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妃+番外(258)

作者:莲静竹衣(出版书) 阅读记录

“是!”云汀低声应着。

“还有什么事?”张太后听出她言辞闪烁似乎还有事要回,于是索性问道。

“慧珠……投井了!”云汀低着头,连日来宫中的血雨腥风早已让她不寒而栗,“她留下血书一份,坦然承认了所有罪责,还说所有种种皆她一人所为,皇后本不知情。”

“不知情?”张太后长长叹息一声,“也许真的是我错了,当初若不把她们姐妹放在一处,没有慧珠的筹谋钻营,善祥也不至于如此糊涂,罢罢罢,各人造业各人偿,由她们去吧。”

坤宁宫内宫门紧闭,胡善祥失魂落魄地坐在地上的席子上,面前放着一个铜盆,如今坤宁宫已然成了一座冷宫,整座大殿空空的,只有她一个人,用一个小小的铜盆为慧珠祭奠。

每一张元宝纸都是她亲自剪的,看着它们一张张在铜盆中被小小的火苗吞噬掉,她的心仿佛也跟着烧了起来。

“好妹妹,这是姐姐在宫里第一次叫你妹妹,以后的路你就自己走吧,姐姐最后再为你筹划一回。姐姐一人将所有的罪名承担,一死以谢天下,只要妹妹你咬住不承认,谁也不能定你的罪。况且建宁庶人的事,事关先祖先帝两朝天子的荣辱德行,他们绝不敢对外公布。而郁金伤人和铁钉之事,谁也没有亲眼所见,根本无可奈何。妹妹,你记住,你是成祖为皇上钦定的元妃,谁也不能轻易废了你。你别怕,跟她们慢慢熬……”

慧珠的殷殷叮咛仿佛还在耳边,只是从此以后在这寂寞深宫中,接下来的路就要自己一个人走了,从此之后,在这朱楼玉宇中再也没有一个知冷知热可以促膝说说心里话的人了。

胡善祥眼中已经没有了泪,满腔的怨恨全都化成了轻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吱咛”大门仿佛被人推开,一个身影由远及近。

“皇上,您终于来了?”虽然没有回头,但是她还是听出了他的脚步声,“好像从臣妾搬入这坤宁宫,皇上您就没来过吧?今儿皇上来,是为了与臣妾一起祭奠慧珠,还是想让臣妾移宫,好给贵妃娘娘腾地方?”

朱瞻基站在离她十步以外的地方停了下来,此时的他心中没有半分的恨,只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怜惜,他仿佛想起了十多年前在南京皇宫中他们的洞房花烛之夜,洞房里满是耀眼的红,大红的帐子,大红的龙凤对烛,大红的灯笼,大红的礼服……红得让人厌烦,所以他逃了,以至于没有看清新娘的容颜,他就逃了,一直逃到若微的身边。是不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注定了今日的结局。

“你知罪吗?”他高高在上,却发出如同蚊蚁般的低鸣。

“知罪!”她扭过脸仰望着他。她笑了,穿着一身孝服的她居然也称得上是笑靥如花娇艳绝色,“臣妾的罪,就在于太爱皇上了。爱得不能自抑,不能与人分享,不能看着别人分宠争辉!”

“其实,你可以跟若微共存的!”他说。

“是吗?如果当初是她当了皇后,怕是也会如此待我的!”她又扭过脸去,继续往火盆里添着纸钱。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主动对他——这个让她爱入骨血的男人转过脸去。

“你错了。原本朕该将你的罪行公布天下,废了你甚至杀了你!”他声音微微有些打颤,“是若微劝朕宽恕了你……如今,为了你好,你主动请辞吧!”

朱瞻基从袖中掏出一本奏折,轻轻放在离她几步之外的地上。

“为了我好?”胡善祥笑了起来,头上的钗饰摇摇颤颤甚是好看,“皇上才错了呢。她哪是为了我?她是为了皇上好,她是为了皇上的圣德,为了成祖和父皇的名声。省得别人说成祖和父皇都看走了眼,千挑万选却选错了人,居然找了这个一个内心如此奸诈的女人来做皇后。”

“哈哈!”她的笑声十分骇人,“我从来都不喜欢她,但是有一点我很清楚,她对皇上跟我对皇上的心,是一样的。所以,输就输了,皇上不是一直都想把臣妾头上的凤冠拿去送给她当礼物吗?只要皇上高兴,拿走就是了!”

说着,她从怀中掏出一杯金印,看都没看放在地上那本奏折的内容就直接翻到后页,在上面狠狠一盖,盖上了皇后的金印。

朱瞻基愣了,胡善祥在他的诧异当中手捧奏折和金印端端正正地跪在他面前。

朱瞻基迟疑了良久,才将奏折和金印接了过来:“你身子不好,从今以后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专心事佛吧!”

“臣妾谢皇上隆恩!”胡善祥伏在地上大礼相拜。

她的头始终没有抬起,似乎隐约之间听到朱瞻基一声轻叹,然后迈着沉甸甸的步子渐渐走远。当她再次抬起头的时候,面上没有泪,没有悲,只有一片祥和与端庄。

大明宣德三年正月十五日,在奉天殿举行了隆重的册立皇太子盛典。朱瞻基下令免全国赋税三成,普天同庆。

宣德三年三月初一,贵妃孙氏在装饰一新、金碧辉煌的奉天殿内被册封为皇后。

大礼当天,奉天殿内高奏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露台上摆设着全副仪仗,大红地毯南出午门一直铺至承天门外。殿外炉鼎、仙鹤、铜龟都吐出袅袅香烟,缭绕宫殿,气象森严,汉白玉栏杆上红绸缠绕大红花锦争相吐芳,处处都显示着龙凤成祥的吉瑞与庄严。

在百官与命妇的注视下,身穿九龙六凤礼服头戴凤冠的孙皇后踏着红毯缓缓步入殿内。

孙皇后所戴的凤冠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所有的人都为之瞠目叫绝,由珍珠宝石组成的花树和用翠鸟羽毛粘成的翠云装饰的凤冠精美华贵至极,上有珍珠三千五百六十颗,各色宝石一百五十块。按明朝定制,皇后凤冠为九龙四凤,但是戴在孙皇后头上的这顶凤冠竟是十二龙九凤,这显然是朱瞻基为了提高皇后身价而不惜破坏祖制的又一例证。

册封大典之后,皇上与皇后携手走上承天门,在这里接受百官和皇城百姓们的朝贺。

至此,从永乐十五年至宣德二年,在暗流汹涌的后宫中挣扎了整整十二年之后,孙若微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嫡庶之战中笑到了最后,因为有年轻天子始终不移的挚爱,她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大明皇朝入主坤宁宫的第三位女主。

第三十五章 红烛昏罗帐

东六宫之永宁宫清燕堂内,刚刚得以晋升主位被封为贤贵人的晴儿浸在洒满鲜花玉露的浴桶内任由宫女为她细细揉捏着身子,宫女碧荷说道:“娘娘肤如玉脂、绝色天成,今儿晚上乾清宫新承恩泽,一定会讨到皇上的欢心的!”

贤贵人仿佛睡着了一般,不声不响不作应答。

另一名宫女蕊香笑道:“贵人是要好好养养神,今儿可是皇上登基以来除了皇后以外第一次召后宫妃嫔在乾清宫里侍寝,这样的恩宠,贵人一定要养足了精神好好侍奉!”

此语一出,惹得室内的宫人们面上飞红、窃笑不已。

贤贵人却像是突然醒了过来,她腾地一下从浴桶内站了起来,不发一语面色如冰。

宫女们面面相视大感意外,不知哪句话惹怒了她,还是碧荷机警,立即拿来木凳,轻呼道:“主子出浴,小心服侍!”

“是!”蕊香等人上前扶着她走出浴桶,又有人拿来崭新的浴巾为她将身子擦拭干净,换上雪白的里衣坐在妆台之前。

“主子想梳个什么发髻?”碧荷打量着她的神色怯怯问道。

“飞月髻!”贤贵人惜字如金,三字过后便默而不语了,她对着镜子看着自己乌黑的秀发在蕊香雪白的指间滑动,一络络地被盘成发髻,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飞月髻,宫中的妃嫔们大都嫌它太过单调素净所以少有人盘。

如今贤贵人在侍寝之夜竟然会选这个式样,蕊香想不明白只得尽量以钗饰相补,于是又从妆匣里选了一朵海棠珠花嵌在发髻正中,在发尾上还插上一枝珍珠流苏吊饰,这样看起来竟恰到好处显得她娇丽动人,明艳生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