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妃+番外(279)

作者:莲静竹衣(出版书) 阅读记录

“明天,明天就见分晓了。”若微脸上涌起一丝无奈的苦笑,“她答应杨荣三日内会有懿旨传出,她对我也许恩断义绝谈不上信义,可是对外臣,她不会食言的。”

“如果明天她不立太子为帝怎么办?”湘汀忍不住问道。

“她只是不喜欢我,祁镇毕竟是她带大的。”若微仿佛也迟疑起来,她不由暗想如果自己死了,瞻墡又坚持不受皇位,太后自然会立祁镇为帝的。

都是因为朱瞻基遗诏里最后那句话:“朝中重事需白于皇太后。”此只一句,原本因为儿子当上皇帝即荣升为皇太后的若微又被赋予了更大的权力和殊荣,也被公开赋予了她掌控朝政的权力。可是朱瞻基没想到,正是这句话,现在阻碍了他视若心肝宝贝的儿子坐上龙椅,也坚定了张太后要将若微除之而后快的决心。

若微明白太后会怎样想,怎么样做,所以她防范了。可是防范成功,自己没死,那么,因为自己没死,祁镇还有希望吗……

一阵急匆匆的脚步传来,阮浪入内:“娘娘,太后差人宣您去乾清宫见驾!”

“什么?”若微与湘汀均是一愣。

“娘娘,不能去!”湘汀神色大变。

若微立即翻身下床,套上金蹙重台履匆匆坐在妆台之前:“湘汀,帮我梳头换装,要快!”

“这?”湘汀把目光投向了阮浪,阮浪看了看她,又看了看若微:“娘娘,奴才这就去通知颜青和孙大人!”

“不必!”若微拿起妆台上的玉梳理着满头云雾,面上是前所未有的镇定,那份从容的气度让人不得不仰视。

身穿皇后礼服,头戴凤冠的她下了暖轿,缓缓步入乾清宫。

大殿之上五扇金屏前那高高的御座旁站着同样一身华服的女人,正是张太后。听到脚步声,她缓缓转过头,看着身穿皇后礼服、头戴凤冠的若微一步步走向自己。她开口了:“流云死了,在仁寿宫花园里,临死的时候手里还拿着一支红梅。”

“儿臣知道!”若微亭亭立于殿内,这一次,她没有请安行礼,也没有半分的惶恐。

“很好,你知道了,就该明白哀家的意思!”张太后毫不讳言。

“儿臣明白母后的意思,但儿臣不明白母后为什么要这样做?若微八岁入宫,是您的母亲将我举荐来的,又是在您的宫里长大成人的。可是为何这么多年来,您就是容不下我?”若微不想与她绕圈子,她知道一切的结果均在今晚和太后的这场对话之后,所以她要直抒胸意不留半点儿遗憾。

张太后与她的心思一模一样,她也不再掩饰自己对若微的不满与怨恨,她直视着若微冷冷说道:“因为两个男人。”

“两个男人?”若微还是糊涂了。

“一个是孙忠。每当我看到你,就会想到你是他和别的女人生下的孩子。就会想到他现在所拥有的宁静温馨的生活是我永远都不会拥有的,所以,我不喜欢你。”她紧盯着若微的眼睛,这双眼睛有三分像年轻时的他,那是一双能够让冬日回春,雪融冰释的眼睛,就像是星星在夜空里微笑,清新单纯,明朗干净。对上这样的目光,你会被这里面传递出来的温柔牵绊得牢牢的,不管经过多少年都不会忘记。

“我知道,我曾经在我爹的书房里,看到过一幅画儿。那上面的女子不是我娘。入宫以后见到你的那一刻,我才知道被我爹一直珍藏的那幅画上的人是你。”若微紧盯着张太后说道,“只是我后来常常疑惑,你与那画上的女子虽然长得极像,可是又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同。”

“你说,他藏着我的画像?”张太后跌坐在宝座上,心事如潮,往事历历在目,想不到他竟然画了自己的小像珍藏在身边,那就是说他没有忘记自己。不一样?若微口中所说的不一样指的又是什么?她猛然惊醒,“是的,我老了,我们初识的时候,我还不到十四,他画的该是未到及笈之年的我,你自然觉得不像。”

“不。”若微摇了摇头,在这一刻她突然明白了,其实高高在上的皇太后,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画上的人立于梨树之下,绿叶白花衬着那女子娇俏可人,然而最动人之处是她脸上的笑容,笑得那般清醇,纤细的身姿、小小的脸庞略带稚气,就像一树梨花在喧嚣的尘世如同世外仙姝一般圣洁宁谧……”

“他画的是我们在进香山路上初逢时的情景!”张太后陷入了回忆,脸上又浮现起和他初遇时的那种娇羞慌乱,因为迎风而舞的一方素帕,让她和他在梨花深处不期而遇,纵然是欲休还顾,倒头来还是人花相映,彼此折服情根深种。

“就是这份神情,就是这样的笑容。只在画上,只在我爹的记忆中。”若微呓语着。

“那他为何不去我家提亲,我等了他整整两年。”她脸上的神思追忆不见了,瞬间换作幽怨与冷俏俏的寒意。

“内中详情若微不知。可是若微知道,我爹才富五车却甘于平淡,终生寄情山野不问世事,不入仕不求财,这样的淡泊性情,太后其实未必会真的喜欢。”她说的如此直接,如此任性,还带着稍许的孩子气。

果然,太后的脸色变了又变:“你什么都不知道!”

“刚刚太后说了您之所以恨我是因为两个男人。若微现在知道了其中一个是我爹,那另外一个呢?”若微也冷了脸直接顶了回去。

太后没有说话,伸手指着若微头上的凤冠:“你竟然带了它来炫耀。炫耀你有一个多么宠你爱你,为了你不惜屡屡破坏祖制的夫君吗?”

若微仿佛懂了,她的凤冠是十二龙九凤,远远超出了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规制中的九龙四凤。是的,这是朱瞻基为了向世人展示作为帝王、作为男人他一直坚守的誓言,也是他们爱情的明证。

她带着它,不是为了炫耀,只是为了坚定。

这份坚定,她知道太后不会懂,她也不屑去辩驳。

“因为瞻基?”她问,“您居然在嫉妒?嫉妒您自己亲生的儿子把爱全都给了我?”

“糊涂!”张太后铁青着脸,“若是瞻基对你的爱能发乎情止于礼,万事符合规矩,母后只会替你们高兴。可惜不是,从瞻基爱上你的那天起,他就在破坏规矩。一次又一次,如果没有你,不管是当太子还是做皇上,他都会更出色,也更有成就。因为你,他让我失望,让全天下失望,更让永乐大帝成祖爷失望。我们如此精心栽培的皇上,文治武功俱全,可惜只励精图治了短短十年,还没有亲眼看到大明的中兴,就撒手而去。这一切都是因为你!”

这样的指责,若微想辨,因为她担不起,可是张太后面上的神色如此郑重肃穆仿佛从她口中说出的都是金科玉律,若微又无从相辩。

“你已经毁了一个皇帝,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再把我的孙儿引上岐路。摆在你面前,有两条路。其一,你自殉先帝,我会彰表你的德行,让你走的风风光光。太子明日就是新君。”张太后冷冷的,话如寒冰。

“我不会死,瞻基也不让我死!”若微稍稍有些犹豫,比起那些有名无实的后宫妃嫔,若说殉葬,她真的应该当仁不让,可是一想到祁镇,她实在不放心,所以容不得她多想,立即顶了回去,“襄王不是宋太宗,做不出那样凶狠残忍的事情来。所以母后就不要想着兄终弟及了,祁镇也是您的亲孙子,您就真的忍心违背瞻基的意思?您是知道的,瞻基从懂事起就肩负着捍卫东宫荣誉的责任,小小年纪就要卷入赵王、汉王与父皇的夺嫡之战,这么多年的殚精竭虑,如今您忍心让他的遗愿落空吗?”

“瞻基?皇上的名讳就是这样被你呼来唤去的吗?”张太后深深叹了口气,颓然地靠在龙椅之上。是的,今夜她也破了规矩,为了与若微对峙,居然选在这乾清宫大殿上与她做最后的对决。曾经为了先声夺人,她想过要抢下太子,不让她们母子见面。可是她竟单衣跪在仁寿宫门口,这样的惊人之举让她无从应对。她也曾从了胡善祥的建议,命人在她的膳食中下毒,想不到被她发觉了,还不声不响的让肇事者死在了自己的仁寿宫花园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