我早就说过,我知道自己的心就够了。你怎样想我、怎样误会我,都不重要。”

一句话噎的若微半晌无言以对。

是的,就在这里,他对自己说过这样的话。

他说,他喜欢她。

而那时她已经有了瞻基。她刚要开口相劝,他却笑了,他说人的一生能够清楚知道自己心中真正所爱就够了。

是的,旁的也许并不重要。

并肩看落日,虽然没有牵手,但是心意相通。

眼前所见的美景仿佛是他们人生中目之所及的第一次奇景,也是唯一的一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