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1050)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对这些人而言,并不会产生直接的联系。

反倒是对宋柳红三人本身,产生浓郁的兴趣。

以至于应天城中在这一天就有流言传出。

说是宋柳红三人生的是天仙容貌,而最近皇太孙因为皇权争斗落败,不光是向皇室索取了西城项目那个万女宫,还以皇权为要求,让皇室和朝廷同意了宋柳红三女当官。

一个充满色采的八卦,就这样在应天城里甚嚣尘上。

但是。

宋柳红三女当官这件事。

却在文官和应天城内的士绅阶层里,掀起了巨大的浪花。

朝堂之上,那些反对的理学老学究们,虽然被翟善等人压制住,使得朝议奏请得到通过。

但并不代表这些人就会从此闭口不言。

而在民间,更是对此充满了抵制。

今天的都察院和六科廊显得格外的繁忙。

无数可以归属为理学中坚力量的官员们,在得到朝堂上消息,看到旨意的时候,就纷纷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了。

大明开了千百年来的头一遭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

以前不管怎么做。

哪怕是摊丁入亩和洪武新政这样的事情,官员们都觉得是正常的。

历朝历代,哪一家没有做过革新的事情。

对于官员们而言,反对就仅仅是为了反对,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去反对。

这些人也最是清楚,中原千百年来,就没有真正长久的所谓的不可更改的祖宗之法。

只是利益所在罢了。

有利益的那就赞同,没有利益甚至要割让利益的那自然就要反对。

可是。

今朝,大明要让三个女人,成为官员阶层的一员。

哪怕只是官品最低的九品小女官。

那也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这是另一回事情了。

千年以来的最根深蒂固的思想,告诉这些人必须要坚定的反对这件事情。

无数祖宗成法,数不尽的历朝历代的实例,被这些人从旧纸堆里翻了出来。

甚至有不少人,和朱允熥产生了某种意义上的默契。

他们统一默契的将武曌给拎出来,准备从朱允熥的另一个角度去剖析这个问题,表明女子是不能掌握权力,不然就是大明亡国的预兆,依此来反对宋柳红三人为官。

原本不论是支持洪武新政还是反对洪武新政的官员们,这一次都默契的站在了一起。

一场针对宋柳红三人为官的反对之声,正在快速的出现,并且将会有铺天盖地的反对奏章,将要在这些人的笔下出现,并会像前仆后继的巨浪一样涌进内阁中枢,冲到皇太子和皇帝面前。

“祖宗成法!”

“千古惯例!”

“此举决不能开!”

“……”

坐落在太平门外,玄武湖畔的都察院衙门里,那些御史们愤怒的挥舞着手中翻找出来的书卷,飞扬着陈年的积灰,向在场的同僚们宣泄着心中的不满。

都察院左都御史蒋毅,默默的端着茶杯坐在公堂之上,坐视眼前的衙门下属做出这些举动。

蒋毅原本是工部侍郎,在当初确定要推行洪武新政的时候,和原户部侍郎祁著,同时做出了官位的调整。

一个成了都察院左都御史,一个当了刑部尚书。

而他们当时的上头,户部尚书赵勉、工部尚书王儁等人则被统统赶到了瀛洲四道。

从根本上来说,蒋毅是这一场洪武新政下的政治失败者。

在当初朝廷定下,言官必须要有确凿证据才能发起弹劾的要求之下,都察院的权柄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而在后来随着高仰止以稳定交趾道、占城道的丰功伟绩返回京师,一举踏进内阁,开始执掌三法司权柄之后。

都察院的权力和职责,就再一次受到了限制。

这两年蒋毅坐在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位子上,可谓是满心死寂。

和蒋毅一样的。

如今在都察院当差的御史们,也远比过去更加的辛苦。

过往,他们只需要听闻些什么事情。

又或者说的更露骨一些。

只要在他们的利益范围内,需要在政治上针对某个人的时候,他们就可以随意的书写长篇大论的弹劾奏章,然后摆在一次次的朝会之上。

但现在不行了。

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内阁会划定某个地方可能有一些问题出现,然后都察院派出御史前往调查。

但于此同时,总是会有锦衣卫的人暗中调查。

这就杜绝了都察院的人在地方上所要好处,然后回到朝中就书写一篇天下太平的奏章来。

朱允熥和高仰止想要将都察院打造成一个专门的官员内部纠察衙门,但都察院的官员们日子过的‘越来越苦’,这自然是不乐意的。

这些年朝廷吏治高压严苛,他们还不敢说什么。

但今天不一样了。

朝廷要让三个女人当官,这可是彻底冲击了所有人固有的思维。

天下哪有让女人当官的先例?

仅仅就是这么一个原因,就让这些本就不满朝廷这几年无数革新的官员们一次性爆发出来了。

堂前的愤怒还在继续,而都察院左都御史蒋毅却高坐在上,稳如泰山。

“诸位同僚!”

“尔等试想一下,今日若是让那宋柳红三女为官,来日又会如何?是不是还要我等回到家中,为家中婆娘端水洗脚啊?”

“自三皇五帝以来,我中原男女便是阴阳调和,男子主外,兼济天下。女子主内,相夫教子。”

“男外女内,则可调和天下,得社稷太平。而今朝廷让那三女为官,可谓是阴阳失衡,长此以往,怕是就要满朝女官,我大明怕是要再现武曌旧事!”

“为大明社稷,为天下苍生,为阴阳之合。”

“诸君!”

“请随某一同亲笔奏章,陈情圣上,更改女官之议!”

召集者就站在堂前廊下台阶之上。

声情并茂,可谓是满腹铿锵。

云集者纷纷被感染。

开始振臂高呼,附和之。

而在远处周围的公房前,那些后入都察院的新御史和心学一系的年轻御史们,则是脸色凝重的看着本部衙门里的这场反对浪潮。

朝廷大概要有很长一段时间,陷入到女官之争中了。

谁也没有料想到。

在洪武三十一年开年之后,朝局就会爆发出这般大的冲击和动荡。

而今天。

也不单单是在一个都察院衙门,发生了这样的反对浪潮。

几乎是所有的衙门,都在同时上演着共同的事情。

反对女子为官!

反倒是上林苑监,一如既往的岁月静好。

被雇佣的农户们,扛着农具在钟山下的田地里忙活着,开始为春耕做准备。

上林苑监的官员们,除了讨论了一下朝廷最新的动向之后,便开始设想着新大陆那边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送来新物种,好让他们上林苑监再一次在朝堂之上大显身手。

袁素泰现在格外的清闲。

大抵是因为他真的已经岁数大了,上林苑监的官员们现在对这位监正只有一个要求。

活得再久一点。

于是,所有人都抢着将袁素泰手中的活接下来。

哪怕是要求大都督府派出兵马,护送上林苑监官员前往南征大军军中,去南域最前线收集新物种的事情,都有无数的上林苑监官员抢着去做。

他们现在唯恐袁素泰这位帝国少师的身体,会因为出京发生什么不测。

袁素泰在数次吐槽自己已经成了吉祥物而无果之后,也只能是无奈的接受了当下这个现实。

于是空闲下来的袁素泰,便转向了另一桩更大,却得到所有上林苑监官员同意的事情。

他要写一本书。

写一本前无古人的农书。

在袁素泰宏大的设想之中,这本农书不光要有农业和畜牧业上的总结,还要有农业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农业的发展能如何影响天下社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