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1035)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每天也就是逛逛项目上各处工点。

倒是他这样闲逛,所有人都觉得安心。

时间就这样慢慢的过去。

一直到了腊月底。

应天今年的雪格外的大。

以至于工地上将地平整好,道路铺设完,地基打好,各处的景观前期工作做完,也就彻底停工了。

大多数的工人,在一分不少的结算了工钱之后,个个都美滋滋的回到了家中。

不过最后还是留下了近千人是要待在工地上的。

这些人是为了维护前期做好的工程,也连带着做些在这个气温下可以做的工序。

腊月二十三。

小年。

占地近三千亩的观景湖,从腊月十几就开始引水进入。

到今天,湖水已经基本和上游持平。

因为引的是活水,未加水栅栏。

流水渐平的湖面上,不时有几尾从上游下来的大鱼,跃出水面,在湖面上溅起巨大的水花。

不少工人,则撑船到湖心岛上,将另外准备好的观景鱼和食用鱼倒入湖水里。

而在湖边。

一座赶工搭建出来的钓鱼亭,就坐落在环湖路边上。

此刻,亭子三面落下党风的棉布帘子,朝向湖水的一面则是洞开着。

亭子里点着火炉,阻挡了外面的严寒。

三根钓竿,从亭子里伸出,鱼线飘在湖面上,鱼漂随波起伏。

朱允熥坐在中间,两侧是专心钓鱼的朱高炽和无精打采的朱尚炳。

朱高炽看着湖心岛上正在放鱼的人,小声说道:“咱们这样干,是不是有些缺德啊?”

“那也是你缺德。”朱允熥立马回了一句:“要冬钓的可是你。”

朱高炽撇撇嘴:“那你也不知道换个日子,等他们将鱼都放进湖里,再喊我过来钓。这个时候不好钓,得等这些鱼习惯了这里的湖水,那时候才好钓……”

他竟然还要求上了。

朱允熥斜觎着小胖,呵呵的笑着。

朱高炽瞅了一眼站在远处雪中的内宫总管孙狗儿。

他小声说道:“从我到这里,孙大伴就站在那里了,你今天真的不回宫吃饭?今晚可是小年夜,咱们家在京的,都要入宫吃饭的。”

朱允熥挪挪嘴:“今晚工地上也要过小年夜,我在这边待着吃几口饭。”

朱高炽眨眨眼:“有必要这样?”

“到现在都没有什么风浪掀起,这就表明大家都还在迟疑,我得亲自给这火上多浇点油。”

朱允熥风轻云淡的说着。

朱高炽瞪大双眼:“你是不知道现在……”

说了半句之后,他又闭上了嘴。

最后,朱高炽放下手中的钓竿,转身走进亭子里为自己倒了一杯茶。

而他的声音,也闷闷的传了出来。

“正月十五。”

“大吉。”

“大明洪武皇帝禅让于太子。”

第六百九十七章 一个人的新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本就是个好日子。

只是朱允熥没想到,老爷子会定在这一点举行禅让大典。

至于说钦天监的作用,大概就是让老爷子选定的日子变得合理化罢了。

“这么急?”

朱允熥淡淡的念叨了一声。

他原本预想着,怎么也该是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老爷子才会举行禅让大典。

毕竟这可是大明开国皇帝,自愿主动禅让的。

加之现在的大明可以说是空前强盛,国势远超过去任何一个朝代。

开国皇帝的禅让大典,必然是极其隆重的。

不说万邦皆来观礼,至少周边的番邦小国是要派来使臣,甚至是国主前来观礼的。

再加上各道主官、各地藩王。

这些人一起入京,前前后后怎么也要筹备上好几个月。

朱高炽挪挪嘴:“爷爷的意思,不过是让太子爷名正言顺起来,京中文武百官及宗室一道在场,办一场大典,祭拜天地、宗庙,然后明旨昭告天下,这事也就算是办好了。”

“那这个年,恐怕不少人都要过不好了。”

朱允熥淡淡的说了一句。

不等朱高炽有所应对。

湖面上已经有一尾大鱼跃出水面,旋即就是朱允熥手中的钓竿猛的向下一沉。

朱高炽和朱尚炳今天终究是没有半点收获,也错过了朱允熥钓上来的那条足有三十多斤的大鱼。

当夜色洒在金陵城中。

白天里的风雪已经停了下来,空旷的西城项目工地上,除了屋内的光撒出去,屋外则是寂静无人。

偶尔有几名工人在结束了最后的工作,从外面踩着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走进西城核心位置的伙食棚屋里。

棚屋里,暖洋洋的。

人一进来,就能闻到浓郁的酸菜味。

三十多斤的大鱼,虽说难得一见,但对于近千名留守工地的工人来说,却是不够塞牙的。

大鱼自然是单独做了一锅酸菜鱼,送到了太孙和一众匠官、工地领头的桌上。

老贾父子两人带着招募来的帮厨,又宰杀了三百多斤的鱼,一溜排开三十个大锅,这才堪堪将酸菜鱼给炖上。

炖熟之后,分到小锅里送到桌上,再续上一个小火炉,就可以慢慢的炖着吃了,边吃边往里面添加上林苑监送过来的绿菜、豆腐之类的。

然后就是可以让所有人都敞开了肚子,也不可能吃完的牛羊肉。

大青城的主体现在已经快要完工了。

大多数在那边的工人,也开始转向建造城中建筑。

不少牧民和汉人,也已经是从城外的营地搬进了城里。

当那些牧民们,亲眼看到同伴住进了他们自己亲手建起来的大青城里,所有人都确定无误的相信,只有跟紧大明,才能真正的过上好日子。

大青城一带的建设热情,再一次高涨。

于是,就有了应天城吃不完的牛羊肉。

棚屋里每一桌,一锅炖牛肉、一锅炖牛骨、一锅炖羊肉、一锅羊蝎子,然后就是卤牛肉、凉拌牛肉、牛羊杂汤。

肉食不缺。

反倒是青菜少见。

因为今天又是小年夜,大明商号还特意送来了好几车的酒水。

这账没有算在西城项目建设总账上的,全是大明商号友情赞助。

毕竟建设起来的西城项目,整体的运营日后都是要交给大明商号的。

有了酒,有了肉,再配上几粒花生米。

这些往日里淳朴的百姓,就变得情绪高昂了起来,胆子也就大了起来。

幸运的是,朱允熥手中的酒壶,早就被人换成了白水。

不然,今天他大抵是走不出这座棚屋的。

等到深夜,棚屋里的人们还在继续。

朱允熥则是提前离场。

在所有人的恭维和道贺声中,朱允熥缓缓走出棚屋。

屋子里,气氛又增高了一些。

似乎是有人开始提议角斗,还有人在吆喝着要划拳。

更有些兜里装着工钱的,开始吆五喝六的召集人一起赌几把,推几圈麻将。

走出棚屋的朱允熥,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然后将屋外冰冷的空气吸进肺里。

砰砰砰的几声巨响,从远处传来。

朱允熥循声挪动身子。

是南城和中城的方向。

那边已经有人开始放烟花了。

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将整片天空都给点亮。

这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大明。

朱允熥脸上笑了笑,却是弯腰,双手兜在一起,缩着脑袋,漫无目的的走了起来。

只是他的脑袋,却没有停止思考。

大明走到现在,革新的各项措施都已经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了。

只是事情办到现在,也总是会有停滞不前的时候。

也就是现在。

朝廷和地方上的矛盾,暴露的越来越多。

不同阶层之间,固有的矛盾虽然清理了一些,但还有不少问题是一直存在的。

这并不能以朱允熥自己的意志去转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