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妃+番外(7)

作者:莲静竹衣(出版书) 阅读记录

王贵妃眼眸一闪,轻移莲步,拿起妆台上的一条珊瑚链与一只红玉镯在腕间比划着:“死丫头,越来越没规矩了!”

碧落收了笑容,拿眼睛四下里观望着。

“说吧,这殿里不是没人吗?”王贵妃最后还是选定了那串绯红的珊瑚珠链,戴在皓腕之上,轻抬玉臂,只见肌肤如雪,珠串似火,举手间便有慑目的鲜艳,而今天特意选的绛红的罗裙又配以翠色的丝带,袅娜的身段,在镜前徘徊,万种风情尽生。

碧落凑近王贵妃,看似为其轻摇团扇,实则低语道:“娘娘,听说黄公公快回来了!”

“哦?”王贵妃神情一滞,碧落口中的黄公公便是司礼太监、备受当今天子宠信的黄俨,几个月奉天子之命领了去番国朝鲜征贡白纸的差事。

其实,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听说此行是为了去朝鲜给皇上选贡女。

如今要回来了?王贵妃转过身,从碧落手中接过那把团扇轻轻摇曳:“差事办的如何?”

碧落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说道:“听说万中选一,最后选定五名贡女,均为朝鲜名门淑媛,又连同十二名侍女、厨娘,已经登船启程了!”

“哦!”王贵妃脸上似乎风淡云清,只是碧落知道,从娘娘微不可闻的气息声中就可知道,她介意了。

是啊,出自苏州名门的王贵妃,德容言工,宫中无人能及。当今皇上朱棣的皇后徐氏,为开国重臣中山王徐达之女,贤良淑德,且有将门虎女之风,曾在燕京保卫战中,亲自上阵督战,更为朱棣生下三位皇子,两位公主,只是可惜早早故去。

而眼前这位王贵妃,入宫时正值徐皇后病重,她事事小心,恭谨体贴,不仅得到了六宫上下的贤名称颂,也讨得了皇上的欢心。

皇上易急怒,宫闱之中,常常翻脸无情,宫女内侍,稍有不慎,便被鞭笞处置,而只有王贵妃能在皇上面前巧言调护,不仅仅是宫女太监,就连太子、诸王、公主皆倚赖她。

后来,皇后辞世,皇上令王贵妃代管后宫,与后位只一步之遥。

原本,王贵妃升格为王皇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可是过了一年又一年,陛下却迟迟不册封,如今又突然要有新人入宫,原本就不平静的宫中,更不免要风波迭起,换作是谁,即便再贤良,又怎么可能不在意呢?

想到这儿,碧落心中一急,不由脱口而出:“娘娘,如今之计,要早早打算,最好能让陛下早做决断,立了娘娘中宫之位,咱们才能安心呀!”

“碧落!”王贵妃轻喝一声:“这样的话,以后莫要再说了!”

到底是年轻不经事儿,王贵妃心中暗想,如今,反而不能急了,皇上最爱自己的是什么?是貌吗?

一只玉手轻轻抚上自己的脸颊,惠妃和丽妃,不是比自己更娇艳妩媚吗?

是才情吗?

自己精通六艺,可是他何时提过一句?

还是床第之间的交欢?

不是,王贵妃心中微微发紧,不过是贤惠二字罢了。

都说他是真命天子,可是在自己眼中,他分明就像是一头猛虎,然而老虎面对一个又一个新的猎物,他是嗜杀的,血性的,兽欲的,可是这样的他,在一次次的围猎逐鹿之后,他累了、倦了的时候,他需要的是什么呢?

王贵妃的眼眸微微闪亮,她笑了,在宫中生存,最重要的是心智,要有足够的智慧,这样才能揣测上意,不露痕迹的投其所好,让他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自己营造的温柔乡中,渐渐成瘾,任你在花海中纵情取舍,最终还是会回到我的身边!

正在暗暗思忖之时,只听外面一声,“万岁驾到”!

永乐帝朱棣大步走入柔仪殿,王贵妃立即大礼相迎。

“免了!”朱棣今日显得有些疲惫,宽衣升冠之后,斜躺在榻上,似睡非睡,看似随意地问道:“今儿宫中的巧女是哪个丫头?”

王贵妃手执团扇,为朱棣轻轻扇着:“自然还是咸宁!”

“哦,这丫头,每次都是她的喜蛛为冠!”朱棣有一搭无一搭地应着。

而王贵妃轻声浅笑:“陛下又忘了,喜蛛应巧乃是燕京的风俗,如今在这应天城中,七日初七乞巧的节目早就换了新花样了!”

“哦?”朱棣微微一顿。所谓喜蛛应巧就是以小盒盛着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那如今你们又是什么花样?”

“如今应天城百姓家的女儿都在今日,以碗水立于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锥,因以卜女之巧。”王贵妃细细讲来:“而宫中是登高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且呈上各自绣品由年长者品鉴,出众者也为巧!”

“哦!”朱棣微微点头:“咸宁一向要强,虽改了比法,她还是夺冠,这丫头不服输的性子倒真真随了朕!”

“陛下怎的如此夸赞自己的女儿?”见朱棣今儿看起来随和,王贵妃也不免开心,随口说着:“今儿彭城伯夫人给我们讲了件奇事,胜赞胶东皱平的一位贤女,咱们的咸宁公主听了,很是不服气呢!”

“哦?”朱棣仿佛来了精神:“彭城伯夫人回来了?”

“正是!”王贵妃接言道:“她呀这次回去,发现一宝,今儿就赶着到太子东宫来献宝,可惜,咱们的太子妃是位冰美人,硬生生地给挡了回去,这才来到我这儿,坐了好一会儿。”

“何宝值得她如此费心?”朱棣对于徐皇后亲点的这位太子妃很是满意,贤良淑惠,不温不火,不争不妒,永远保持着置身事外的那份淡泊,当初就是想给那忠厚有余,筹谋不足的太子找一个良配,才选了这样一位才学出众,明理通达的才女为太子妃,现在看来,似乎仍是有些不足,就是这二人都太仁厚,也太清高了,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这样的性子好虽好,但是执掌后宫与朝廷,总是那么让人揪心。想到此,朱棣心中暗叹,还是老二好呀,最像己类,勇猛凶狠如同虎狼,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放心,可是一想到老二每每盯着太子的那种觊觎的眼神儿,他就有些惴惴不安。

王贵妃小心翼翼打量着天子的神色,虽然一边是受人所托,而且是太子妃之母,她不能得罪,可是朱棣的脾气也是瞬息突变的,所以她仔细着措词,思索再三才将彭城伯夫人的话转述过来。

一番话说完,不见朱棣有什么反应,她刚待起身悄悄退下,朱棣却从嗓子眼轻哼一声,有些不屑地说道:“一个八岁的小女娃,再聪慧能聪慧到哪里去?这彭城伯夫人也太心急了,基儿才多大?”

王贵妃应也不是,否也不是,只得尴尬地笑笑,而手中的团扇更加快了频率。朱棣一把夺过扇子,微微皱眉:“你说那女娃叫什么?”

王贵妃微一思忖:“姓孙,好似名唤若微。”

“姓孙,若微?”朱棣的眉头渐渐舒展:“原来是她,又让广孝言中了,也好,你去交待彭城伯夫人,安排孙若微入宫待年。”

王贵妃显然没有明白天子的意思,有些愣神儿。

而朱棣则又跟了一句:“就说朕的意思,先给咸宁伴读,若其贤名当真如外界传闻那般,再做计较。”

“是!”王贵妃颌首称是。

一只大手,突然抓住她的玉臂,他微微一笑:“这珊瑚串子也就是带在你的腕上,才这么好看!”

“皇上!”王贵妃面上绯红,将脸扭向一边。

碧落立即会意,寝殿中两道纱幔随即缓缓放下,内监宫女纷纷退下,殿内寂静一片,除了衣裳摩挲的声音,便是朱棣的低吼和王贵妃的阵阵娇喘,守夜的宫女们低垂着头跪在殿外,而值守的敬事房的太监们,则是不时抬起头,飞快地对视一下,眼中的神情十分苦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