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168)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三爷,几位公侯到了。”

小书房里,朱允熥脸色瞬间一冷,却是不发一言。

在外头的雨田,凑耳在门上,半响后看着面前的朝堂公侯们,歉意的挤出笑容。

“诸位公爷、侯爷、伯爷,进去吧。”

说着,他便将小书房的门推开。

蓝玉等人对视一眼,深吸一口气,一震衣袍,迈入小书房内。

众人联袂到了朱允熥面前。

瞧了一眼站在皇太孙身后的两女。

一位代表着信国公府,一位代表着西平侯府。

却是同时出现在今天这个场面之下,众人心中又是一番猜测和醒悟。

朝堂之上可并不仅仅只有他们这些功勋武将啊!

以蓝玉、常升、李景隆三人为首,众人拱手抱拳:“臣等参见皇太孙,皇太孙千岁万福。”

朱允熥不发一言,静静的抬头看着眼前这些因为躬身,而无法看向自己的朝堂功勋武将们。

今天是要敲打他们。

那边让他们如此保持一会儿吧。

蓝玉等人心中已经是大为疑惑起来。

只是朱允熥不曾开口,他们也不敢妄自起身。

而保持这样的姿势,一旦时间久了,即便他们是军中宿将,也是觉得腰身吃力。

此时,朱允熥才淡淡开口:“都来了啊。”

这不是往常皇太孙对他们这些人的表现啊。

蓝玉等人心存疑虑,这才缓缓起来。

朱允熥扫了一眼众人:“昨夜,孤带着锦衣卫去杀人了。”

他如今是大明皇太孙,合该用孤。

只是此言一出,却是彻底解释了蓝玉等人先前心中的疑惑,昨夜皇太孙究竟是去做什么了。

常升当下开口:“不知皇太孙昨夜杀的什么人呢?”

朱允熥看向这位二舅,目光有些沉声:“倭国朝堂逆贼北朝足利家的使臣,图谋不轨,昨夜私自潜逃出城,妄图杀我大明百姓,孤带人出城击杀。”

竟然是为了这事。

常升最先反应过来。

昨日那足利梅蝶,是由禁军押出宫,交给锦衣卫看押在驿馆内的。

若是论过错,那也该是锦衣卫的过错。

只是想到前些日子,皇太孙交代自己抽调军中善水善战将士,命龙江船厂聚集战船。他这时倒是有所感悟,但望着朱允熥的脸色,却是暗自压下,不曾将这件事情提出。

而这时,朱允熥已经是轻轻的敲了一下桌子。

一声轻响,好似是敲在了在场众人的心头。

朱允熥冷声道:“堂堂大明京师,十数万大军护卫,竟然能让一介万邦使臣潜逃出城。大明朝的将士是吃干饭的吗,还是说都督府这些年都荒废了,都只顾着享乐,光顾着在老家侵占百姓田地了吗?”

真的是问罪的!

顿时,包括常升在内,所有人都跪了一片。

“臣等死罪,致使倭贼逃窜出城。”

“你们是该死!”朱允熥不加停留的说出口,森森道:“依着老爷子的意思,便是要拿了几颗脑袋。若不是孤觉得,尔等皆是国朝功勋,于国有功,如今尚且还能为国出力。孤绝不会在老爷子面前,为尔等求情!”

老爷子真的动了杀心。

一时间,众人心中愈发紧张起来。

常升作为如今在场朝中功勋武将的领头人,只得开口道:“臣等有罪,罪在失察,罪在御下不严,致使贼人潜逃出城。”

朱允熥脸色阴沉:“尔等确有罪。陛下问了,今日你们能叫贼人潜逃出城,来日是不是就能让贼人潜入皇城啊!”

这话已经分外的重,几乎就是将在场这些开国功勋武将们给骂成了废物。

常升跪伏在地上,带着众人请罪。

“臣等辜负圣恩,死罪以。”

朱允熥拍拍桌子:“陛下这次开恩,算是饶恕了你们。但京师重地,不可在这般懈怠下去。自今日起,也不要想着回家过富家老爷的日子了。都去京营坐镇,操练起来,整顿起来,无令不得出。”

曹震等人心头一松。

常升亦是带头叩拜道:“臣等叩谢圣恩,叩谢皇太孙宽恕。”

这时,朱允熥又道:“汤醴这两日就要回京了。你们在京营之中操练整顿,五军都督府就交给他去整顿。若是应天城下次再有贼人来去自如的事情发生,便是孤也再难保下尔等!”

这便是敲打饶恕之后,和他们说清了,等汤醴回京之后,五军都督府里必然会被汤醴安排进信国公府的人。

这是在提前告诉他们,要好生相处。

常升等人这是也只能是诚心应下。

到这时,朱允熥才慢慢的靠在椅子上。

“年节要到了,地方年前进贡了不少好绸缎。你们在营中操练整顿,都要安下心来。回头,孤会让汤女官带着人,往各家都送去些绸缎,家里儿郎女娘们,做几件新衣裳过节。”

堂堂大明的功勋侯伯们家中,何曾会短缺了做新衣的绸缎布料。

但是众人都知道,重点在于皇太孙是要汤女管,也就是信国公嫡长孙女汤鹊清,将这些礼物送到各家去。

这又是在敲打之后,做出的示好之意。

送些做衣裳的料子,这是亲近的人才会做出的事情来。

常升这时候心中也愈发的满意起来。

尽管他知晓即便自己是朱允熥的二舅,但朝中也绝不可能允许常家一家独大。

而皇太孙如今敲打恩赏却是运用的娴熟无比,更是不曾失了这份亲近,他已经是满意的了。

众人当即谢恩。

朱允熥挥挥手:“都去吧,整顿起来,抓紧了操练营中将士们。”

众人就要起身告退时。

朱允熥却又忽的开口:“曹国公留下。”

第一百七十三章 臣愿为皇太孙赴汤蹈火

曹国公留下。

朱允熥的声音传入众人的耳中,李景隆身子微微一颤。

他们都走了,皇太孙就留下自己一个人。

一丝不妙的感觉,在李景隆的心头闪现而出。

常升等人则是不加停留,纷纷起身,躬身告退。

还未等他们做出小书房。

朱允熥已经开口道:“曹国公坐镇中军都督府,可是将中军都督府管的甚好啊!贼人在这应天城来去自如!”

李景隆要倒霉了!

出门之前,听到皇太孙这一番话的常升、蓝玉等人,心中如是想着。

只是谁让李景隆偏偏是管着中军都督府的。

这个锅活该是要他去抗的。

几人再不停留,鱼贯而出,还要赶回家交代两声,便要遵照谕令各入京营整顿操练起来。

而被留在小书房里的李景隆,已经是彻底的慌了神。

自己猜测的果然没错。

早知如今,当初他就不该接下中军都督府的差事。

跪在地上一直就没有起来的李景隆,再不多想,当即伏地叩首。

声音也变得悲壮了起来。

“罪臣死罪,往日依仗先父余荫,深受皇恩,为陛下执掌中军都督府,却因不察,生了贼人从京师数十万大军眼皮子底下潜逃而出的事情来。罪臣难辞其咎,任凭皇太孙责罚惩处!”

李景隆这时候说的是义正言辞,好似一副要慷慨赴义,承担一切罪责的模样。

可朱允熥却是目光幽幽的盯着他,细不可闻的哼哼了两声。

这货倒是个机灵的。

请罪还不忘扯出早已薨逝了的先曹国公李文忠来。

那是老爷子的亲亲外甥。

这时候说这话,可不就是在求饶,希望自己看在已故曹国公的情分上,饶恕了他。

朱允熥则是开口道:“陛下的秉性你是知晓的,眼里容不得沙子,谁做错了事,就要接受惩罚。昨日生的事情,孤先前也与尔等说明了,陛下是准备杀人的,要杀谁,你也该明白。”

李景隆这时候哪里敢不明白。

自己现在可不就因为执掌中军都督府,被皇太孙留在这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