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166)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堂堂大明皇太孙竟然会亲自领兵追捕,更是不由分说就出刀开杀。

朱允熥却是满脸阴沉,双手握着刀柄,再次重重向前一推。

刀柄直接抵在了足利梅蝶的胸口。

他也与足利梅蝶四目相对。

“朱……啊……”足利梅蝶整个人都在颤抖着。

朱允熥双手握着的刀柄,在他的胸口缓缓的转动了起来。

朱允熥冷眼注视着对方:“犯我大明,万死!”

足利梅蝶整张脸这时候都红了起来,鲜血不断的涌出。

“你……你……”

朱允熥已经双手压着刀柄,向下重压。

一阵刺耳的骨裂声发出。

朱允熥森森开口:“我不会死,你的诅咒不会有用。”

“而本王,终有一日,会杀尽倭国人!”

“本王会让倭国不留一人!”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明爷们的把子

百炼雁翎刀很锋利。

倭人足利梅蝶的胸膛很脆弱。

在雁翎刀锋之下,如同薄纸一般,根根肋骨断裂。

足利梅蝶已经咳不出血水来了,因为好似开闸的鲜血,正从他的胸膛上倾泻而出。

他的眼角因为绷力开裂,血水浑浊了他的双眼。

足利梅蝶张着嘴,想要呼唤出声音却怎么也发不出声来,只有一团团的血沫被挤压而出。

他的眼神逐渐失去了光亮,持刀与他四目相对的大明皇太孙,已经变得脱颖若现。

倭国多了一个恐怖的不可战胜的敌人。

足利梅蝶心如死灰,脖颈一软,周身气力终于是在这瞬息之间散尽,人也就耷拉着摊开双手向后缓缓倒下。

直到朱允熥手中的雁翎刀向上一翘,已经彻底死透了的足利梅蝶也终于是失去了牵扯,重重的倒在了地上。

朱允熥面无表情,下蹲的身子站起,淡淡的看向双目不曾合上的足利梅蝶,手中的雁翎刀挑了一个刀花,摔走大半的血水。

刀背已经是搭在了左皱上。

他的手臂向上一夹,将沾染血水的雁翎刀夹住,右手握着刀柄向另一侧缓缓拉动着。

夜色下,被擦拭去血水的雁翎刀,绽射着幽幽的寒芒。

带着人,对所有倭人补了一刀的孙成,这时候悄悄走上前。

孙成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足利梅蝶,目光凝重的看向皇太孙:“三爷,足利梅蝶一行人已经被尽数斩杀。锦衣卫无人伤亡,皇庄百姓死五人,伤一十九人。”

在三爷身边已经许久日子了,孙成明白三爷这时候情绪有些不对劲,以至于让他就连说话的声音都不敢太大。

朱允熥嗯了一声,双目扫向周围。

三十余具倭人尸骸遍布在村道、田野中。

五具只穿着无袖对襟短衣的皇庄百姓尸骸,已经被庄子上的人给抬到了村口。另有二十来人被终于能走出家门的妇人们围着,端盆倒水为他们擦拭血水,包扎伤口。

大概是慑于锦衣卫飞鱼服的压迫,村口处由两名年轻人护着的老人,只是张目紧张的望向这边。

朱允熥换刀入鞘,低声道:“带着人,将这些贼人就地焚烧。”

孙成点点头,不敢多言,挥手带着人将遍地的倭人尸骸堆积到一块儿。

等他再抬头的时候,就看到三爷已经是走向了皇庄村口。

“官爷今夜驰援及时,方才保了劳山庄一方安宁,老头子代全庄人拜谢官爷。”

由两名年轻人搀扶着的老人,口中说着感激的话,人已经是颤巍巍的就要跪拜下来。

朱允熥哪里敢让对方以耄耋之年跪拜自己,赶忙伸手上前将对方稳稳的托住。

“我等食君之禄,投身军伍,自当以保家卫国,护我大明黎民为要。”

借着说话的机会,朱允熥已经示意两名年轻人将老人给搀扶到了村口的石条上坐下。

老人有些动容,望着远处田野间已经亮起来的火堆,仍是愤愤不平道:“大胆贼人,竟然犯我大明,该死!”

两名年轻人面色紧张的望了一眼沉默不语的朱允熥,目露无奈的看向老人,心想这话也是他们这些平头百姓能在朝中官爷面前说的吗。

朱允熥倒是笑了笑,赞佩道:“劳山庄上下一心,不顾生死,悍勇阻敌,方才能为我等拦下倭贼。此等情形,便是想要再找出一处来,恐怕也是难的。”

他的鼻下,这时候除了倭人的鲜血味、正在燃烧的焦臭味,空气中还飘散着淡淡的复合肥味道。

想来,这座皇庄也是前些日子孙成挑选出来作为试点复合肥制作的皇庄之一吧。

他目光好奇的看向老人。

老人却是冷哼一声:“浑得不怕死,官爷是不知晓,老头子也是怕死的。可这帮贼人实属大胆,敢跑到咱们大明朝京城来闹事。”

“老头子如今提不动刀了,但咱们劳山庄的儿郎们却是健硕,便是杀一个保本,杀两个血赚!”

“就是死了,也是人死鸟朝天,把子梆硬!”

两名年轻人已经面露紧张,唯恐那些锦衣卫会在眼前这位比他们还要小上一些的官爷吩咐下,将村长给带走了。

朱允熥却是笑了起来:“老丈豪气!咱大明儿郎与敌厮杀,便是死了也是鸟朝天,把子梆硬!”

老头儿目光闪烁着光亮,抬头无比赞同的看向朱允熥。

大为感叹一声,拍着大腿叫道:“官爷悍勇!往后定能做我大明朝的大将军!”

朱允熥默默的笑了笑,对老人不知晓自己身份,而说出的夸赞之言,默默的受下。

他看向一旁一名低低传来哭声的妇人群。

那里是劳山庄今夜一战死的五名汉子的家小。

朱允熥脸上浮现一抹怜惜,轻声开口:“老丈放心,今日劳山庄的功绩,我会请奏陛下,朝廷必然会予以封赏,绝不叫为我大明捐躯的儿郎,在地下寒了心!”

老人却是摇摇头,摆着手道:“不打紧,不打紧。朝廷对咱们很好,朝廷也要用钱,咱们劳山庄是皇庄,日子过的不错,养活他们几家老小算不得难事。”

朱允熥却也摇着头:“朝廷自有规矩,有功必赏,这也是陛下的仁政。”

老人还要说什么。

孙成已经是带着人走了过来:“三爷,都处理好了,现在是否回城?”

三爷?

老人不由抬起头,接着光亮仔细的瞧着面前这位年轻官爷的面容。

朱允熥转过身,脸色渐渐沉下来:“回城。”

“是。”

“官爷且慢!”老人看着朱允熥等人已经牵马要走,赶忙喊了一声。

朱允熥停下脚步,回头看向老人。

只听老人迟疑问道:“官爷今日救下劳山庄,老头子还不知晓官爷尊姓大名。”

朱允熥翻身上马,微笑着看向老人。

“我姓朱!”

“驾!”

马鞭抽打在空气中,发出嘹亮的响声。

朱允熥坐下战马已经是应声窜了出去,马蹄奔腾。

孙成领着锦衣卫缇骑,紧随在三爷后面放开速度追赶。

“朱三爷……朱三爷……”劳山庄村口的老人眼前一亮,双手紧紧的抓住两名年轻人的手掌:“是皇太孙!定然是皇太孙了!是咱们大明朝的皇太孙亲自救下咱们劳山庄的!”

两名年轻人抬头望向已经消失在夜色之中的皇太孙一行人。

两人重重点着头,看向老人。

“您老放心,等我们再学透了武艺,就去投身军中,到皇太孙身边,替咱们劳山庄报答皇太孙今日之恩!”

老人连连点头:“好好好!咱们大明爷们的把子,死了也得是梆硬的!你们好好的,从军护卫皇太孙,死也要死在皇太孙前头!”

……

“是皇太孙!”

“皇太孙回了了!”

皇城大内,因为今日朱元璋万寿,宫中的节目,在朱允熥的安排下,布置了很多。

在烟火表演结束之后,宫中也就唱起了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