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1065)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鎏金纽扣在胸前单排从上而下,在外翻的小领口下,露着雪白的衬衣,一根殷红的丝带系在脖子上。

而在腰身上,则是一根制黑两只款的腰带,上面的扣件同样都是鎏金色。

下身,笔挺的长筒裤,质地柔软,但站立的时候却不带半点褶皱。

一双被打磨的锃亮的长筒牛皮战靴,简略的不带任何装饰,却尽显帅气。

若不是朝廷当初严令,除讲武堂武生以外,任何人不得穿戴讲武堂武生学服,恐怕就凭这一套帅气满满的造型,早就传遍整个直隶道了,而应天城里的男人们,恐怕也是要人手一套的。

常继祖的脸上带着笑容,左手抵着腰间的佩刀,走到任亨泰面前,半蹲屈膝,伸出右手。

“任阁老,学生扶你起来吧。”

任亨泰的目光闪烁了一下。

讲武堂的人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要知道,讲武堂可就是在西城项目里面的。

平日里讲武堂在京师的存在感也是很低的。

除了每逢橄榄球大赛的时候,才会有一些讲武堂的风声流言传出来。

看着面前对自己伸出手的常继祖。

任亨泰心中带着疑惑,却又想起常家如今也是有王爵在身的。

当初的开国公府,现如今也成了开平郡王府。

任亨泰伸出了自己的一只手。

常继祖脸上露出笑容,稍稍用力,便将任亨泰这位内阁首辅拉了起来。

不等任亨泰开口询问。

常继祖便已经率先开口,解释道:“陛下有旨意,我等讲武堂四期武生,明日于禅让大典之上,进行授勋仪式。”

任亨泰目光一晃。

他的嘴里低声念道着:“讲武堂都已经四期了吗?”

常继祖却是笑着摇头:“任阁记错了,讲武堂前两届的学长们,都没有算在内,当初他们结业之后便直接去了军中的。从学生这一届开始,讲武堂才开始计算期数,我等也是第一届有授勋仪式的。”

讲武堂竟然都成立这么久了。

任亨泰心中有些震惊和意外。

而常继祖将任亨泰扶起解释了之后,又将一旁的翟善给扶了起来。

见两人脸色苍白,眼神恍惚,常继祖也不曾多问,而是看了一眼桥头的讲武堂同学。

“任阁、翟阁,学生们还要入宫准备,就不在此地逗留了。”

说着,他便冲后面的讲武堂同学们招了招手。

武生们纷纷下马,领头的一名武生则是将常继祖的马也牵在手中。

任亨泰和翟善让到了一旁。

一名名即将在明日禅让大典上接受授勋仪式的讲武堂武生们,牵着马从任亨泰和翟善面前走过,走向西安门里。

应天城,随着皇帝的旨意,终于是平静了下来。

而在应天知府衙门。

如果有熟悉这里的人,就会发现,今天的应天知府衙门,多了许多的生面孔。

而这些生面孔,则是用那双冰冷的眼睛,看向所有从眼前走过的人。

在府衙深处的一座偏僻院子里。

几名太医不断的进进出出。

而在院子里,除了这些太医,还有锦衣卫的人,羽林卫的人,暗卫的人。

穿过回廊,进到屋子里。

这里散发着淡淡的血腥味。

太医院院使水三年眉头皱紧,正在和府衙的大夫争论着什么。

他是刚刚才赶过来的。

而在里面,应天知府虞大廉,和直隶总督大臣正陪在朱允熥身边。

虞大廉的脸上带着一丝紧张,不时的看着刚刚服下药的那名婢女,又看向邹学玉。

朱允熥背着双手。

眉头亦是微皱。

邹学玉低声说道:“已经查明,这是罗女官的贴身侍女。

该问的事情,臣等也已经询问清楚。这是她应该做的事情,也是臣等必须要做的事情。

若不这样,我们不可能知道这件事发生的时候,那座宅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有怎样的细节。”

见朱允熥不说话。

邹学玉叹息一声,再次开口:“应天知府会对这名婢女使用猛药,也是臣下的命令,和应天府无关。”

朱允熥终于是动了。

他挥手打住了邹学玉接下来的话,开口道:“这个时候,还不到追究谁要承担责任的时候。现在我只希望,此女还能够有一线生机。”

蹬蹬蹬。

太医院院使水三年从外面走了进来。

“殿下……”

朱允熥当即回头,就看到水三年对着自己摇了摇头。

朱允熥点点头:“那就让她少些痛苦吧。”

水三年小声道:“臣已经让人去配药了,稍晚一些就能送过来,绝不会再叫这位姑娘有半点痛楚。”

见水三年都安排后了一切,朱允熥这才轻叹一声,走出屋子。

邹学玉和虞大廉两人则是立马跟在其身后。

悄无声息回京的孙成,则是一直守在院子里面,见到朱允熥走了出来,便立马跟在身边。

四下里,都是信得过的人。

邹学玉低声道:“按照这位姑娘所说的,那些人都是手段干脆之辈分,虽然浑身都蒙着黑衣进来的,但个子却都不高。按照这位姑娘听到的言语,虽然她说是近似杭州府一带的方言,但臣等推测……”

“是倭人。”

朱允熥眉头微皱,眼神之中带着一丝杀气。

邹学玉点了点头:“倭人普遍个子矮小,且外人若是听着,言语也确实是有些近似杭州府一带的方言。而且……臣等也于锦衣卫的存档比照过,那些人的招数,也确实附和倭人一直的习惯。”

朱允熥冷哼一声:“直至今日,倭人竟然都未曾死绝!铁铉当初是怎么当差办事的!”

他虽然嘴里是在骂着铁铉,可是在场谁都知道,这是在骂倭人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死绝。

孙成上前,低声道:“臣等也有些疑惑,直至今日还会有残存下来的倭人。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若有一些寻常倭人存活下来,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但像这等杀伐过段,武艺高强之辈,按理说是很难存活到现在,更不要说一下子会出现这么多的倭人。”

虞大廉在一旁纠结了许久,方才开口道:“当初铁学士在瀛洲的时候,一直在做的就是绝嗣倭人的事情。

等朝廷设立瀛洲四道,派遣官员过去,这件事情也是头等大事。

这几年,瀛洲那边也一直在往京师传消息,在瀛洲地界上清剿出多少多少潜藏的倭人。

加之如今,我大明海军强盛,东海之外已无敌手,南北海岸防守严密。

便是这些倭人当真能潜藏到现在,也不该能如此悄无声息的潜入应天城内。”

朱允熥却是冷笑了一声。

“既然现在已经可以确认究竟是什么人下手的,那么事情也就更好查了。”

他转过身,回头看向孙成。

孙成当即抱拳,躬身低头。

“明日就是朝廷的禅让大典了,国家还有诸般事宜,是要在明日禅让大典上宣布的,此乃我朝开国三十年来,最大的一桩事情了。

既然如今查出来是有倭人存活,那么背后之人必然不可能只杀了这三十几人,迫使朝廷革除我皇太孙之名。

背后,必然还会有更深的打算。”

孙成咬紧牙关,抬起头,挥拳重重的砸在胸口。

“微臣保证,待明日日出之前,必定彻底扫除这些潜入应天的倭人!”

朱允熥点点头,双手合拢在一起,兜在腹前。

“去吧,好生的查。”

“你们知晓,我一直以来很讨厌倭人。今日查出倭人潜藏之地,就不必活捉,尽数杀了吧。”

“倭人能如此悄无声息潜入京师,做下杀人灭门的命案,背后肯定是有人协助的。届时查一查,凡是涉及此事的人,尽数抓了,明日随时禅让大典,但血却是红的,倒也算是火红。”

孙成重重点头,压着腰间的佩刀便带着在场的锦衣卫和羽林卫走出院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