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270)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而书报局这边,却自始至终都没有人过来。

只是孙青书却不似高仰止如今这般失魂落魄,实在又想不到宽慰人的借口的他,只得是同样坐在了高仰止身边。

孙青书伸手拍拍高仰止的肩膀:“说不得,咱们都是因为在书报局做事,被有心人给盯上,所以才落榜的。”

“如今,我等便安心跟在先生身边做事,将心学这篇文章做好,让知行合一的道理水涨船高,届时我等照样可以登台入阁。”

说是在安慰高仰止,倒不如说孙青书这是在安慰自己。

周围几人看看孙青书,又看向高仰止,纷纷点头:“孙兄所言极是,你也不必多想了,咱们是心学的人,那刘三吾却是理学的老学究,他当今科会试主考官,又怎么可能会让咱们这些人考中。”

高仰止任是充耳不闻,眼睛只是死死的盯着前面。

忽的,有一阵马蹄声从前头的青龙街上传来。

随后便是那些个衙门里传来了一阵的嘈杂声和咆哮声。

还不等书报局前的众人反应过来。

高仰止却是蹭的一下站起身,而后在所有人都不解的目光注视下,却是状若癫狂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他……这这这……该不会是癔症了吧?”

孙青书有些拿不准主意,抓住身边胡文海的手臂,有些担忧的征询着。

还不等胡文海开口,众人便见高仰止已经是从眼前窜了出去,从翰林院和詹事府两座衙门中间的小巷冲进了青龙街。

几人不由对视,面面相觑。

胡文海当即喊了一声:“快追啊!莫要人再出了事!”

孙青书等人这才反应过来,挥舞着双手从后面追了上去,不断的呼喊着高仰止的名字。

胡文海亦是面色铁青,看着高仰止冲出去的背影,只能是愤愤的跺着脚:“该死!直娘贼的理学!”

骂完之后,胡文海也赶紧的冲了上去,唯恐高仰止当真出了什么事情。

听到前面六部、翰林院、詹事府里传来动静的高仰止,脸上灿烂不已,笑声从一开始便没有停歇下来过。

他一路从翰林院后的书报局冲到了翰林院前的青龙街上。

视线从小巷之中出来,甫一开阔。

便见整条青龙街上是数不尽的锦衣卫和上直亲军卫的官兵,已经嘶鸣不断的战马。

出了宗人府和太医院,青龙街两侧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翰林院、詹事府七座衙门,都已经被肆无忌惮的锦衣卫冲了进去。

“来者何人,此处锦衣卫办案,莫要靠近!”

刚刚冲到青龙街上的高仰止面前,就有两名锦衣卫不知从什么地方闪了出来。

他们没有第一时间拿人,毕竟东城这边都是朝廷各部司科衙门,平日里除了官还是官,便是一个小吏也能从背后牵扯出数不尽的关系网来。

锦衣卫今天是要办大案的,没必要横生变故。

高仰止则是喘着粗气道:“书报局,高仰止。”

他毫无遮掩的自报家门。

倒是让两名锦衣卫官兵不由对视一眼,而后收回横在双方之间的绣春刀。

一名锦衣卫官兵则是轻声道:“高先生莫要过去,今天锦衣卫拿人,是要案。”

书报局如今是解学士在管着的,是那什么他们不懂的心学的传播之地,这些事情两名锦衣卫不懂。

但他们懂解学士是太孙身边的人,是大明朝独独三位文华殿行走之一,将来很有可能会成为大明朝的天子近臣。

这样的理由,足以让他们对高仰止这位书报局里的人保持一定的尊重。

高仰止也不再凑近,就站在路边上踮着脚看向青龙街上那一座座衙门。

少顷,便见一队队的锦衣卫从衙门里压着人出来。

在这些人的身后是各部司衙门的其他官员。

此刻站在青龙街上的高仰止,脸上洋溢着止不住的笑容,却还是努力克制着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孙青书和胡文海等人急急忙忙的从后面赶了过来,从左右将高仰止扣住。

“你……你……你没事吧?”

孙青书跑的是满头大汗,又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冤。

明明自己也是今科落榜的举子,却还要来安慰同为落榜生的高仰止。

然而还不等他继续安慰下去,便看到户部衙门里一名官员,被两名锦衣卫给押了出来。

孙青书脸色一变:“这这这……这是今科会试十八房制里的同考官!”

而这时,也已经有锦衣卫的官员站在青龙街上,高声的喊出这些被缉拿的官员的罪名。

于是,孙青书也开始动容了起来。

“恩科舞弊!”

“恩科舞弊!”

“好啊!好啊!好啊!”

一时间,孙青书状若先前的高仰止。

两名守在前面的锦衣卫不得不回头瞪了孙青书一眼。

高仰止在确认了今科舞弊案已经开始,便摇摇头转过身拉住孙青书:“走吧,回书报局,这一期的文报明天就要通过驿站发行诸道。”

洪武二十五年的恩科会试发生舞弊案,那么这一科被录了的举人必然是要被重新黩落的。

余下的,就要看太孙,还有一只隐藏在幕后的陛下和太子要如何抉择了。

高仰止觉得,陛下的脸面是不可能丢的。

那么,朝廷在今科最后还是要取材选官任用的。

目下,就看太孙到底要将这件事情推到何等程度。

夫子庙最高的塔楼上,凭栏便可眺望因为锦衣卫的冲入而变得乱作一团的贡院街。

朱允熥脸色自始至终都不曾有过改变。

凡今科考中六百六十六名举人一个都不曾被放过,统统都在锦衣卫的缉拿名单之上。余下,则是以刘三吾为首的会试主副考官,十八房制同考官,及以下所有官吏。

如何处置这些人,准备将这件事情推到何等地步,朱允熥心中已经有些腹稿和计划。

贡院街上在名单内的人已经被拿下,贡院也被锦衣卫控制,官员皆在抓捕范围内。

这一月的应天城是不可能安宁下去的了。

朱允熥收回视线,转身看向塔楼顶层内部。

只见一张张书案早已摆放好,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正杀气腾腾的站在正中间的位置。

在他的周围是一名名朝中御史、言官,正在奋笔疾书有关今科会试舞弊案的弹劾奏章。

詹徽感受到了一缕注视,当即抬头,便看到太孙正盯着自己,当即微微拱手弯腰。

只是心中却已经是一团乱麻。

自己不光光是点头确认了今天的抓捕名单,如今还在组织这些御史和言官发起对恩科会试舞弊案官吏、举人的弹劾,更要对这些人的家族、江南理学发起弹劾。

自己终有一天,是要被丢在神烈山东麓那些乱坟岗里的!

詹徽心中无奈的低鸣着。

暗卫田麦,却是蹬蹬蹬的从塔楼下爬了上来。

田麦径直到了朱允熥身边,躬身作揖。

“启禀太孙,狮子山上的人尽数畏罪自缢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逼宫

这些日子,位于应天城西边的狮子山,始终都存在于朝廷文武百官的注视之中。

尽管从来都没有提及过,但谁都知道狮子山上有好几位江南士林大儒,已经在那座山顶住了好几个月。

这些人来应天的目的是什么,朝中就没有人不知道的。

书报局传播出来的心学知行合一的道理,已经开始重现前宋的儒家学问之争,这些江南理学大儒,是来应天为理学站台的。

只是现在,这些人竟然全都自缢了。

就连原本还留在塔楼内,审核御史、言官们已经写好的奏疏的詹徽,也不禁浑身一颤,猛然抬头看向门外栏杆后的皇太孙。

而塔楼里的御史和言官们,也皆是脸色凝重的停下手中墨笔,转头看向门外。

此刻的朱允熥已经脸色一片铁青,阴沉的好似要滴下水来。

同类小说推荐: