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125)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直到日头高悬时,方才厘清国事。

“皇太孙千岁。”

“臣等告退。”

目睹着百官退去,朱允熥这才幽幽一叹。

自己人生第一次监国,原本以为是风平浪静,可老爷子却硬生生给自己加戏。

加的还是捉拿百官的戏码。

现在那帮人都被带去锦衣卫昭狱,审判悬而未决。

朝堂上肉眼可见的,风波不断了。

老爷子是要清洗文官系统吗?

忽的,看着远去的百官背影,朱允熥心中跳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想到自己那位好二哥成为皇太孙后,老爷子也是第一时间就清洗了一遍朝堂,更是将国朝大将,凉国公等人尽数拔除。

如今自己刚成为皇太孙,老爷子便又来了一次。

而这一次,是针对文官们。

或许其中有这段时日,那些官员在朝局危难动荡之际,暴露出僭越的言行,但也不至于这般大动肝火。

愈是想着,朱允熥心中愈发确定。

那自己今天让礼部遴选官员,充任官缺的事情,也定然是在老爷子的预料之中。

甚至,老爷子一开始定下计谋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自己会如何应对!

这是要给自己培养朝堂班底啊。

朱允熥心中感叹着,却忽的站起身来,目光深邃的盯着原本还被自己坐在屁股下的圈椅。

他是愈发觉得这个位子,是那么的烫屁股了。

这时。

内宫总管孙狗儿上前,到了朱允熥身边,低声提醒道:“三爷,朝臣们都散了。”

三爷是个忠厚人,即便如今成了皇太孙,仍没有让自己改了称呼。

孙狗儿脸上带着笑容,只觉得自己伺候着皇太孙今日穿上的这身衣裳,是怎么看怎么合适。

朱允熥压下心中对老爷子执掌皇帝权柄的熟稔老练以及深谋远虑,看向孙狗儿:“孙总管这几日辛苦了。”

孙狗儿殷勤的躬着腰:“奴婢不辛苦,只要三爷和陛下、太子能顺顺安安,奴婢便是明日去死也是值得。”

说着,他已经挥手叫人撤了此处的监国布置。

又随着朱允熥往殿内走去:“有三爷在,陛下和太子身上的担子,也终于是轻了些。”

朱允熥倒只是笑着点头,心里却希望老爹能快些好了,然后也好继续替老爷子当班干活,自己也能凭着皇太孙的身份,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可等他进到殿内。

却是听见一片笑声传来,是老爷子和太子爷的声音。

朱允熥走进偏殿,正见老爷子和老爹二人,一个靠在床上,一个坐在床边,两个人几乎是要笑出泪来。

朱允熥脸上带着些不满:“孙儿参见爷爷,儿参见父亲。”

第一百四十章 二哥一路好走

走进偏殿的朱允熥,就看着老爷子和老爹两人,全然没有发现自己,似乎是在议论往日里的八卦,两人笑个不停。

心中一阵的无力吐槽。

合着自己监国,是老爷子撂挑子休假罢工的借口吧!

喊了一声,朱允熥走到近前。

朱元璋这才回过神,转头看向散朝回来的好孙儿。

他招招手,脸上满是笑容:“来,坐下,趁你爹精神足,说说话。”

“哎!”

朱允熥点头答了一声,走到床边,就有人送上一张矮凳子。

朱标面露好奇,笑道:“第一次监国,面对朝中百官,感觉如何?”

说着,他有侧目看向一旁的老爷子。

对朱允熥说道:“如今可曾体会到,为政艰难了?你爷爷这些年所经历的,可比你今日经历的要艰难上无数倍。”

朱允熥无奈的苦笑着:“所以,儿今日就想着,希望父亲能快快好起来,这担子太重,儿若是再多干些日子,指定是要离家出走的!”

“混小子!”

朱元璋在一旁低骂一声,抬手就抽了朱允熥一巴掌,瞪眼道:“怎得,如今不过第一天,你就要给咱闹离家出走了?”

朱标更是在一旁附和打趣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便是离家出走,又能走到哪里去?到时候叫锦衣卫,给你绑了回来!”

朱允熥目光转着,嘀咕道:“到时候儿就跑出海去,听说东海那边的倭国有座老大一座银矿,儿到时候带着人,去当土霸王。”

他是絮絮叨叨的嘀咕着,朱标还没反应过来。

坐在一旁的朱元璋却是眼前一亮,瞪大了双眼转身扣住朱允熥的肩膀:“你说倭国有座大银矿?”

这一刻,朱元璋就好似那家中明明粮仓堆满,却还坐在高山之上,眼巴巴望着山的另一边无垠沃野的田间老汉儿,心里盘算着自己还要种多少年的庄稼,才能让山的这边山的那边,都变成自己的。

朱允熥露出一抹尴尬,然后涨红着脸低声道:“孙儿也只是听人说的,并不详细,就说是在高丽……啊,爷爷前阵子刚给他们改了国名,现在是叫朝鲜了。就在他们对面,倭国那边。”

这也叫不详细?

朱元璋嗯了一声,然后幽幽道:“可曾听说,那矿究竟如何?”

朱允熥滴溜着眼珠子:“似乎也就一百……三百?大概能有个好几百年的产量吧……”

偏殿内,皇帝和太子的下巴,齐齐的砸在了地上。

朱允熥却是悠悠道:“爷爷是知晓的,孙儿从不对这些钱财感兴趣,不过就是个数字而已,所以也没听全了……”

啪的一声。

朱元璋大手抽在了皇太孙的脑门上,然后目光幽幽的转头看向躺在床上的太子爷:“太子爷,倭国在咱们家里,可有使臣?咱听说,东南沿海,这些日子那帮倭国人又不安生了?”

朱标躺在床上,目光责怪的瞪了朱允熥一眼。

这小子前头还说自己要离家出走,不愿意梳理朝政,回过头又挑出这桩事来。

他又如何看不出,这小子就是故意在勾引老爷子的心思,好将那座银矿给占了。

“父皇,如今四弟那边虽然刚打了胜仗。可朝中这些年连连用兵,还是要先勤修内政,待国富民强之后,我大明才能得空抽出手来做些旁的事情。”

朱元璋一瞪眼,不满的瞥了太子一眼。

随后挺起胸膛,一点没有对外宣称的诸如什么圣体有恙的样子。

倒是提振气息道:“咱的子民儿女被人欺负了,咱不能不管。倭国近来属实可恶,该叫锦衣卫拍些人过去瞧瞧,倭国这帮东西,是不是对咱大明别有居心。”

朱允熥赶忙拱手礼拜:“爷爷圣明,要不就让孙儿去吧,别让咱家门口还有野狗狂吠。”

啪的又是一声。

朱元璋瞪着佯装吃痛,捂着脑门的朱允熥。

白了一眼,责骂道:“咱有恙,朝廷离不开你,别想着开溜!”

说着话,朱元璋便转过头,不愿搭理这个刚上班第一天,就想着开溜的皇太孙。

笑吟吟的看向太子爷。

“老二要回来了,这次咱先说好,你不许为他求情。那厮属实也该打,你若是欺压个官员,咱也就当你胡闹了。他娘的,敢欺负咱的子民,这笔账咱必须要和他算算!”

今天太子爷的气色不错。

听着老爷子这番话,只是点点头,心中亦是有些不满。

老二偏偏有水路不走,从陆路官道往应天赶。若是走了水路,自己遇上先惩戒一番,也不必再受老爷子严惩了。

这回儿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老爷子不要了他的性命,但一顿严惩却是跑不掉的了。

只是为了配合老爷子,朱标便露出沮丧:“儿臣这回便是想替他求情,也下不了这床了。”

说者无意,却是听者有心。

朱元璋抬着手,张张嘴,最后化为一声低叹:“你别多想,好好的将养身子,山永年说了,你会好起来的。现在有这混小子在,到时候你掌板,咱就回凤阳去,种种田养养鱼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