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1072)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而在御辇后面的队伍里,一名名膘肥腰圆的官兵,双手持着巨大而厚实的重盾,将皇帝和太子的御辇重重围住。

喝!

重盾落在地上,发出一道道沉重的闷响声,盾牌落在地上,却能到人胸前位置高。

一面面盾牌左右相接,将御辇周围护的密不透风。

“禅让大典,继续。”

在一片混乱和寂静之中,御辇里,朱元璋的声音,平静的不带任何情绪的传了出来。

守在御辇前的朱允熥和朱樉对视了一眼。

很显然,老爷子并不会因为今天一时的动乱,就暂定禅让大典。

哪怕朝廷此前已经安排好了无数的应对措施。

包括今天能出现在天坛大街两侧的百姓,也提前安排官员前去教导,一旦遇到动乱,便要自觉配合官兵向着远离天坛大街的方向撤退。

朱樉有些犹豫。

而朱允熥在短暂的权衡之后,沉声道:“继续走!”

御辇缓缓的移动了起来,只是周围的手持重盾的官兵却是脚步不停,依旧是紧密的护卫着御辇。

而在南侧院墙上的孙成,也终于是明白了今日的布局。

那些倭人以及幕后之人,根本就没有想要在天坛里发动。

而是要在天坛大街上制造混乱,用今天现场无数的百姓为要挟,制造更大的动乱。

“快!凡是可疑之人,杀!”

孙成站在院墙上,手中绣春刀明晃晃的闪烁着寒芒,他低喝一声。

在他身边的锦衣卫缇骑,这时候已经是吹响了一支铜哨。

独特的声音,开始在天坛大街上扩散开。

这是锦衣卫内部的传讯方式,也只有锦衣卫的人才能听得懂讯号的不同。

御辇依旧在向着天坛移动靠近,大街两侧正在撤退的人群中开始有厮杀声传来。

一切,似乎都还在可控的范围内。

忽的。

一道巨大的轰鸣声,就在御辇前方不到三十步的距离内爆炸。

刺眼的火光和巨大的烟尘,瞬间拔地而起。

原本还在有序按照备用计划撤退的人群,终于是控制不住的混乱了起来。

人群开始向着所有空缺的地方冲击。

原本空荡荡,预留出来给御辇行进的街面上,瞬间用充斥着拥挤而惶恐的人群。

无数的残肢断臂伴随着爆炸声,飞跃人群,散落的到处都是。

硝烟味弥漫在整个大街上。

伴随着爆炸声和惊恐的人群,一瞬间所有的朝廷官员和官兵都愣住了。

院墙上的孙成,瞳孔猛烈收缩。

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朱允熥更是浑身一颤。

今天的禅让大典,可是要载入史册的。

而在史册上,大明朝的洪武皇帝禅让大典之上,竟然发生了贼子引爆火药,发生流血死亡事件,这可是天大的事情。

御辇后面的队伍中,无数的官员开始冲向御辇。

这大概是官员们在最混乱的时候,做出的最忠诚的事情了。

护卫在御辇周围的重盾被官员们推开。

一名名王宫大臣和官员,开始以肉体死死的挡在御辇周围,更有些官员在试图爬上御辇,将空白出来的地方用自己的身体挡住。

一副怪异的画面,就这样出现在天坛大街上。

明明洪武朝的官员们,害怕皇帝怕的要死,但在这等险要时刻,却又一个个奋不顾身的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挡在御辇周围。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御辇后面的朱尚炳却是忽然怒吼了起来。

“有奸臣!”

一声怒吼之后,朱尚炳便只身空手冲向了御辇后方。

在他身边的朱高炽瞪大双眼,全然没有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只见朱尚炳已经是冲进了重盾后面,一个虎扑,便将两名红袍官员扑倒在地。

“挡住!”

“杀!”

御辇前方,朱允熥也从一旁的官兵手中夺过一把长刀,看着在爆炸引起的烟尘中,冲出来的一队倭人,怒吼一声之后便冲了上去。

整个御辇周围,都乱了起来。

而在更远的地方,足以看尽天坛大街的位置。

一道冷笑声响起。

“大明永盛朝第一桩案子,来了。”

……

第七百二十章 叛国者

天坛大街上的混乱,仅仅只是持续了一刻钟左右,便在大批早就事先准备好的禁军官兵支援下,被逐渐平息。

具体的情况,也在最短的时间内被统计了出来。

共有七处倭人藏匿点,在人群之中制造混乱。

合计二十五名倭人伏诛。

然而,天坛大街上却并没有就此放松戒备。

尤其是在皇帝和太子乘坐的御辇周围,密密匝匝的官兵如同一道道人墙,将御辇给围的水泄不通。

而在所有人都不曾注意到的位置。

就在天坛大街东边尽头的天坛内。

在西北侧的一座高台上。

高台约有三人高,平台周围一圈栏杆,大概是因为今日禅让大典,被明黄色的丝绸包裹着,其上又有盖顶,让人从远处看不清这高台上、盖顶下的全貌。

而大明朝的洪武皇帝朱元璋,此刻正和皇太子朱标,在几名禁军官兵的护卫下,站在栏杆后,眺望着前方天坛大街上所正在发生的一切。

内廷二十四衙门总管孙狗儿,此刻额头布满汗水,眼睛里还残留着现在目睹天坛大街动乱而产生的慌张和不安。

“幸好陛下和殿下事先由朝阳门出城,隐匿行踪先行抵达天坛,不然……不然老奴……不敢……”

孙狗儿真的是不敢想。

若今天陛下和太子是在御辇内,身处天坛大街,位于刚刚那等混乱之中。

便是那帮贼子没有直接对御辇造成伤害,可谁能说得准御辇里的皇帝和太子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朱标含笑不语。

朱元璋则是哼了哼:“朝廷一场禅让大典,耗费如此巨多,又岂能单是一场大典,又怎能不借机揪出这些藏在暗中的硕鼠小贼。”

说罢,朱元璋面露笑容。

他已经看到天坛大街上,锦衣卫冲进御辇周围,将几名身着红袍的官员拿下。

其实在一开始的计划之中。

洪武三十一年的禅让大典,本来并不会操办的如今天这般隆重。

但是,当宋、罗、齐三家在京之人被害后,皇室便立马发觉,这件事情背后并不简单。

在反对洪武新政的人群之中,也不可能只有宋、罗、齐三家以及背后那一个个有关联的人家。

如果说宋、罗、齐三家和背后的人家算是一股力量的话。那么,在京师重地制造命案的,就又是另一股力量。

于是,原本真的是需要乘坐御辇的朱元璋和朱标,才有了今日一早在太庙祭拜大明列祖列宗之后,在乘坐御辇的过程中悄无声息的离开禅让大典的队伍,从朝阳门出城的事情。

而这一切,都是顺势而为的一个局。

现在,也到了收局的时候。

朱标的眼底却有些波澜,半响之后方才终于低声开口:“只是百姓无辜,今日大街之上因此事而惨死的百姓,终究是无妄之灾。”

还是因为计划的太过仓促了一些。

若不然,朝廷大可以早早的就暗中将天坛大街两侧的百姓,给换成乔装打扮成百姓模样的京军官兵。

随着太子的这一声感叹。

朱元璋亦是重重的冷哼一声:“此番,朕绝不饶恕一个参与此事的人!”

朱标则在一旁默默的点了点头。

在这对父子看来,这一次的事情,必然是要从重处理的。

而在天坛大街上。

街面上因为火药爆炸而升起的烟尘,也已经渐渐消散。

但是空气中,还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

不少处于爆炸范围内的受伤百姓,发出痛苦的惨叫声,被官兵们抬上担架,紧急送往大街西边由太医院设立的临时救治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