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妃+番外(286)

作者:莲静竹衣(出版书) 阅读记录

若微点了点头:“母后教训的是,儿臣记下了。”

朱锦馨赶紧盛了一碗汤端给张妍:“皇祖母,这汤可好喝了,您快尝尝!”

张妍接了过来,眼波一扫正看到锦馨手上的伤痕,不由眉头微皱:“你这手怎么了?”

锦馨笑了笑,赶紧掩饰:“刚才在园子里不小心,让树枝划了一下。”

张妍面色微变,她自然知道才刚发生在长安宫中的风波,也知道锦馨手上的伤是顺德公主所为,但是此时却不想挑破,于是她拉着锦馨的手,微微轻叹:“怎会这样不小心!原本羊脂玉一样的手怎么跟让猫抓了似的,可上了药没有?”

锦馨笑了笑:“母后说不要紧,过两日就好了。”

“云汀,去,快去把哀家留的那匣子东珠分出一半给常德公主,带回去让丫头们磨成粉和了鸡蛋液涂上,可比太医院调的什么药膏子都好。”张妍对锦馨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偏宠,但却也见不得她受半分委屈,因为她知道,这个丫头是儿子朱瞻基的心头肉,若是瞻基还活着,看到宝贝女儿手上狰狞的伤痕,必定心疼得受不了,一想到这儿,张妍的眼圈便不由得红了。

云汀应声而去,不多时便捧出一个镶珠描金的匣子。

若微看到张妍的神色,立即明了她的心意,婆媳二人在这一刻都份外默契地想到了朱瞻基,想到朱瞻基,若微的心也抽搐了起来,虽是再三克制,可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淌了下来,只得赶紧别过脸去。

祖母与娘亲的心思,朱锦馨自无从体会,从云汀手里接过半匣子明晃晃的东珠,便一脸幸福地跟张妍撒娇:“皇祖母对馨儿真好!”

看着亲孙女灿烂的笑脸,张妍愁肠暂解:“你这个讨巧的性子,倒比你父皇母后都好,哀家不疼你疼谁。只可惜啊,再疼你,这一两年以后也要嫁人了。”

锦馨听了大怔,立即看向若微,一脸求助:“母后,快跟皇祖母说说,馨儿才不要嫁人呢!馨儿就在宫里陪伴母后和皇祖母。”

若微笑了笑,看向张妍:“母后,馨儿还小……”

“你甭说这个,还小。不小了。外朝的事情有顾命大臣盯着,用不着你日日去看折子。这孩子们的事情,你才该多上些心。”张妍沉了脸,“前儿胡氏来找哀家哭了好一阵子,说是如今顺德的事情也没人张罗。弄得哀家心里着实难受,好赖顺德也是先帝的公主,又是皇姐,你这个当母后的,也该替她张罗张罗,不为别的,早早打发出去,也少生些事端,否则,纵使你想得个美名,怕是也难如愿。”

若微神色尴尬:“母后教训的是。”

锦馨见不得若微受委屈,立即解围:“皇祖母可是错怪母后了,母后不是不管皇姐的事,只是皇姐那个性情,满朝的文武大臣,谁家敢把她娶回去。母后跟杨学士和英国公商议了好几次,都没人应。”

张妍看了一眼锦馨,知道她所言不虚,又把目光盯向若微:“哀家知道,你先前找的那些人,都是文人出身,自然忌讳颇多。你大可从武将里选一选。当年随太祖、太宗开国的那些勋臣武将家的孩子里,哀家记得阳武候、安远候、西宁侯,还有武略将军家里,都有适龄的。”

若微心下百味杂陈,却也只得无奈地应声。

岂料张妍似乎并不满意她的态度,又狠狠补了一句:“你不要只应承没行动,最迟半年之内,必得把常德、顺德姐妹俩的婚事定下来。”

若微还未应承,锦馨已然瞪大眼睛张着嘴表情夸张:“不要吧!”

张妍亲自夹了一口菜给锦馨:“好了,来,多吃点,养好身子,好当新嫁娘!”

锦馨一脸苦态看向若微,若微勉强挤出一丝笑颜,心头说不上是什么滋味,只是觉得堵得厉害。

转日一早,文华殿上,朱祁镇便召了近臣商议为两位皇姐选附马之事。若微坐在朱祁镇的御座旁边,才刚把太皇太后的意思说完,坐在正中宝座椅上的朱祁镇,便一脸兴奋地地看向众臣:“皇太后的意思,诸位卿辅可都听明白了?”

杨荣等人点头。

朱祁镇一脸的跃跃欲试:“那你们就快说说,看看谁能当朕的姐夫。呃,那位顺德公主,朕不管,你们随便议议就行。常德公主可是朕的亲姐姐,必须得找个好人家,得长的好看,有才学、脾气还得温和,最好是像西宁侯这样的。”

众人抚须而笑,目光投向咸宁公主附马西宁侯宋瑛。宋瑛虽一向自诩风流,也驾不住皇上如此赞誉,当下便是一脸窘色:“惭愧,惭愧!”

若微看了一眼朱祁镇,用目光提醒他要言行得体不要越礼,朱祁镇自知出矩,赶紧理了理龙袍朝冠端正坐好。若微又看向众人,目光中颇有期许之色:“诸位大人,奉太皇太后懿旨,为顺德公主与常德公主择选附马,此事虽非国事,却有关孝道和宗室开枝,故须谨慎,就此拜托各位了。两位公主婚事亦并非皇上所言,常德公主还在其次,顺德公主,必得择个良人。”

众人听后神色各异,杨傅为人最是直率:“皇太后。顺德公主虽也是我朝长公主,可终究因着废后之故,加之性格略微刚硬,坊间口碑不是甚好,名臣勋戚家中适龄公子怕是很难相应。”

“诸位的担心,哀家也是知道的。太皇太后的意思是,文臣儒士比较在意性情出身,咱们也不便勉强。可否就在武将中择选,只要附马能真心相待顺德公主,门第并不重要。”若微自知有些为难众人,言语间越发诚恳。

众臣面面相视,有人点头,有人摇头,张辅开口:“太皇太后的意思老臣明白了,顺德公主性格是火暴了些,故须得武将相配,老臣倒有一人推荐。我朝开国名将武略将军石名初的长孙石璟,年方十九岁,现任府军前卫佥事,长得身材雄武甚是威仪,武功也极好,为人憨爽直率,若是将他配给顺德公主,应当合适。”

“既然是英国公推荐,想来人品性情定是不错,这样,请皇上下旨,改日将石璟召进宫来,与咱们见上一见。”

若微话音刚落,朱祁镇便赶紧应承:“行。朕这就下旨,这件事就了了。咱们还是好好议议——朕的亲皇姐!你们定要推荐最好的人选给朕!”

众人齐刷刷将目光看向宋瑛,宋瑛也不推辞:“常德公主常出入我府,我府上几位兄长家的男孩子都很是倾慕公主。若能得尚公主,倒是我府的幸事。”

若微听了,面色悦然,心想若能这样,也是最好,有咸宁大长公主和西宁侯照应,锦馨定不会受半分委屈,只是她还未开口,便看到殿边一角帐幔微动,正是朱锦馨探出头来连连摆手,面色还一脸痛苦。若微还在疑惑,却被朱祁镇看到,赶紧开口回绝:“不成不成!我皇姐曾跟朕说过,这西宁侯府中最好的男子就是西宁侯,早已经许了皇姑祖母了,别人都赶不上西宁侯一半,不成。”

众人忍俊不禁,宋瑛一脸尴尬。杨荣出列解围:“臣有推荐,阳武候薛家乃铁券世袭,族谱煌煌,虽是勋臣武将出身,其幼子薛桓却是难得的翩翩佳公子,自幼与名师学习六艺,琴棋书画儒学医术皆精,还精通外邦夷国语言和风物民俗,极为博学出众。”

话音刚落,朱祁镇便咦了一声:“这听起来怎么那么像大理寺卿许彬?”

杨荣笑而不语。宋瑛开口:“皇上圣明,这杨大人所说的薛桓,自幼与名师学习六艺,而他的名师正是许彬。”

若微心中一动:“如此,倒可放心了!”

朱祁镇一脸灿烂,像解决了一件心头大事:“既然你们都说他好,母后也觉得好,那,就是他了!朕就下旨让这个薛桓给朕当亲姐夫”。

殿内,一片恭贺之声,殿外一角,却传来一声叹息,朱锦馨一脸难以置信地瞪着丫头梅香:“不会吧,本公主的终身事这样就定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