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1076)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学生身处内阁,执掌三法司,何须要人喜欢?若是有朝一日……那这些人自然也会满脸笑容,登门拜见的。”

解缙愣了一下。

不得不点头赞同这个学生的观点。

可他却又摇摇头:“你倒是愈发懂得做官了。”

高仰止双手合十,嘿嘿的低笑了一声。

解缙见状便不再多言。

即便是自己的学生,可学生如今也成长起来了,有自己看待事物的见解了。

只要不是往坏的方向发展,解缙一向是主张自己的学生们能多样发展的。

这一头。

随着**、**等一干叛国者被处理,禅让大典也重新进入到程序之中。

首先,自然是孙狗儿当众宣读了洪武皇帝的退位诏书。

这退位诏书自然是和原本历史上的遗诏不同。

大抵就是肯定了洪武朝的政治措施,然后夸赞太子的能力出众。

最后便是对即将成为新帝的太子爷寄予厚望,希望新帝能继续执行洪武朝的政策,并且能不避讳所谓祖宗之法,能顺应时势的变更政策。

整篇退位诏书,核心点其实就是有关于自古以来,无数文武大臣嘴里有关于祖宗之法的确定和改变。

而随着朱元璋这道退位诏书的颁布。

大明朝的后世皇帝们,便再也不用顾忌所谓的祖宗之法。

一旦大明到了需要更新国策的时候,便可以按照当时的国情更正国策,而不必再担心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们阻拦。

谁要是阻拦,才是真正的在对抗祖宗之法。

而后,便是老一套的三请三辞。

朝堂之上王公大臣们,三请太子即位。朱标则是三辞帝位,在最后一次方才点头同意。

即便是禅让,可君王们该恪守的规则依旧需要贯彻和遵守。

皇帝之位,岂能是说让就让的。

哪怕是场面场的流程,也必须要做到。

不是什么人,都姓司马。

也不是每一个朝代,都和司马家的晋朝一样,能干出背信弃义,当街做掉皇帝的事情。事后还闹出要灭口大臣,却不想对方脱光衣服爬到屋顶,对着整座城的百姓曝光了司马一家干的那些个腌臜事。

从那以后,司马家不管做得好还是做的坏,算是坐实了青史留名的成就。

而且司马一家,也没有做的多好。

最终同样是落得一个全族尽亡的结果,倒也算是有头有尾,报应不爽了。

三请三辞之后。

朱标终于是在文武百官的拥护声中,接受了大明新君的位子,在礼官和内廷太监的伺候下,穿上最后一件在洪武十五年前由马皇后亲手缝制的龙袍。

此刻。

万众瞩目。

朱标一手兜着宽袖,横在身前。一手捏着衣袖背在身后,眼眶里有些晶莹涨红。

“宣。”

“百官叩首。”

孙狗儿亦是双目含泪,只却是无尽的欢喜。

他在天家伺候多年,深知皇后当初是何等爱护这些孩子们。

若是皇后还在……

孙狗儿不由回头,看向天坛北边的钟山。

而宗亲功勋、王公大臣们,则是纷纷上前,挥动衣袍,跪拜在地。

孙狗儿强忍着澎湃的情绪和激动的泪水,再次高呼:“兴。”

百官起身。

“跪。”

百官叩首。

“兴。”

百官再起身。

孙狗儿最后喊道:“再跪。”

百官跪拜,等孙狗儿嘴里发出最后一个兴字。

天坛内外,王公功勋、文武大臣、官兵差役、百姓黎庶,纷纷高呼了起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至此。

朱标在这场禅让大典上,接受禅让,成为大明第二任皇帝的所有程序,便算是完成了。

从这一刻开始,朱标便是大明帝国的至高权力。

朱标看着面前的文武百官、万千黎庶,缓缓转过身,对坐在左侧御座上的老爷子毕恭毕敬的躬身作揖。

随后才轻轻提起脚步,坐在右侧的御座上。

他挥动了一下衣袖。

孙狗儿便立马从一旁拿出一道事先准备好的旨意,送到了任亨泰的手中。

任亨泰接过圣旨。

作为内阁首辅大臣,他站到了御座前,面朝所有人,开始宣读着大明第二任皇帝登基之后的第一道圣旨。

“……凡洪武国策,时下顺应,凡有司照旧办公。”

这皇帝的第一道旨意,同样充满了公式和规矩。

首先自然是承认洪武朝的一切施政方略,然后就是自谦的话,最后就是对新朝的展望,确定明年将会改元大明永盛。

除此之外,并没有特别亮眼的内容会在这道旨意上呈现。

至于说新帝新朝,可能会引发的朝堂官员变动,对于朱标的永盛朝而言,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意义。

毕竟整个洪武朝,都是朱标这位太子监国的,朝堂之上大半的官员都是经由朱标任免的。

一如先前所说。

这一场禅让大典,不过是一个过程,让朱标拥有名正言顺的皇帝之名罢了。

至于皇帝之权?

君不闻洪武朝,满朝皆为太子党。

党魁,洪武皇帝朱元璋是也!

乃至午后。

禅让大典方才在天坛结束。

老皇帝和新皇帝同乘一架御辇,在重重禁军护卫下,返回内城,进入皇宫。

今天宫中是没有朝会的。

但在文华殿,却有新帝和内阁以及九卿五寺等部院大臣的高层会议。

会议自然是商讨国家政权的交接,以及国家政策的实施。

这些对于朱标这位大明永盛皇帝来说,其实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毕竟不过是他同一个人换个印玺办事罢了。

朱允熥对此自然是没有参与的意思。

在将老爷子和老爹送到午门之后,便带着朱高炽、朱尚炳两人出了宫。

“事情到这里,便算是了结了?”

兄弟三人从长安右门出,走在西长安街上,朱尚炳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

朱允熥和朱高炽两人回头看向朱尚炳,眼神怪异,却都没有说话。

朱尚炳被这两人看的心里有些发毛,支支吾吾道:“怎……怎么了?我意思是……熥哥儿那个皇太孙的事情……难道也这么结了?”

朱允熥翻翻白眼,对小憨一如既往的稳定表现,天知道自己刚刚到底是在期待着什么。

难道自己还能期待着小憨说出什么让人耳目一新的话来?

当真是糊涂了。

朱高炽眼角抽抽,猛的抬手抽在朱尚炳的后脑勺上。

“你干嘛啊!”

朱尚炳缩着脑袋,双手捂着后脑勺,满脸愤怒。

朱高炽恨铁不成钢的低吼道:“大明朝现在还需要皇太孙吗!你个蠢货!”

朱尚炳大概是被这一巴掌抽晕了,还在犯迷糊:“不需要吗?”

朱允熥瞥了一眼还在继续犯傻的朱尚炳:“你的太子大伯,现在可是咱们大明的永盛皇帝了。”

朱尚炳歪着头,撇撇嘴:“哪有怎么了?你家老大圣儿不是大伯的嫡长孙?”

嘎嘎……

西长安街上,一排鸦雀飞过。

朱允熥和朱高炽两人对视一眼,皆是看出对方眼里的诧异。

他们原以为朱尚炳这头小憨是在第一层。

可现实是。

人家分明是在第五层啊!

朱允熥和朱高炽两人立马点头。

“你说的是!”

“正确的!”

“中肯的!”

朱尚炳皱眉看着两人:“有问题吗?”

朱允熥和朱高炽连连摇头:“没有问题!”

“那咱们现在要去哪里啊?去西城项目上?”

朱尚炳好奇的问了一声。

说完之后,朱尚炳眉头大动,挥臂指向西北侧:“那边是不是教坊司啊?”

朱允熥闻声看了过去。

在西长安街和大通街交口西北侧,便是乌蛮驿和教坊司的位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