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204)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随后,朱允熥在劳山皇庄简单的用了一顿饭。

小二十三叔朱桱要求的几样吃食,老村长到底是全心全意的叫人去准备好了。

吃完之后,又是一阵消食。

最后,众人这才慢悠悠的返回应天城。

等朱允熥回到东宫的时候,天色已经是彻底黑了。

坐在书桌前,面前摊着一张白纸。

朱允熥眉头微微皱起。

今天借着新式纺机的事情,在众人面前训斥那两名工部主事,为的是将这件事情给挑起矛头。

但是不论是改良儒学还是彻底另起炉灶,都需要更多的后手和艰难的过程。

另起炉灶是最好的办法,但朱允熥也清楚,目前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他只能是通过改良儒学,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手边就是几本关于从隋唐到大明朝的科举制度改变的汇总。

世间万物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只要有过改变,到时候他就能拿到朝堂上去作为例证。

但如何添加改革措施,如何让更专业的人进入到朝堂中,去担任合适的官职,却是无比复杂的事情。

朱允熥想的愈发的深了。

就连已经梳洗过,只穿着一件里衣,裹着一件流纱外罩的汤鹊清,走到自己的身后,他都不曾注意到。

大概是东宫里的伙食太好,如今的汤鹊清已经是出落的愈发落落大方。

这个大,包括很多点。

一袭里衣和流纱根本就拦不住那已经怒放盛开的胸脯。

短袖下露出的肌肤,在灯火的照耀下,紧致的不带一丝褶皱,光洁的粉里透红。

汤鹊清脸色涨红着,伸出指甲被修的整齐手指,轻轻的放在了朱允熥的两额上。

“太孙今天的火气似乎有点大……”

额头上的手指,带来了一丝冰凉,让朱允熥后背不由一麻。

心头,一团无名的火气,腾腾上窜。

他伸出一只手,轻轻的握住汤鹊清的手掌,缓缓的向上移动摩擦着。

“怎得还不睡?”

汤鹊清连呼吸都变得不受控制了起来,低声颤巍巍道:“妾身伺候太孙……”

第二百零六章 朱允熥昂扬的火气

汤鹊清的手很冰凉,却撩拨的朱允熥原本就淤积在心口的火气,变得愈发的大了。

再加上那最后一句话,便如同是一堆摆放好的干柴上被浇上一大桶的火油。

伴随着汤鹊清的一声惊呼,朱允熥已经将这个愈发珠圆玉润的女人从身后转着圈的拉到眼前,坐拥在自己的怀里。

“是有人说了什么吗?”

朱允熥抵近到汤鹊清的面前,嘴里的热流卷入到丫头的耳中。

这让汤鹊清有着一股从脚底酥麻到天灵盖的感觉,整个人宛如是煎锅上的大虾,浑身通红。

汤鹊清的双手被朱允熥仅仅用一只手就给握住。

这让她很难以卷坐的姿势,在朱允熥的怀里挪动身子。

仅仅是几下的轻微挪动,便让她觉得有些坐立不安了起来,脸色亦是愈发的涨红,只得是将整个脑袋都埋进了朱允熥的怀里。

朱允熥眉头皱紧,今天汤丫头很不对劲。

正待他还要继续追问的时候。

缩在怀里的汤鹊清已经是低如蚊蝇一般的呢喃嘟囔着:“前几日您从教坊司回来的时候,身上有香味,不是教坊司里头的味道。”

朱允熥脸上明显的愣了一下。

目光也不由的变得暧昧古怪了起来。

那是徐妙锦那个徐家小女娘身上的幽香,自己当局之人竟然不曾发觉,两人未曾有多近的距离,却是沾染上了对方的香味。

似乎,从西平侯府的沐彩云那丫头来到应天之后,汤鹊清就变得愈发的少言了起来,却更加用心的操持着宫中的事情。

或许,是有了危机感的出现?

朱允熥不由的默默摇着头,不曾想到此时怀里的丫头还会产生危机感。

他觉得自己的婚事,没有任何商量的可能。

老爷子已经于信国公府定下了亲事,自己往后的皇太孙妃的人选也只能是汤鹊清。

至于沐彩云,终究是晚了一步,只能得个侧妃位。

这一点是不可能更改的。

老爷子不可能打了那般有自知之明的信国公汤和的脸,而有了西平侯沐英的主动要求之下,老爷子也不会担心因为只给了沐家一个太孙侧妃位,而感到自责。

只是徐妙锦?

朱允熥又默默的摇了摇头。

那个年轻的姨娘,在那晚自己和军方的功勋侯伯们做完了那场交易之后,一直都隐隐之中拿捏着自己。

大概是这样的体会之下,才会让他起了一丝不满和反抗的念头,从而在当时催生出想要占有对方。

在另外一个交锋战场上,彻底战胜对方的念头。

这无关乎道理。

中山王府本就应该如徐妙锦当时所说的一样,享有和其他功勋人家一般的待遇。

而同样的,即是到现在朱允熥都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脑海深处,还深藏着那位年轻的姨娘的俏目倩影,同样无关乎道理。

就只是纯粹的男女之间的那点倔强的不服输而已。

尤其是一个男人在这件事情上的绝不低头。

一想到那晚所见的年轻姨娘的臀线,朱允熥不受控制的昂扬起更大的火气来。

这让坐在他怀里的汤鹊清,浑身微微一颤的僵硬着身子,翘着脚抬高了一下身子。

“为什么宫中的规矩要这般多……”

汤鹊清觉得自己满脑子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顾忌,满脸涨红的说出了这句令娇羞的难以入眠的话来。

朱允熥心头的火气亦是愈发的大了,正在熊熊的灼烧着,让他几乎是要将那些森严不可逾越的礼制规矩都抛之脑后。

他艰难的望了一眼屋内亮着的灯。

忽有一阵春风入室,盏盏烛火熄灭。

黑暗之中,汤鹊清的手终于是挣脱了束缚,将朱允熥给紧紧的环抱住。

朱允熥觉得自己快要冲破莫个禁忌了。

一手扶腰,一手拖着汤鹊清的大腿,就从椅子上笔直的站了起来。;

在一声低呼声中,屋子里再次的出现了空气的流动。

“宫中的嬷嬷说过,太孙不曾成婚之前,不能闹出失了体统的事情来……”

身上仅穿了不到二两薄纱的汤鹊清,躺在那张能让整座天下的女人都向往的大床上,双手紧紧的捂住了自己的面目,强撑着最后的一丝理智,低声的念道着。

已经快要止不住火气的朱允熥,被那斗大的体统二字,给重重的砸在了脑门上。

呼吸却是愈发的重了起来。

旋即,一道已经掩饰不住的惊呼声在幽暗中响起。

躺着的人便换成了朱允熥自己。

“宫中的嬷嬷有没有教过你口净、手净。”

朱允熥的声音,在汤鹊清的耳中越来越远。

一道咕噜声,从黑夜里发出。

多大的火气也终究是被这春日下的温柔抚平。

……

“混小子火气倒是愈发的涨了!”

刚刚用过早膳,一碗白粥,一碟咸菜,一碟油豆子的朱元璋,用手巾抹了一把嘴,挑着眉对身边,还在慢条细理吃着粥,看着天亮之前就送入宫中的奏章的太子爷。

朱标没有急着回答老爷子的问题,依旧是看着慢条细理,只是速度却默默加快,少顷就将碗中的白粥吃完。

净手洗面之后,朱标饮了一杯茶,方才抬起头看向老爷子:“您是在说他昨日在劳山皇庄,言辞训斥那两名工部主事的事情?”

朱元璋露出一个明知故问的眼神,哼哼道:“咱听说皇庄那头的新式织机,更加的便捷,纺纱的速度也更快。”

“纺纱织布,这是要拿到浙江道去用的。”

朱标默默的说了一句,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

朱元璋侧目看向儿子,目光平静:“七分山三分地,浙江道不足产粮。如今浙江道清查田亩,推行田亩赋税改革,只等今年夏粮秋粮丰收入库,朝廷必有增长。只是天下百姓何其多,浙江道百姓何其多,无田产者只能以帮人做工为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