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1043)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即便是这些相对保守的中原人,也会在车窗边将手伸出,和对面小火车上的人击掌。

一开始的时候,因为这样的事情,还闹出不少的笑话来。

甚至有些顽劣的孩子,还会故意在手上弄些脏东西。

为此,现在应天府每天都会派官府的差役跟车。

一旦抓到这样的。

那么不好意思。

今晚小火车停运以后,车辆的清理工作就交给这些幸运儿了。

而在河边的小火车边上,就是一排应天府修建的摊位。

没有摊位费。

但你做的东西,必须是得到百姓认可才行。

一旦摊位边上的投诉箱里面投诉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就得离开贡院街。

数量不等的摊位中间,总会留出一段空地。

这是给那些进城,凭手艺本事吃饭的人预留的。

而这些地方,也是贡院街上人群最密集的地方。

各地的手艺才艺,纷纷在这里上演。

口吞剑、胸口碎大石这些个,都算是不起眼的了。

朱允熥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汇入人群之中。

他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游玩。

在张辉的指引下,他很快就看到了今晚的第一个目标。

那是个身着湖水绿对襟小袄,下穿丹青浅白绣对纹马面裙,外批一色双面刺绣梅花袍,不过二八年华的小女娘。

女孩脸上不施粉黛,却自带桃红。

一双明亮的眼睛,随着睫毛的闪动,分外可爱。

在女孩身边,跟着一名侍女,一名嬷嬷。

侍女对京城繁华充满了好奇,眼神只管向着面前正在表演藤上长瓜的行当人盯着。

而那名嬷嬷则是眼神戒备,不时的看向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似乎很不喜欢这里。眼神几次看向自家小姐,似乎是想要带着她离开这里。

张辉在朱允熥耳边说道:“无锡的那位,名叫宋柳红,父亲是无锡宋子华。”

朱允熥点点头:“无锡那个东林庵,就是她父亲宋子华修缮扩建的吧。”

张辉小声道:“就是那个人,宋子华是前元的举人。本朝立国,陛下征辟天下英才,宋子华原本也在其列。只是他却推诿不登进士,不成学问,便不敢入仕,唯恐耽误社稷,祸害百姓。”

朱允熥静静地听着,面露冷笑:“说到底,还是瞧不上我们朱家啊。”

张辉嗯了一声:“存档之中,宋子华确有对朝廷和皇家不顺之言论。到处此时还给陛下禀奏过,但陛下仁慈,说天下人都是一个样,不可能有人能让所有人看顺眼。他宋子华看不顺眼皇家,那便两厢安好。”

“既然各自安好,他宋子华如今怎么又要将女儿送来应天?”朱允熥嗤之以鼻,面露不屑。

张辉想了想,回复道:“宋子华修缮扩建东林庵之后,便时常在那里讲学,在无锡地界上颇有名望。这些年下来,竟然也教出了几个进士出来。

自从殿下首倡,朝廷开了举子考公制,他宋子华的东林庵,便有更多人进了朝堂。

属下们以为,虽然宋子华不在朝中,但却是最好的人选,所以才被推出来,送了女儿入京,等待机缘。”

朱允熥对此,只是抱以微笑。

“这小女娘模样倒是端正。”

“孤竟然看入眼了。”

第七百零二章 朱允熥强抢民女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

尤其是对于中原人而言。

当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总是会洁身自好,珍惜自己在外的名声,小心仔细的维护着自己的身份。

哪怕是一个平头小民,也会分外在意,不远自己身上有太多骂名。

可一旦发生了些事情。

人们就会迅速的从一个极端,转到另一个极端。

即,抱以虱子多了不怕咬的心态。

彻底躺平。

朱允熥觉得自己现在的声望大概是不太好的。

朝中最近的风向很是有趣。

不少人觉得,太子正当壮年,是龙马精神的年纪。

一旦太子即位,再册立皇后。

说不得一两年后,宗室就会有皇嗣诞生。

等到太子上了年纪,皇嗣也差不多长成了,也是正值青壮时期,到时候再登大宝,便是最合适的。

反观如今这位皇太孙。

难道天底下要有几十年的皇太孙,再有几十年的皇太子?

于情于理,在当今皇帝确定要禅让之后。

很多人都开始不看好朱允熥这位当朝皇太孙了。

即便他们很清楚,朱允熥这些年是多么的受宠。

人嘛。

总是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却又时常见闻的念头和想法。

不过这倒是给了朱允熥便宜行事的由头。

有些事情,朝廷和宗室不好做,那不如就让自己来做。

比如。

自己现在就应该是看到那来自苏州府无锡县(资料更新,上一章说无锡府是错的)的小女娘宋柳红。

朱允熥面带微笑,领着张辉,在周围隐藏在人去中的暗卫护送下,游刃有余的穿梭在人群之中,不断的靠近着正在看杂耍的无锡宋家小女娘。

当他只要再穿过前面几个人,就能出现在宋家小女娘面前的时候。

一道熟悉却又有些陌生的面孔,率先出现在了朱允熥的面前。

朱允熥脸上露出一抹疑惑:“徐四叔,您怎么在这?”

~oVo~

徐增寿。

中山武宁王徐达四子。

身为勋贵子弟,成年之后因善于骑射,被选为勋卫带刀侍从,护卫在皇帝身边。

去年三月,正式升任大都督府下辖右军都督府左都督。

朱允熥脸上露出疑惑。

看着带着两名家丁,拦在自己跟前,长相清秀、眉宇秀郎的徐增寿。

徐增寿是知兵、懂兵的。

洪武二十三年就开始跟着燕王朱棣出征,讨伐胡寇乃儿不花,在战阵上是立下过赫赫军功的。

后来又一直在陕西边关练兵。

前几年,蓝玉在西北练兵,徐增寿就是其中一员大将。

对于这位忽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明显又是冲着自己来的徐家四叔,朱允熥心头疑惑不解。

徐增寿看了一眼朱允熥,随后扫过在他身边的张辉。

他靠到朱允熥跟前,眉头微皱:“殿下,可否借一步说话?”

真有事来寻自己的?

朱允熥看了一眼周围拥挤的人群,对徐增寿抱以微笑:“徐四叔,您看这贡院街前,也没有地方是能容我们说话的。”

徐增寿却只是笑笑,便让河边摊位后面过去。

而那两名徐家的家丁,却是不曾动。

现在是在等着朱允熥跟过去的。

张辉看了一眼周围的人群,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他布置在暗中的护卫,竟然都被人给拦住了。

都是中山武宁王当年给徐家攒下来的家丁家将!

“殿下,都是徐家的老人。”

张辉走到朱允熥背后,小声的提醒了一句。

朱允熥双眼缩了一下,最后看向已经走到近处摊位后的徐增寿。

那边竟然被徐家的人给清空了。

朱允熥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不去是不成的了。

最终,只好目光深邃的看向因为那杂耍人果真在藤子上变出西瓜,而兴高采烈欢呼拍掌的无锡宋家小女娘。

收回视线,朱允熥脸色平静的走向正在摊位后默默注视着自己的徐增寿。

“微臣,现在见着殿下,其实已经是有些不好说话了的。”

徐增寿看着走到自己面前的朱允熥,默默的说了一句。

朱允熥的脸上先是露出疑惑,随后神色了然。

他错开身子,看向对岸那座座秦淮酒家和勾栏青楼。

是那般的灯火通明,歌舞升平。

徐增寿始终面带微笑,盯着朱允熥。

他继续说道:“只是对微臣……又或者是徐家而言,我徐家妹子即便是当真永不回京师,长久南域。徐家对殿下,虽也有怨言,可事情终究是发生了,徐家此刻于情于理也该劝一劝殿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