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1003)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听到老爷子的声音,朱桢这才转过头。

他的脸上亦是露出笑容,亲自从一旁搬来了三张圆凳放在床边。

朱允熥三人上前。

三兄弟都是感情复杂,但心中却都是纷纷长出了一口气。

至少,老爷子眼下已经醒了,太医们也说了没有什么大碍。

“爷爷现下感觉如何?”

朱允熥坐在了离老爷子最近的位置,将心中担忧压下,小声的询问了一句。

朱元璋倒是显得处之泰然,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

他经历的实在是太多了。

从前元末年的乱世,到一路南征北战创立大明,继而又开始尝试着打造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

这辈子,他经历的事情远超一个正常人的一生的经历。

生死对于朱元璋而言算什么。

或许只有一丝遗憾。

遗憾自己不能看着老朱家更加的枝繁叶茂,遗憾自己无法亲眼看到大明真正的走向盛世,遗憾自己不能亲眼看到儿子、孙子以及最宠爱的重孙坐在自己的那张位子上。

这是朱元璋在今夜醒来的时候,最大的感悟。

此刻,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儿子和孙子们,朱元璋少有的安心。

这是他自从入主应天,登上皇位之后,第一次感到安心。

“爷爷没事,甚至觉得比之过去,更加精神。”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自然而真挚,全无半点虚假。

朱允熥则是眉头皱了皱:“太医们说了,爷爷还需静养月余,身体大概就能恢复过来。到时候孙儿再派人,护送爷爷回京,在宫中静养。

有老院使和水院使在,爷爷只要安心静养,身子总是能彻底恢复过来。”

朱元璋却是笑着摇摇头,摆了摆手。

“爷爷的身体,爷爷自己知道。”

“看着你们在这里,爷爷就更放心了。”

“说到底,还是爷爷老了,身子骨不如当年。要是放在年轻的时候,爷爷刚投义军那一会儿,你们三个小子加起来也打不过爷爷。”

朱允熥三人默默的笑着,静静的听着老爷子吹嘘自己当年有多厉害。

朱桢则在一旁翻了翻白眼:“您老也知道仙子阿身子骨不比当年啊,那您这一次还非得要偷偷出京。您这一次可是吓坏几个小的了,原本一天的路程,熥哥儿在永顺县接到消息之后,只用了大半天就赶回来了。”

朱元璋侧目瞪了朱桢一眼,随后看向朱高炽、朱尚炳两人:“跟着你们六叔,去前头催催,怎么吃的还没弄好。”

这是打发他们离开的意思。

三人当即起身。

朱允熥则是含笑安坐。

等到三人离去,朱元璋这才从床上做了起来,向着朱允熥伸出手:“扶着爷爷,去外头走走。”

朱允熥犹豫了一下,却还是搀扶着老爷子走出屋子。

爷孙两人就在这大庸县官府后衙院中慢慢的走动起来。

大概是朱桢他们先前出去的时候,已经特意告知过,此刻四下无人。

当朱元璋、朱允熥爷孙两人在院中沿着回廊转了一圈,回到门前的时候。

朱元璋抓着朱允熥的手臂,缓缓的坐在了回廊下的栏杆上。

“这一次爷爷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忽然就觉得想要睡觉。当时爷爷能听到老六在边上叫喊,却就是怎么都醒不过来。”

“然后啊,爷爷就一直在睡梦中,见到了好多人。”

“有你奶奶,她还是当年那个样子,见着我了啊,就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爷爷又听不清她在骂什么,只顾着赔笑。然后你奶奶就和当年一样,无奈的捏了捏我耳朵就不见了。”

“最后,爷爷又看到了过去的很多人,都是已经死了的。有死在咱们大明建国前,有死在驱逐前元的战场上,还有很多人是死在你爷爷我手上的。”

“这些人好像都不生爷爷的气,还是和当初一样,有说有笑的,说是等着爷爷去和他们一起喝酒。”

“爷爷能和他们去喝酒?一帮蠢货,死了也分不清自己的身份……”

“可是啊……爷爷确实像再和他们喝一顿酒了……”

朱元璋低声呢喃着。

朱允熥则是眉头紧皱,总觉得老爷子此刻的言语,暮气十足。

在他的认知里,老爷子即便再如何,都不会像现在这样暮气沉沉。

哪怕是当初在京中的时候,老爷子说要禅让,专心在后宫含饴弄孙,也没有此刻这般的情绪。

朱允熥眉头紧皱。

“孙儿还要打造一个属于我们大明的盛世给爷爷看呢!”

“一个远超强汉盛唐的大明盛世!一个属于洪武皇帝的大明盛世!”

朱允熥不知道为何,忽然有些倔强,语气强硬。

朱元璋却只是笑着摇摇头:“傻孩子,就算是当父亲的人了,可到底还是没有长大。人啊,终有一死,爷爷就算是皇帝,也是会死的。咱们大明的盛世啊,爷爷也已经看到了。”

朱允熥眼中流露出一丝疑惑。

朱元璋却伸出手,那只布满皱纹的手掌,轻轻的拍了拍朱允熥的额头。

“属于爷爷的大明盛世,此刻就在爷爷的眼前啊。”

……

第六百七十七章 西南无战事

一整夜,朱元璋和朱允熥说了许多的话。

从老爷子当初还是凤阳城外一个放牛娃开始,一直到大明当下正在筹备着西域征途。

又说了当初村里头谁家的姑娘貌美如花,对老爷子那叫一个垂涎欲滴。再到如今大明皇室开枝散叶,子孙满堂。

朱允熥将老爷子哄到床上,看着对方安安稳稳的睡下,已经不知道了时辰。

等他退出屋子,轻轻的关上屋门,转过身才发现天边已经是蒙蒙亮了。

这时候算是一整天里最冷的时候。

露水挂满枝叶,朝阳不曾发热,晨风有些冰凉。

朱允熥缩起脑袋,拱着双肩,双手团在一起慢慢的搓着,向着前头踱步而去。

刚出院门,就见朱高炽端着一只盖碗拦在了眼前。

朱允熥眨了眨有些疲倦的双眼:“这是什么?”

“给你的。”朱高炽嘟囔了一声,将碗送到朱允熥跟前:“陪着老爷子唠叨一夜,你能扛得住?这是昨夜下面人在山里抓到了蛇,配着太医们开出的几味草药,炖出来的补气蛇羹,快趁热喝了。”

蛋白质是不会溶于水的,鸡汤、蛇羹的鲜味都是另一种并没有营养的物质产生的。

可一旦这里面掺和进了太医院的人,那这碗蛇羹就必然是能补气的。

朱允熥也没多想,接过盖碗,打开便能看到泛着一层淡淡油水的蛇羹汤。

他仰起头,便将一整碗的羹汤一饮而尽。

见朱允熥喝完了汤,朱高炽的脸上露出笑容,接过空了的碗,递给一旁的随从。

朱高炽又说道:“这两天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工地上的工程都是按照工期推进的。山里头继续赶过来的百姓,也都按照之前的计划分配。

你先去睡一觉,若是前线有什么要紧的军情过来,我去喊你。”

说着,他已经是连推带搡的,就将朱允熥给推到了这大庸县官府后衙的一处屋子里。

朱高炽倒是没敢给朱允熥安排几位曼妙女子,只是屋子显然是刚重新被收拾过,干干净净的,点着一只不太浓烈的香。

见着床榻铺的柔软整齐。

朱允熥倒是省了洗漱的步骤,直接脱了外衣钻进被窝里。

没两下,便已经鼾声大动。

接下来的数日里,整个大庸县都风平浪静。

皇帝的身子也正在快速的恢复中。

第三天的时候,老爷子便已经带着自家老六在大庸县里转悠了起来。

西南的食物名单,和中原是有着很大不同的。

即便是同在湖广道的朱桢,常年身居武昌城,对大庸县这边的食物种类,也鲜少知晓。

父子两人便整日里忙碌着,在城中大街小巷寻找那些不曾见识过的美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