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妃+番外(308)

作者:莲静竹衣(出版书) 阅读记录

袁媚儿上前行礼,甜甜一笑,娇媚可爱:“媚儿见过太子妃,太子妃万福金安。媚儿见过皇太孙,皇太孙顺意祥瑞!”

张妍笑容温和,略点了点头。

朱瞻基目光如炬,却只盯着殿外,丝毫没有看袁媚儿。

袁媚儿一脸失望,退了下来。

黄俨看了看张妍。

张妍神情凝重,微点了点头:“继续。”

黄俨:“平羌大将军何福嫡长孙女何傲儿,年十六,擅骑射,精通西夷诸国语,识马性,曾驯服西域贡马,喜酿美酒,曾贡葡萄琼饮于圣前,得圣上称赞亲赐琉璃杯。”

何傲儿上前行礼,随后抬起头睁大眼睛定定地看着皇太孙。

朱瞻基依旧看也不看。

何傲儿哼了一声:“皇太孙既然无心选妃,又何苦硬拉我们这些人来充场面,须知皇太孙不情愿,我们更不情愿。”

众人听了皆一脸惊讶。

张妍也面色微变。

朱瞻基却笑了:“你说得对,本王不情愿,你们也不情愿,那大家在这里有什么意思?不如早早散了!”

何傲儿先是怔了,随即爽快一笑,潦草地行了一礼:“谢了!”

说完,何傲儿便大步朝外面走去。

黄俨看的目瞪口呆:“这,这……”

整个大殿气氛凝重,所有人低垂着头不敢说话。

朱瞻基目光扫过众人:“你们呢,还有没有想走的?早早都退了,回家去吧!”

众人不敢应。

张妍面色越来越难看。

这时,殿中居然有一名身形娇小的待选女子,昏了过去。

殿内一片混乱。

张妍忍着气,平缓调子开了口:“皇太孙以仁孝之心为诸行之首,在选妃之事上也不愿擅专,如此甚好,就从了皇太孙的心愿,请黄公公去往乾清宫,回禀圣上,请了旨意后再做封赏吧!”

黄俨立即称是,一挥手。

待选淑女被尚仪女宫们引领着,行礼后退下。

她们才刚一退出殿门。

张妍重重一掌拍在案上:“基儿此举是何意思?”

朱瞻基站起身在张妍面前郑重跪下:“母妃自然知道孩儿的意思,为何还要苦苦相逼?

慧珠忍不住插嘴道:“殿下!娘娘也是无可奈何,这都是皇上的意思,咱们娘娘能去跟皇上争辩吗?就是太子殿下,也不能违背圣意呀!”

朱瞻基低头不语,一脸激愤。

正在此时,殿外走来一人,正是太子妃之母彭城伯夫人。

彭城伯夫人入殿看到瞻基跪在当场,立即过去相扶:“基儿快起来,这件事,外祖母也是想不通。想当初若微进宫是老妇所荐,虽未有明旨,但备位东宫的身份是一早就定下的,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且不说我们的悉心教导,就是你们俩的情义怎么能说断就断,居然连以嫔妾身份入侍皇太孙府这样退而求其次的要求都不允,非要硬生生的把你们拆散,这到底是为什么?”

张妍又急又恼:“母亲。”

张妍冲着慧珠连连使着眼色。

慧珠明白,立即走到殿外相守。

张妍:“母亲莫急,基儿,你也先起来!母亲,基儿不懂事,难不成您也没看出来吗?圣上此举表面上否定若微,实则是对我们的一种提点,这几年两位兄长的官做的越来越大,如果若微再入主东宫,恐怕圣上便不能安寝了!”

彭城伯夫人怔了半晌,随即即手抚胸口恍然大悟:“我的老天,千算万算,谁还能想到这一层!”

张妍长长叹了口气:“母亲忘记了,君心难测,很多事情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况且,如今太子宫刚刚太平了些,可是汉王与郑王无时不在暗处盯着我们的错处,我们不能因小失大,因为若微一事与陛下相争,况且争也争不出结果,我们如今只有恭顺,才可将太子宫的贤名继续下去。”

彭城伯夫人连连点头:“是啊。”

朱瞻基再一次站起身,他拱手而揖,郑重其事地说道:“瞻基自幼被皇爷爷带在身边耳提面命,深知帝王家的取舍之道,不必母妃费心提点,可若微万万不是谁想舍便能舍的!”

朱瞻基说完,也不等张妍开口,便大步走出殿门。

张妍与鼓城伯夫人一脸无奈。

慧珠神情复杂,踌躇满志又略带几分得意。

冬夜,城曲堂

楼上,若微专注抚琴。

咸宁公主坐在一边,面色悲怆。

城曲堂外。

瞻基上楼,站在房门口,静静地看着若微。

咸宁:“你来了,快来劝劝吧,这些日子她总是没日没夜的弹这首曲子,若再弹下去这手都要废了。”

瞻基走过去,把手轻按在若微的手上。

瞻基:“《宋玉答楚王问》中写道:当歌者唱《下里巴人》时,国中和者数万。后改唱《阳春白雪》,因为曲高和寡,和者寥寥。这首曲子是知音难寻的意思。若微,有我在,你又怎么会知音难寻呢?”

瞻基蹲在若微跟前,眼中含情,目不转睛地看着若微。

若微自始至终,没说一个字。

眼泪却一滴一滴滴在瞻基的手背上,瞻基把手一翻,晶莹的泪水便淌在瞻基的手心里。

瞻基眼中含泪,唇边带笑,没有说话。

若微对上瞻基的眼睛,泪眼朦胧。

咸宁公主深深吸了口气,任着泪,从衣架上拿起一件披帛,披在身上独自一人下了绣楼。

独家番外之:明成祖乱点鸳鸯谱,咸宁公主、越郡王朱瞻墉的婚事尘埃落定。

冬夜漫漫,后宫柔仪殿,朱棣正在床上小憩,仿佛隐隐听到殿外有女子讲话的声音,朱棣眉头一皱,睁开龙目。

果然,王贵妃一脸忐忑缓步行至龙榻前,轻声细语:“皇上,咸宁在外面候着!”

朱棣唇边浮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咸宁?叫她进来!”

王贵妃退了出来,不敢有丝毫怠慢,亲自到殿外相迎。

咸宁公主急切地喊着:“母妃!父皇终于要见我了?”

王贵妃笑着点了点头,领着咸宁走入寝殿。

此时朱棣已经从龙榻上坐了起来。

碧落连忙奉上香茶。

朱棣接过来浅浅地饮了一口,抬眼看到咸宁公主俏生生地立在下首,才说道:“咸宁来了!”

咸宁公主扑通一声跪在朱棣面前:“求父皇开恩,成全瞻基和若微吧!”

王贵妃吓了一跳,立即上前相扶:“公主快起来!”

朱棣不由眉头微皱:“咸宁,该来这里跪的,不该是你!”

咸宁怔了怔,抬起头凝视着朱棣:“父皇?你以为瞻基或是若微会来此跪求吗?”

朱棣有些不自在:“总也轮不到你来替他们求情。”

咸宁花容变色,唇角浮起一丝漠落的笑意,她点了点头:“是该他们来,可是他们不会来,因为他们懂事,他们孝顺,父皇想一想,若他们真的来了,父皇不觉得难堪吗?若是瞻基为了此事跪在外面求你,我都替父皇脸红,天子金口玉言,怎能说话不算数。”

朱棣轻哼一声,没有发怒,却明显有些不悦:“朕从来没有许过什么!”

王贵妃小心打量着朱棣的神色,此时一再冲咸宁递着眼色,示意她不要触怒龙威,可是咸宁根本不理。

咸宁:“怎么没许过?若微打从第一日进宫,便是要许给瞻基的,就算当时没明许,第二年,父皇也是允了的,不是叫人合了八字吗?还差人去若微老家的州府备了案。可现在为何父皇突然改变主意翻脸不认人,还从哪里弄来一堆淑女逼着瞻基去选,到底要做什么啊?”

朱棣并不作答。

王贵妃则在边上劝道:“咸宁,莫要会错圣意,辜负了圣上的一片体恤之情。若微虽好,却不能占尽天下女子之所长。如今圣上颁旨,让各地选送淑媛才女,数千人之中慎选之后才得了这三十人,家世、才学、品行、容貌,都堪称翘楚,让咱们皇太孙在其中选择一二,更是陛下的隆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